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菌渣生产的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93339阅读:45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菌渣废弃物的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菌渣生产的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目前年产量约2200万吨左右,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总产值突破600亿元。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每年有大量的食用菌菌渣产生,每生产1吨食用菌,要产出0.6吨菌渣,约合1320万吨左右。数量巨大,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获产品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菌渣有机质含量35--70%左右,作物生长所需的矿质养分氮、磷、钾在3.5--5.5%左右,以及多种中、微量元素,除此外,菌渣在食用菌采收后存有大量菌丝体和有益菌,并且通过菌丝生长酶解产生的多种糖类、有机酸类、酶和生物活性物质及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是一种很好的生产有机肥料的理想原料。利用菌渣生产的有机肥料养分全,肥效持久且无污染,既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品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当前由于有机原料来源有限,有机肥料的产量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所以利用食用菌渣生产符合农业生态发展要求的有机肥料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大力提倡、推广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的今天,每年有大量未经处理的菌渣或就地堆置,或直接施入农田中,这不但对农业有机资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还易造成细菌繁殖,疾病传播对周边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何对菌渣进行环保有效的处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到目前为止,除直接还田外,国内对食用菌渣的处理,主要还是采用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有机肥料,参见《利用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料的研究》中国土壤肥料(2008,1),专利申请号cn200910229213.0“一种由食用菌菌渣制备的防病有机肥”,专利申请号cn200610045209.5“利用食用菌菌渣制作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对食用菌渣的处理少部分采用直接添加其他辅料和部分化学肥料生产有机肥料的方式,参见申请号cn200310114644“食用菌专用肥”。以上几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直接还田需要消耗大量土壤养分,还易造成细菌繁殖,疾病传播对周边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微生物发酵工艺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发酵周期较长(一般20-50天),翻抛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养分含量低,肥效较慢,在使用过程中还需配合化学肥料。另外,由于食用菌渣原料较粗,水分含量高(40%左右),在制造颗粒肥料的过程中需购买添加大量辅料,资金占有率高,菌渣消耗量低,另外还减缓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转化速率,降低肥效和肥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菌渣生产的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菌渣,配合动物粪便以及土壤改性材料等辅助原料,将原本环境污染物转化为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物质,减少污染的同时有效改良修复板结的土壤;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菌渣生产的有机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食用菌菌渣30~40份,动物粪便25~35份,土壤改性材料10~20份,尿素5~10份,磷酸一铵5~10份,微量元素肥2~5份,复合降解剂5~10份,固化剂5~10份;

先将食用菌菌渣剪切粉碎,与动物粪便混合均匀后晒干,再加入复合降解剂发酵降解,接着混合加入土壤改性材料、尿素、磷酸一铵、微量元素肥、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最后挤压制粒。

其中,优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食用菌菌渣35~40份,动物粪便25~30份,土壤改性材料10~15份,尿素5~8份,磷酸一铵5~8份,微量元素肥3~5份,复合降解剂7~10份,固化剂7~10份。

其中,所述食用菌菌渣为香菇菌渣、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脱水切碎后指的,且香菇菌渣、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脱水后质量比为3:2:2。

其中,所述动物粪便由牛粪便、猪粪便、鸡粪便晒干后指的,且牛粪便、猪粪便、鸡粪便晒干后重量比例为5:3:3。

其中,所述土壤改性材料为风化煤和蛭石按质量比3:2的组合。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肥为铁、锌、钼、硼、锰按质量比4:2:2:1:1的组合。

其中,所述复合降解剂为腐植酸、秸秆粉、米糠、酵母粉按质量比3:3:2:2的组合。

上述一种利用菌渣生产的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食用菌菌渣晒干后剪切粉碎至细度为0.8~1.2mm,备用;

(2)将动物粪便混合均匀后晒干或使用烘干机烘干,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食用菌菌渣和动物粪便混合,加入复合降解剂,再倒入质量比为30%~35%的水,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发酵降解5~7天;

(4)将土壤改性材料、尿素、磷酸一铵、微量元素肥、固化剂混合加入步骤(3)发酵后的半成料后再次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待其固化;

(5)将步骤(4)固化好的物料挤压制粒,粒径2~2.5m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有机肥料充分利用了附近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菌渣和动物粪便,减少了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的有机肥料将环境污染物转化为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物质,变废为宝。

3、本发明的有机肥料的活菌数极高,配合土壤改性材料可有效改良修复板结的土壤,并且可以起到抗病、抗逆作用。

4、本发明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且生产周期短,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产品附加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菌渣生产的有机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食用菌菌渣35~40份,动物粪便25~30份,土壤改性材料10~15份,尿素5~8份,磷酸一铵5~8份,微量元素肥3~5份,复合降解剂7~10份,固化剂7~10份;

先将食用菌菌渣剪切粉碎,与动物粪便混合均匀后晒干,再加入复合降解剂发酵降解,接着混合加入土壤改性材料、尿素、磷酸一铵、微量元素肥、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最后挤压制粒。

实施例2

食用菌菌渣为香菇菌渣、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脱水切碎后指的,且香菇菌渣、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脱水后质量比为3:2:2;

动物粪便由牛粪便、猪粪便、鸡粪便晒干后指的,且牛粪便、猪粪便、鸡粪便晒干后重量比例为5:3:3;

土壤改性材料为风化煤和蛭石按质量比3:2的组合;

微量元素肥为铁、锌、钼、硼、锰按质量比4:2:2:1:1的组合;

复合降解剂为腐植酸、秸秆粉、米糠、酵母粉按质量比3:3:2:2的组合。

实施例3

实施例中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如下:

(1)将食用菌菌渣晒干后剪切粉碎至细度为0.8~1.2mm,备用;

(2)将动物粪便混合均匀后晒干或使用烘干机烘干,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食用菌菌渣和动物粪便混合,加入复合降解剂,再倒入质量比为30%~35%的水,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发酵降解5~7天;

(4)将土壤改性材料、尿素、磷酸一铵、微量元素肥、固化剂混合加入步骤(3)发酵后的半成料后再次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待其固化;

(5)将步骤(4)固化好的物料挤压制粒,粒径2~2.5mm。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