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95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桩直通式软管接头,特别是一种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



背景技术:

直通式软管接头是液压系统中用于连接管路或是将管路安装在液压元件上的零件,当液压系统运行时,液体不断通过管路进行输送,但是在液体实际输送过程中,会由于某些原因出现液压骤然升高的情况,在液压过高的情况下,液体则会对管路内壁进行挤压,甚至会出现管路爆裂的情况,且随着液压升高,软管接头内的压力随之变大,软管接头的内壁同样会受到液体挤压,造成软管接头的损坏,当软管接头内压力过大时,这股压力会作用至软管接头的两端,而软管接头的一端必然连接有管路,当液压过大时,极易造成管路从软管接头上脱落,导致液压系统瞬间中断,极易引发严重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它能在液压升高时通过自身结构进行泄压,使液压自动调节至正常状态,杜绝意外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包括管体以及设于管体两端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有一泄压层;所述泄压层设有一泄压空间;所述泄压层内壁上设有一与泄压空间相贯通的泄压口,泄压口位于泄压空间一端;所述泄压口两侧覆盖有互为对称的左弹性膜、右弹性膜;所述左弹性膜的端部与右弹性膜的端部于泄压口中部位置相贴合,将泄压口封闭堵塞;所述左弹性膜与右弹性膜相对的一端内壁、右弹性膜与左弹性膜相对的一端内壁皆设有环形牵引带,环形牵引带为橡胶材质;所述泄压空间内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滑块;所述滑块一侧侧壁贴合于泄压空间内壁一侧上,该侧侧壁与泄压口相对并设有一挤压槽,滑块另一侧侧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泄压空间内壁另一侧相贴合的滑轮;所述挤压槽深度从泄压空间邻近泄压口的一端向着泄压空间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挤压槽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泄压口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挤压槽内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设有一限位板,限位板与泄压口之间存在活动间距;所述限位板设有一限位槽,限位槽位于泄压口中部位置;所述左弹性膜与限位槽相对的一侧、右弹性膜与限位槽相对的一侧皆设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水孔,限位槽通过进水孔与挤压槽相贯通;所述滑块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输水孔,挤压槽通过输水孔与泄压空间相贯通;所述泄压空间邻近泄压口的一端通过弹性带与滑块相连接。

所述挤压槽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辅助杆,辅助杆分别抵触于左弹性膜、右弹性膜上;所述辅助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水孔。

所述泄压空间一端端壁与滑块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端部设有一弹性柱;所述限位杆固定于泄压空间一端端壁上,弹性柱固定与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可通过挤压槽和泄压空间变相增大软管接头管体的内部空间,当高压液体部分流入挤压槽后,便能起到泄压的效果,且能够通过弹性带的弹力对液体压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最终使液压恢复正常,保证软管接头不会受到高压的影响,避免液压过高导致管路从软管接头上脱落的情况,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杜绝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泄压的直通式软管接头,包括管体1以及设于管体1两端的连接端2,所述管体1内设有一泄压层3;所述泄压层3设有一泄压空间4;所述泄压层3内壁上设有一与泄压空间4相贯通的泄压口5,泄压口5位于泄压空间4一端;所述泄压口5两侧覆盖有互为对称的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所述左弹性膜6的端部与右弹性膜7的端部于泄压口5中部位置相贴合,将泄压口5封闭堵塞;所述左弹性膜6与右弹性膜7相对的一端内壁、右弹性膜7与左弹性膜6相对的一端内壁皆设有环形牵引带8,环形牵引带8为橡胶材质;所述泄压空间4内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滑块9;所述滑块9一侧侧壁贴合于泄压空间4内壁一侧上,该侧侧壁与泄压口5相对并设有一挤压槽10,滑块9另一侧侧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泄压空间4内壁另一侧相贴合的滑轮11;所述挤压槽10深度从泄压空间4邻近泄压口5的一端向着泄压空间4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挤压槽10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泄压口5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挤压槽10内设有一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端部设有一限位板13,限位板13与泄压口5之间存在活动间距14;所述限位板13设有一限位槽15,限位槽15位于泄压口5中部位置;所述左弹性膜6与限位槽15相对的一侧、右弹性膜7与限位槽15相对的一侧皆设有与限位槽15相匹配的卡块16;所述限位板13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水孔17,限位槽15通过进水孔17与挤压槽10相贯通;所述滑块9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输水孔18,挤压槽10通过输水孔18与泄压空间4相贯通;所述泄压空间4邻近泄压口5的一端通过弹性带19与滑块9相连接。

所述挤压槽10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辅助杆20,辅助杆20分别抵触于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上;所述辅助杆20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水孔21。

所述泄压空间4一端端壁与滑块9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端部设有一弹性柱23;所述限位杆22固定于泄压空间4一端端壁上,弹性柱23固定与滑块9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液体压力正常时,液体会直接从软管接头的管体1流过,当途经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时,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在环形牵引带8的牵引下始终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不会出现出现变形,避免了液压正常时液体渗入泄压空间4导致低压的情况。

当液体压力升高时,液体对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进行挤压,使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向着泄压空间4方向变形,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不再贴合,彼此打开,在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打开时,左弹性膜6上的卡块16、右弹性膜7上的卡块16分别卡于限位槽15两侧槽壁上,此时管体1内的液体通过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打开后形成的入口进入到限位槽15内,进入到限位槽15内的液体便会顺着限位板13上的进水孔17进入到挤压槽10,挤压槽10的存在变相增大了软管接头管体1的内部空间,当高压液体部分流入挤压槽10后,便能起到泄压的效果,而进入到挤压槽10内的高压液体会随之滑块9上的输水孔18进入到泄压空间4内,泄压空间4的存在能够进一步增大软管接头管体1的内部空间,提高泄压效果。

由于挤压槽10深度从泄压空间4邻近泄压口5的一端向着泄压空间4另一端逐渐增加,当高压液体不断涌入挤压槽10内时,高压液体顺着挤压槽10的轨迹不断流向挤压槽10深度最深的一侧,受高压液体流动的影响,高压液体则会对挤压槽10深度最深的一侧造成冲击,挤压槽10受到冲击后,滑块9通过滑轮11从泄压空间4邻近泄压口5的一端向着泄压空间4另一端移动,此时弹性带19被拉伸,弹性带19通过自身弹力对由高压液体压力转化成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起到缓压的效果,在滑块9发生移动时,左弹性膜6的卡块16会始终卡于限位槽15槽壁上,左弹性膜6随之被拉伸,左弹性膜6同样可通过自身弹性对由高压液体压力转化成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且左弹性膜6与弹性带19皆能对滑块9的位移行程进行限制,同时左弹性膜6与弹性带19之间能够互相分担压力,避免受力过度导致弹性疲劳的情况。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挤压槽10和泄压空间4变相增大软管接头管体1的内部空间,当高压液体部分流入挤压槽10后,便能起到泄压的效果,且能够通过弹性带19的弹力对液体压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最终使液压恢复正常,保证软管接头不会受到高压的影响,避免液压过高导致管路从软管接头上脱落的情况,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杜绝意外的发生。

当液压恢复正常后,滑块9便会在弹性带1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再次通过环形牵引带8的弹性复位,左弹性膜6的端部与右弹性膜7的端部于泄压口5中部位置再次相贴合,此时泄压空间4内的液体通过输水孔18以及进水孔17能够对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进行反向挤压,由于液体的流动使环形牵引带8向内收缩,因此只需极小的力便能打开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相贴合的位置,使泄压空间4内的液体回流至管体内,从而腾出空间以供下次的泄压工作。

挤压槽10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辅助杆20,辅助杆20分别抵触于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上,辅助杆20的存在不仅能够对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使左弹性膜6、右弹性膜7的变形范围控制于端部位置,保证液体仅从限位槽15内进入,从而保证滑块9的移动,使弹性带19能够起到缓冲液压的效果,且辅助杆20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水孔21,通水孔21的存在能够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支撑杆12对挤压槽10所占据的空间。

泄压空间4一端端壁与滑块9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杆22,限位杆22端部设有弹性柱,限位杆22固定于泄压空间4一端端壁上,弹性柱23固定与滑块9上,限位杆22的存在能够有效限制滑块9复位时的滑动速度,避免滑块9在复位时直接撞击至泄压空间4的壁面上导致软管接头震荡的情况,而弹性柱23的存在能够进一步防止软管接头震动的情况,在滑块9复位时,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