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按旋转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29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按旋转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震动的压按式旋转扣。



背景技术:

设备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需要连接件完成,最常见的连接件就是螺丝,各部件的连接大多使用螺丝锁死固定。然而对于很多易产生振动的设备,如:发动机、气泵、马达等,会因持续振动造成固定螺丝滑丝,特别当振动产生谐振时,螺丝滑丝脱落的可能性更大。为了避免滑丝的出现,常用的方式有:

螺丝加普通垫片的方式,普通垫片对于防止滑丝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较大的振动,也会有滑丝的出现,使设备出现险情。

已有的专利设计出了反丝双垫片,螺纹连接加上反丝双垫片可有效避免滑丝的出现,但反丝双垫片会越扣越紧且易磨损,垫片材料选择要求较高。

还有一种方式,在螺栓上沿径向钻孔,拧紧螺母之后插入阻滑闩,但这样的方式易装难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期望提出一种压按旋转扣,通过接头卡柱与接箍卡槽的配合,避免滑丝的出现,利用弹簧可吸收一部分振动,有效避免旋转扣脱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按旋转扣,包括接头和接箍,所述接头的柱体为圆柱状,所述柱体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柱;所述接箍包括卡套和弹簧;

所述卡套包括套筒和旋转帽,所述套筒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外壁上设有卡锁所述卡柱的卡槽,所述套筒的封闭端与所述旋转帽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帽的外壁为多边形;

安装时,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套筒的空腔内,位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的封闭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柱的数量为两个,相对的设置在所述柱体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卡槽包括第一水平部、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延伸至所述套筒开口端的边沿,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平行,通过所述竖直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接箍还包括金属柱,安装时,所述金属柱位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弹簧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柱上设有贯通的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按旋转扣,安装时操作简单,将卡柱压入卡槽后旋转即可;接头和接箍上没有螺纹,避免了生产时的螺纹加工工艺;在闭合状态时,弹簧可吸收部分振动,有效避免设备或部件因振动而造成的谐振,可在一定振动范围内避免脱扣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按旋转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箍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按旋转扣,包括接头1和接箍2,通过接头1和接箍2的配合,可方便的进行扣件的安装和拆卸,并保证连接的稳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如图2所示,接头1的主体为圆柱状的柱体11,柱体11的长度和直径可根据需求选择。在柱体11的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卡柱12,卡柱12用于与接箍2连接。本实施例的卡柱12的数量为两个,相对的设置在柱体的外壁上。卡柱12形状也为圆柱形,便于加工和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卡柱12与柱体11垂直,但这不是必须的,本实用新型对卡柱12与柱体11的角度不做限制。

如图3和图4所示,接箍2包括卡套21、弹簧22和金属柱23。卡套21包括套筒211和旋转帽212,套筒211为圆柱状,其内部为圆柱形的空腔,空腔的一端开口,其他部件可通过开口装入空腔。

套筒211的封闭端与旋转帽212固定连接,旋转帽212的外壁为多边形,可以是六边形也可以是八边形,便于旋转操作即可。

套筒211开口端外壁上设有用于卡锁卡柱12的卡槽24,卡槽24贯通套筒211的外壁。本实施例中,卡槽24包括第一水平部241、竖直部242和第二水平部243。第一水平部241延伸至套筒开口端的边沿,即开口端的边沿上有豁口,安装时,卡柱12可由豁口进入第一水平部241。第二水平部243与第一水平部241平行且有一定距离,但第二水平部243没有延伸到套筒开口端的边沿。第一水平部241和第二水平部243通过竖直部242连通。

弹簧22选用常规的钢丝弹簧即可,弹簧22可使压按旋转扣保持闭合状态。若各个接头1的卡柱端凸出部分(卡柱到端面的距离)的长短有差异,弹簧也可将此部分差异吸收。设备工作时,弹簧22可吸收部分振动,有效避免设备或部件因振动而造成的谐振,可在一定振动范围内避免脱扣的发生。

金属柱23为圆柱状,其长度根据需求设计,安装时,金属柱23位于接头1与弹簧22之间。金属柱23可在卡套21旋转时可对弹簧2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弹簧22跟随旋转。优选的,在金属柱23上可设置贯通的穿线孔231,方便导线的连接。

使用时,先将弹簧22放入卡套21的空腔,然后将金属柱23放入卡套21的空腔,即组成了接箍。将卡槽24对准接头的卡柱12,卡柱12压至卡槽的第一水平部241的底部,通过旋转帽212旋转卡套,卡柱12沿竖直部242移动至第二水平部243,移除外力,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柱12沿第二水平部243移动至与槽底接触,卡柱12被卡锁在卡槽24内,实现了压按旋转扣的锁闭。要打开压按旋转扣,进行相反的操作即可。

本实施例中,卡槽24的宽度需大于卡柱12的宽度。弹簧22的长度需小于卡套空腔的长度。弹簧22加金属柱23的长度需小于或等于卡套空腔的长度,防止使用时脱落。弹簧22完全压紧时长度需大于或等于套筒外壁不开槽长度,防止弹簧弹力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此外,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以单数形式出现的词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另外,除非特别说明,那么任何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结合任何其它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