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92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履带式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履带式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作为田间常用的一种机械工具,在农业生产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拖拉机刹车机构作为拖拉机重要的部件,成为影响拖拉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毂式刹车是现今常见的拖拉机刹车方式。刹车时,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拉杆,凸轮等部件将力量传到刹车毂里面,通过凸轮转动使制动蹄张开,刹车片摩擦刹车毂,起到刹车效果。但是这种刹车毂进入水或者泥沙时摩擦效果会降低,导致整个刹车效果不灵敏,甚至出现刹车失灵,因而无法在水田工作和在山地刹车不灵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刹车较为安全并且性能稳定的履带式拖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主输入轴、变速装置、刹车装置以及行走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行走变速轴以及安装在行走变速轴上的行走变速齿轮,所述主输入轴朝向变速装置的一端设有齿轮组,所述主输入轴通过齿轮组带动行走变速齿轮转动,所述变速装置与行走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行走齿轮与输出齿轮组,所述刹车装置设置在第一行走齿轮与输出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行走齿轮与行走变速齿轮啮合,所述行走齿轮包括第二行走齿轮以及第六行走齿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三行走齿轮、第七行走齿轮、第一输出轴以及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三行走齿轮与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七行走齿轮与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行走齿轮与第三行走齿轮啮合,所述第六行走齿轮与第七行走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输入轴对整个箱体提供动力,变速装置对车速进行变动,刹车装置能够控置行走装置,刹车装置不止能够对行走装置停车,还能够对行走装置转向。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刹车装置包括第四行走齿轮、第五行走齿轮、刹车盖、第一刹车拔杆、第二刹车拔杆以及两组弹簧,所述刹车盖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第四行走齿轮设置在第一行走齿轮与第二行走齿轮之间,且与第一行走齿轮啮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与第二行走齿轮啮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与第四行走齿轮连接,所述第五行走齿轮设有第一拔块与第二拔块,所述第一刹车拔杆与第一拔块配合,所述第二刹车拔杆与第二拔块配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的两端均通过弹簧与刹车盖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拨动第一刹车拔杆,第一刹车拔杆拨动第一拔块,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朝向刹车盖的一端移动,压缩弹簧,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与第二行走齿轮分离,从而使得第一输出轴停止转动,起到转向的作用,相反的方向转向的时候,拨动第二刹车拔杆,第二刹车拔杆拨动第二拔块,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朝向刹车盖的一端移动,压缩弹簧,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与第六行走齿轮分离,从而使得第二输出轴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五行走齿轮的两端均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刹车盖之间设有复合摩擦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起一步整体刹车的效果。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动力齿轮、第二动力齿轮以及副输入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在主输入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动力齿轮均安装在副输入轴上,所述第一动力齿轮与第二动力齿轮啮合,所述行走变速轴上还安装有第三动力齿轮,所述第二动力齿轮与第三动力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输入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带动副输入齿轮,副输入齿轮带动第一动力齿轮,第一动力齿轮带动第二动力齿轮,第二动力齿轮带动第三动力齿轮,第三动力齿轮带动行变速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箱体;2、主输入轴;3、行走变速轴;4、行走变速齿轮;5、第一行走齿轮;6、第二行走齿轮;7、第六行走齿轮;8、第三行走齿轮;9、第七行走齿轮;10、第一输出轴;11、第二输出轴;12、第四行走齿轮; 13、第五行走齿轮;14、刹车盖;15、第一刹车拔杆;16、第二刹车拔杆; 17、弹簧;18、套筒;19、第一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1、第一动力齿轮;22、第二动力齿轮;23、副输入轴;24、第三动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主输入轴2、变速装置、刹车装置以及行走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行走变速轴3以及安装在行走变速轴3上的行走变速齿轮 4,所述主输入轴2朝向变速装置的一端设有齿轮组,所述主输入轴2通过齿轮组带动行走变速齿轮4转动,所述变速装置与行走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行走齿轮5与输出齿轮组,所述刹车装置设置在第一行走齿轮5与输出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行走齿轮5与行走变速齿轮4啮合,所述行走齿轮包括第二行走齿轮6以及第六行走齿轮7,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三行走齿轮8、第七行走齿轮9、第一输出轴10以及第二输出轴11,所述第三行走齿轮8与第一输出轴10连接,所述第七行走齿轮9与第二输出轴11连接,所述第二行走齿轮6与第三行走齿轮8啮合,所述第六行走齿轮7与第七行走齿轮9啮合。

所述刹车装置包括第四行走齿轮12、第五行走齿轮13、刹车盖14、第一刹车拔杆15、第二刹车拔杆16以及两组弹簧17,所述刹车盖14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第四行走齿轮12设置在第一行走齿轮5与第二行走齿轮6之间,且与第一行走齿轮5啮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13与第二行走齿轮6、第六行走齿轮7均啮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13与第四行走齿轮12连接,所述第五行走齿轮13设有第一拔块与第二拔块,所述第一刹车拔杆15与第一拔块配合,所述第二刹车拔杆16与第二拔块配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13的两端均通过弹簧17与刹车盖14连接,所述第五行走齿轮13的两端均设有套筒18,所述套筒18与刹车盖14之间设有复合摩擦片。

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第一动力齿轮21、第二动力齿轮22以及副输入轴23,所述第一锥齿轮19安装在主输入轴 2上,所述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20与第一动力齿轮21均安装在副输入轴23上,所述第一动力齿轮21与第二动力齿轮22啮合,所述行走变速轴3上还安装有第三动力齿轮24,所述第二动力齿轮22与第三动力齿轮24啮合。

在使用的时候,拨动第一刹车拔杆15,第一刹车拔杆15拨动第一拔块,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13朝向刹车盖14的一端移动,压缩弹簧17,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13与第二行走齿轮6分离,从而使得第一输出轴 10停止转动,起到转向的作用,相反的方向转向的时候,拨动第二刹车拔杆16,第二刹车拔杆16拨动第二拔块,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13朝向刹车盖14的一端移动,压缩弹簧17,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13与第六行走齿轮7分离,从而使得第二输出轴11停止转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