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7696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应用中,电磁阀被作为控制流体通断的控制器件。在切割机的流体控制系统中电磁阀因其对微小压力的敏感性,可以轻易控制小流量甚至微量的流体。但是,也是因为该电磁阀本身的结构原理,当电磁阀受到反向压力时会出现逆向泄漏的问题。特别是在有流路交叉连通的多流路流体输入系统中使用电磁阀时,这个问题尤为明显。即,当需要利用电磁阀断开多路流体输入系统的其中部分流路时,未断开的其他流路中的流体会沿着交叉连通的流路逆向流动到已经断开的流路上的电磁阀处,对该已经断开的电子阀造成逆向的压力,因电磁阀的特殊结构使得该处电磁阀泄漏。在实际工业操作中,不允许有流体泄漏的情况存在,那么电磁阀在此类多流路流体输入系统中就无法应用,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改进电磁阀的结构,这样对电磁阀的精度要求极高,同时成本也会随之剧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磁阀受到反向压力时会出现逆向泄漏,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防止电磁阀在受到反向压力时出现逆向泄漏问题,系统成本低,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包括N条输入线路A和K条输出线路D,其中N 和K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相邻并连通的电磁阀V1和电磁阀F1,电磁阀V1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1的输出端口流通;输出线路D包括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 G,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与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连接。

电磁阀虽然本身能够轻易控制小流量甚至微量的流体,但是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电磁阀的输出端口一侧的压力大于输入端口一侧的压力,便会使得电磁阀误导通,导致输出端口一侧的流体会流向输入端口一侧的流体,这样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损失或者事故。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改造电磁阀本身,但是这样会花费较大的精力以及较高的成本,同时也会延长解决上述问题的周期,这对于生产生活是不利的。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阀单向流通这个特点,将相邻的两个电磁阀进行反向连接,当需要某一条输入线路的流体时,将该输入线路上的所有电磁阀导通,便能引入该流体,而其他输入线路不需要,则将上述其他输入线路关闭即可,由于其他输入线路上有反接的电磁阀,该电磁阀的输入端口处的流体是无法通过电磁阀两侧的压力差导致误开启的,因此,能很好的解决提出的上述问题。

进一步地,N=K+1。输入线路与输出线路的条数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N≠K且K=1。

进一步地,N=2K。

进一步地,N=3且K=2。

进一步地,N=2且K=1。

进一步地,当电磁阀V1导通、电磁阀F1导通、电磁阀V2关断、电磁阀F2关断、电磁阀G导通时,输入线路A1的流入口至输出线路D的流出口导通;当电磁阀V1关断、电磁阀F1关断、电磁阀V2导通、电磁阀F2导通、电磁阀G导通时,输入线路A2的流入口至输出线路D的流出口导通。

进一步地,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一个反接的电磁阀F和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V,多个电磁阀V正向串联,首个电磁阀V的输入端口为输入线路A的流入口,末端的电磁阀V 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的输出端口连接,电磁阀F的输入端口为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每条输入线路的流出口之前设置一个反接的电磁阀,就可以避免电磁阀误导通了。

进一步地,每条输出线路D上包括一个正接的电磁阀G,电磁阀G的输入端口为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与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当输入线路A上包括多个电磁阀V时,多个电磁阀V正向串联;当输入线路A上包括多个电磁阀F时,多个电磁阀F反向串联,并且当相邻的电磁阀V和电磁阀F 连接时,电磁阀V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的输出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电磁阀反向连接,可以避免电磁阀因为两侧的压力差导致输出端口的流体流向输入端口,避免造成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或损失;

2、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对电磁阀本身进行改造,降低了开发成本,避免了延长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包括N条输入线路A和K条输出线路D,其中N和K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相邻并连通的电磁阀 V1和电磁阀F1,电磁阀V1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1的输出端口流通;输出线路D包括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G,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与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连接。其中,N=K+1。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包括N条输入线路A和1条输出线路 D,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相邻并连通的电磁阀V1和电磁阀F1,电磁阀V1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1的输出端口流通;输出线路D包括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G,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与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连接。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包括2K条输入线路A和K条输出线路D,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相邻并连通的电磁阀V1和电磁阀F1,电磁阀V1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1的输出端口流通;输出线路D包括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G,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与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连接。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包括3条输入线路A和2条输出线路 D;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电磁阀V和电磁阀F,其中,当电磁阀V1和电磁阀F1相邻并连接时,电磁阀V1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1的输出端口连接;当电磁阀V2和电磁阀F2相邻并连接时,电磁阀V2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2的输出端口连接;当电磁阀V3和电磁阀F3 相邻并连接时,电磁阀V3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3的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线路D包括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G,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与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连接。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一种防逆向泄漏的电磁阀控制结构,包括2条输入线路A和1条输出线路 D;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电磁阀V和电磁阀F,其中,当电磁阀V1和电磁阀F1相邻并连接时,电磁阀V1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1的输出端口连接;当电磁阀V2和电磁阀F2相邻并连接时,电磁阀V2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2的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线路D包括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G,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与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连接。

当电磁阀V1导通、电磁阀F1导通、电磁阀V2关断、电磁阀F2关断、电磁阀G导通时,输入线路A1的流入口至输出线路D的流出口导通;当电磁阀V1关断、电磁阀F1关断、电磁阀V2导通、电磁阀F2导通、电磁阀G导通时,输入线路A2的流入口至输出线路D的流出口导通。

实施例6

每条输入线路A上包括一个反接的电磁阀F和至少一个正接的电磁阀V,多个电磁阀V 正向串联,首个电磁阀V的输入端口为输入线路A的流入口,末端的电磁阀V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的输出端口连接,电磁阀F的输入端口为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

每条输出线路D上包括一个正接的电磁阀G,电磁阀G的输入端口为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输入线路A的流出口与输出线路D的流入口连接。

当输入线路A上包括多个电磁阀V时,多个电磁阀V正向串联;当输入线路A上包括多个电磁阀F时,多个电磁阀F反向串联,并且当相邻的电磁阀V和电磁阀F连接时,电磁阀V的输出端口与电磁阀F的输出端口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