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334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连接件,特别是针对大管径管路安装。



背景技术:

在中央空调安装行业里,在进行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时,通常是对需要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进行套叠,然后进行火焰焊接,在此过程中,需要动用明火以及焊料,同时会产生高热、有毒有害气体,还有可能出现高泄漏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产生高热、有毒气体的情况下实现两个管子的连接的管路连接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连接件,包括中间体、两个单环和两个衬套,

其中,所述中间体包括两个管状体,分别用于连接需要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所述单环用于套设在所述中间体的两侧使得中间体发生弹性变形并挤压其内部的管路;

所述衬套分别用于嵌入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一端,并分别卡接在所述中间体两侧管状体内。

优选地,所述衬套截面为“T”型,且为中空结构,所述衬套包括柱状体和耳突,所述耳突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柱状体一端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衬套柱状体半径小于与之套接的管路的半径,且所述管路的半径小于所述衬套柱状体半径与耳突长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单环的内环部分依次包括导向段、防扭转作用段和锁紧段,其中,所述导向段的半径由内环端部向内逐渐减小,所述防扭转作用段和锁紧段均为柱形结构,且所述防扭转作用段的半径大于所述锁紧段的半径,所述防扭转作用段的半径等于所述导向段的最小半径且小于所述中间体的管状体的半径。

优选地,所述防扭转作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锁紧段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导向段的长度是所述防扭转作用段的长度的1-2倍。

优选地,所述防扭转作用段的长度是所述锁紧段的长度的6-10倍。

优选地,所述中间体包括第一管状体和第二管状体,且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半径大于第二管状体的半径,且所述第一管状体和第二管状体内均设有突起,用于实现对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挤压,第一管路的半径大于第二管路的半径;所述衬套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半径大于第二衬套的半径;所述单环包括第一单环和第二单环,所述第一单环的半径大于第二单环的半径且,所述第一单环与第一管状体配套使用,第二单环与第二管状体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管路连接件将两个管路进行连接,单环的使用使得两个管路处于弹性变形状态,使得两个管路与中间体之间始终存在抱紧力,从而保证两个管路的连接无泄漏;两个管路中分别安装有衬套,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可以大大加强管路的硬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路连接件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单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路连接件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体,101第一管状体,102第二管状体,103突起,2单环,3衬套,201第一单环,202第二单环,301第一衬套,302第二衬套,2011导向段,2012防扭转作用段,2013锁紧段,401第一管路,402第二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管路连接件,包括中间体、两个单环和两个衬套,

其中,所述中间体包括两个管状体,分别用于连接需要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所述单环用于套设在所述中间体的两侧使得中间体发生弹性变形并挤压其内部的管路;

所述衬套分别用于嵌入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一端,并分别卡接在所述中间体两侧管状体内。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管路连接件,包括中间体1、两个单环2和两个衬套3,所述中间体1包括第一管状体101和第二管状体102,且所述第一管状体101的半径大于第二管状体102的半径,且所述第一管状体101和第二管状体102内均设有突起103,用于实现对第一管路401和第二管路402的挤压,第一管路401的半径大于第二管路402的半径;所述衬套包括第一衬套301和第二衬套302,所述第一衬套301的半径大于第二衬套302的半径;所述单环包括第一单环201和第而单环202,所述第一单环201的半径大于第而单环202的半径且,所述第一单环201与第一管状体101配套使用,第而单环202与第二管状体102配套使用。

其中,所述单环的内环部分依次包括导向段2011、防扭转作用段2012和锁紧段2013,其中,所述导向段2011的半径由内环端部向内逐渐减小,所述防扭转作用段2012和锁紧段2013均为柱形结构,且所述防扭转作用段2012的半径大于所述锁紧段2013的半径,所述防扭转作用段2012的半径等于所述导向段2011的最小半径且小于所述中间体1的管状体的半径,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扭转作用段2012的长度大于所述锁紧段2013的长度;所述导向段2011的长度是所述防扭转作用段2012的长度的1-2倍;所述防扭转作用段2012的长度是所述锁紧段2013的长度的6-10倍。

所述衬套分别用于嵌入所述第一管路401和第二管路402的一端,并分别卡接在所述中间体1两侧管状体内,所述衬套截面为“T”型,且为中空结构,所述衬套包括柱状体和耳突,所述耳突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柱状体一端的两侧,所述衬套柱状体半径小于与之套接的管路的半径,且所述管路的半径小于所述衬套柱状体半径与耳突长度之和。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是需要将两个管径不同的管路进行无泄漏连接,第一管路401半径大于第二管路402半径,采用管路连接件,首先将第一管路401和第二管路402中分别插入第一衬套301和第二衬套302,再将第一衬套301和第二衬套302分别放入第一管状体101和第二管状体102内,使带有耳突的一端分别位于第一管状体101和第二管状体102的最内端,此时,第一单环201和第而单环202分别从导向段2011端套入第一管状体101和第二管状体102,直至锁紧段2013,此时,第一管状体101和第二管状体102在第一单环201和第二单环202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迫使第一管状体101和第二管状体102分别压紧第一管路401和第二管路402,由于第一管路401和第二管路402内分别设有衬套,所以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可以大大加强两个管路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管路连接件将两个管路进行连接,单环的使用使得两个管路处于弹性变形状态,使得两个管路与中间体之间始终存在抱紧力,从而保证两个管路的连接无泄漏;两个管路中分别安装有衬套,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可以大大加强管路的硬度。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