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74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电动螺旋压力机中。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旋压力机制动装置,通常采用抱刹飞轮外圆的方式制动,存在着不抱闸和抱闸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外形尺寸大,结构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结构复杂,启动压力机滑块动作时间长,制动响应速度慢,制动效果差,安全性差。因动作响应缓慢,制动装置不能迅速打开,易引起摩擦块与飞轮之间打滑而产生摩擦热,损坏制动装置和压力机其他零部件。而且,制动摩擦块需根据不同的飞轮直径定做,通用性差,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摩擦块更换方便、节约维修时间、提高产能和工作效率、调整制动力的大小、制动力力矩大、制动效果好的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上的支架,安装在机身支架上并带有进油孔的缸体座,安装在缸体座上的缸体,安装在缸体上部的上端盖,位于缸体座内部并带有环形孔的活塞,位于缸体与活塞环形孔内部安装的制动碟簧,位于缸体内部并压靠制动碟簧上端面的调整垫片,压靠调整垫片并安装在上端盖上的调整螺钉,通过紧固螺母安装到活塞上的台阶式活塞杆,安装在台阶式活塞杆下部的制动块,位于飞轮上底面边缘位置并安装在制动块下部的摩擦块。

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在飞轮端面上对称布置4个。

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在同等制动力矩的情况下,由于单独一个端面制动装置,结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一般在飞轮端面上布置数个,这样可以减少每一个的结构尺寸,优选4个。

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制动碟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活塞向下移动,然后,活塞又推动台阶式活塞杆向下移动,最后,台阶式活塞杆推动制动块向下移动,这样,制动块上的摩擦块就压紧飞轮,产生摩擦力矩,飞轮在制动力矩的作用下由旋转状态变为静止状态,制动完成。当缸体座油腔进油时,推动活塞向上移动,碟簧也向上移动,从而,松开压紧飞轮的摩擦块,摩擦快与飞轮脱开,飞轮进入工作状态,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摩擦块更换方便。

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在需要时,可以使飞轮立即停止运转,节约维修时间,提高电动螺旋压力机的产能和工作效率。

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设置调整螺钉、调整垫片,调整制动力的大小。

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采用上端面刹车,结构合理,平面制动,制动力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摩擦块更换方便,节约维修时间,提高产能和工作效率,调整制动力的大小,制动力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本发明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端面制动装置,包括机身1,安装在机身上的支架2,安装在机身支架上并带有进油孔a的缸体座3,安装在缸体座上的缸体4,安装在缸体上部的上端盖5,位于缸体座内部并带有环形孔的活塞6,位于缸体与活塞环形孔内部安装的制动碟簧7,位于缸体内部并压靠制动碟簧上端面的调整垫片8,压靠调整垫片并安装在上端盖上的调整螺钉9,通过紧固螺母13安装到活塞上的台阶式活塞杆10,安装在台阶式活塞杆下部的制动块11,位于飞轮14上底面边缘位置并安装在制动块下部的摩擦块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