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2869阅读:1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各种阀体广泛应用于管线设备控制领域,已为人们所常见,阀体通过开关有效对各种管线或者设备进行控制。目前的阀门手柄一般为圆盘形或直杆形,圆盘形和直杆形的手柄很容易控制一些较小阀门的开关动作;但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大阀门的应用往往比小阀门应用要广泛的多,所以操作员通常需较大的力才能开启或关闭阀门。而圆盘形的手柄容易打滑,直杆形手柄因较占空间而往往制作的比较短;这样就造成手柄对阀门转轴的力矩较小,操作员需费较大的力气才能开启或关闭阀门。如遇阀门生锈时,用户将更难于开启或关闭,给操作员带来诸多的不便。故如何能方便、省力的打开或关闭阀门等问题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312917.1)公开了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握柄由若干方形管材组成,使用时拉伸方形管材以增加握柄长度,从而增大了手柄对阀门转轴力矩,使得操作员只需费较小的力气便能开启或关闭阀门,但是这种手柄在使用时经常需要拉伸,操作不便,而且拉伸时极易出现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能够方便、省力地开启或关闭阀门,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手柄本体前端设有与阀门相连接的连接部,手柄本体后端设有用于握持的握柄,握柄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设有容置腔,第二握持部插接于容置腔内,第二握持部呈U形,容置腔底端设有与第二握持部相配合的第一滑槽,容置腔内设有与第二握持部相抵的第一弹簧,第二握持部上设有凸点开关,凸点开关与第二握持部之间弹性连接,第一握持部设有与凸点开关相配合的通孔,凸点开关卡接于通孔内,容置腔顶端设有与凸点开关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的,凸点开关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握持部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滑槽末端设有凸点开关配合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第一握持部上表面设有多个加强筋,通孔位于任意两相邻加强筋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握持部与连接部为铸造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手柄本体前端设有与阀门相连接的连接部,手柄本体后端设有用于握持的握柄,握柄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设有容置腔,第二握持部插接于容置腔内,第二握持部呈U形,容置腔底端设有与第二握持部相配合的第一滑槽,容置腔内设有与第二握持部相抵的第一弹簧,第二握持部上设有凸点开关,凸点开关与第二握持部之间弹性连接,第一握持部设有与凸点开关相配合的通孔,凸点开关卡接于通孔内,容置腔顶端设有与凸点开关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使用时按下凸点开关,使得通孔不再对凸点开关限位,第二握持部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增长了握柄的长度,从而使手柄对阀门转轴的力矩增大,操作员只需费较小的力气便能开启或关闭阀门。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与第二握持部配合,使得第二握持部不易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手柄本体;11.连接部;12.第一握持部;121.容置腔;122.第一滑槽;123.第一弹簧;124.通孔;125.第二滑槽;126.第二弹簧;127.加强筋13.第二握持部;131.凸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省力式阀门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手柄本体1前端设有与阀门相连接的连接部11,手柄本体1后端设有用于握持的握柄,握柄包括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13,第一握持部12与连接部11为铸造一体成型结构,加工制造方便,第一握持部12设有容置腔121,第二握持部13插接于容置腔121内,第二握持部13呈U形,容置腔121底端设有与第二握持部13相配合的第一滑槽122,容置腔121内设有与第二握持部13相抵的第一弹簧123,第二握持部13上设有凸点开关131,凸点开关131通过第二弹簧126与第二握持部13弹性连接,第二弹簧126通过弹簧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握持部13上,第一握持部12设有与凸点开关131相配合的通孔124,凸点开关131为圆球状,凸点开关131卡接于通孔124内,通孔124直径略小于凸点开关131直径,凸点开关131部分伸出通孔124外,以对凸点开关131进行限位,此时第一弹簧123处于压缩状态,容置腔121顶端设有与凸点开关13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25。

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使用时按下凸点开关131,使得通孔124不再对凸点开关131限位,第二握持部13在第一弹簧123的作用下弹出,增长了握柄的长度,从而使手柄对阀门转轴的力矩增大,操作员只需费较小的力气便能开启或关闭阀门。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滑槽122和第二滑槽125与第二握持部13配合,使得第二握持部13不易卡死。第二滑槽125末端设有凸点开关131配合的限位块,以防止第二握持部13滑移过度而与第一握持部12相脱离,使用完后将第二握持部13向第一握持部12位置推送,直至凸点开关131卡设于通孔124内。从而减小握柄所占用的空间。

第一握持部12上表面设有多个加强筋127,以增加第一握持部12的强度和刚度,通孔124位于任意两相邻加强筋127之间,加强筋127高度高于凸点开关131伸出通孔124部分的高度,从而防止意外触碰凸点开关131而将第二握持部13弹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