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34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明涉及高精密传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同轴双向输出传动机构,一般使用单级蜗轮蜗杆、行星齿轮等传动形式输出。

为了满足输出足够大的扭矩要求,需要传动装置达到很大的传动速比,要满足如此大的传动比,对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形式来说,需要多级传动,并且单级啮合齿轮齿数相差较大才能满足大传动比,严重影响了齿轮的使用寿命和使得整体结构非常复杂、庞大。传统的蜗轮蜗杆、行星齿轮等传动形式,蜗轮蜗杆主要采用可调整的中心距或双导程结构,由于单级传动比较小,很难实现大传动比的总体设计要求。行星齿轮要实现大传动比,需要多级传动才能实现,增大了加工成本且体积庞大,多级传动会使得精度下降,传动效率低。且蜗轮蜗杆和齿轮在传动时最多只能几个齿同时啮合,齿面极易出现磨损,增大间隙。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由于定日镜微小的晃动会造成反射光很大的偏差,因此对于传动装置输出轴的回差和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光热发电跟踪基本上都采用液压传动方式,其结构复杂,体积大,附加设备多,故障率高,维护困难,且恶劣的野外环境对于传动装置的精度和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提出了严酷的考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定位传动机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传动效率较低、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弱、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端设有动力源和所述动力源驱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壳体两端均设有传动箱,各个所述传动箱外端面均设有输出盘,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三传动机构动作,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输出盘转动输出,

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转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偏心轴连接;

所述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同轴设置且其相对面之间设有间隙。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其输出通过两个偏心轴来带动,相对传统的一根输出轴可以将输入扭矩分流,分别扩大至左右两侧输出,比起设置一个摆线传动机构达到相同输出扭矩要求的机构,体积要小,结构更紧凑,加工方便,容易达到产业批量化生产。作为优选的,第一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提供变向、自锁、大传动比的特性,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并将传动分别输出到左右两侧,第三传动机构为摆线传动机构,能实现同时全齿啮合,承载能力强,负载输出面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中端设有动力源和所述动力源驱动的第一传动机构111,所述壳体两端均设有传动箱1,各个所述传动箱外端面均设有输出盘19,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三传动机构3333动作,所述第三传动机构3333用于带动所述输出盘19转动输出,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轴261和第二偏心轴262,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转动的连接轴23,所述连接轴通过传动齿轮24分别与两个所述偏心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261和第二偏心轴262同轴设置且其相对面之间设有间隙263。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其输出通过两个偏心轴来带动,相对传统的一根输出轴,可以将输入扭矩分流,分别扩大至左右两侧输出,比起设置一个摆线传动机构达到相同输出扭矩要求的机构,体积要小,结构更紧凑,加工方便,容易达到产业批量化生产。作为优选的,第一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提供变向、自锁、大传动比的特性,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并将传动分别输出到左右两侧,第三传动机构为摆线传动机构,能实现同时全齿啮合,承载能力强,负载输出面大。两侧均设有输出盘实现两侧同轴同步输出,可承受大负载,使用效果更好。作为有选的,两个偏心轴的结构和形状相同,而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可以方便装配,相同的扭矩如果采用一根传动轴,要做的很大,本方案采用两个偏心轴来将扭矩分流,使用寿命更长。使用的时候,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通过齿轮转动机构带动两个偏心轴转动,偏心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带动输出盘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还包括还包括曲线轮28、滚针17、销轴18和内齿圈20,所述偏心轴26通过轴承27与所述曲线轮28连接,所述销轴18与所述曲线轮28连接,所述销轴18通过第一螺钉14固定在输出盘19上,所述曲线轮28与所述内齿圈20之间均布若干滚针17,所述曲线轮28通过滚针11带动输出盘19旋转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动力源为电机9,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111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5和蜗杆8,所述蜗杆8通过联轴节12与电机9连接,所述蜗轮5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3上与其同步转动。蜗轮蜗杆具有自锁性,使用效果好,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回差小,抗冲击能力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传动齿轮24包括小齿轮21和大齿轮22,所述传动齿轮24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轴上,所述小齿轮21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电机9固定在传动箱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内齿圈20通过第二螺钉6固定在传动箱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连接轴23通过轴承27固定在传动箱1上。机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滚针17两侧对应安装有挡圈。限位滚针,运行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销轴18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盘25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传动箱1设有装配维修用的观察孔281。可以直观的看到箱体内的情况,使用方便。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