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式星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591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直驱式星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行星轮只是过度轮,不能提高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变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采用行星轮直接驱动输出转臂方式。发明目的:节省部件,改变传动机构和传动形式,提高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驱式星轮机构,包括几何中心轴线1上输入轮系中的输入转臂2、行星轮3、定轴太阳轮4和输出轮系中的输出转臂5,具体特征是:输入转臂2上的行星轮3一方面与定轴太阳轮4啮合,另一方面直接驱动输出转臂5,输出转臂5与行星轮3接触点6在输入力方向,接触点6到行星轮3与定轴太阳轮4啮合点7距离小于行星轮3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动结构和传动形式创新,传递动力、机械输送效率明显提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器的齿轮传动中,更好的满足节能降耗,环境改善的需求,实现了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1、图2中,1.几何中心轴,2.输入转臂,3.行星轮,4.定轴太阳轮,5.输出转臂,6.输出转臂5与行星轮3接触点,7.行星轮3与定轴太阳轮4啮合点。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是实施例中,输入轴驱动输入转臂2,输入转臂2驱动行星轮3,行星轮3直接驱动输出转臂5,输出转臂5与输出轴连接。根据行星轮特性和力学原理,输入转臂2(输入轴)、行星轮3的公转、输出转臂5的角速相等,但是在变形杠杆行星轮3中动力臂(行星轮3半径)大于阻力臂(输出转臂5与行星轮3的接触点6到行星轮3与定轴太阳轮4啮合点7的距离)因此传动效率提高。输出转臂5可以安装滚轮或齿轮,安装滚轮时,行星轮3由齿轮和加宽滚轮两部分构成,齿轮部分与定轴太阳轮4啮合,加宽滚轮与输出转臂5的滚轮滚动摩擦传动;安装齿轮时,直接与行星轮3啮合。为了传动平稳,采用多个转臂、行星轮对称或均匀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