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挡自动变速箱用蜗轮蜗杆式换挡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9433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挡自动变速箱用蜗轮蜗杆式换挡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两挡自动变速箱用蜗轮蜗杆式换挡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挡执行机构采用的机械触点式信号,控制换挡准确性低,容易造成打齿等对齿轮传动系机械磨损和驾驶的舒适性影响。因此急需一种更为准确的换挡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两挡自动变速箱用蜗轮蜗杆换挡机构,其控制简单,位置精度高,提高了换挡的准确性和驾驶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挡自动变速箱用蜗轮蜗杆换挡机构,包括控制器总成和换挡执行机构总成,控制器总成通过CAN总线进行互联由执行机构总成接收控制指令,执行换挡动作;

所述换挡执行机构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用于产生驱动两档自动变速箱的拨叉接头的动力,蜗杆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联动,涡轮与所述的蜗杆配合联动,拨叉接头一端与两档自动变速箱拨叉相连,一端通过弹性销与转动轴相连,转动轴,用于传递驱动电机输出扭矩和拨叉接头位置信息,角度传感器与转动轴联动,检测拨叉接头角度。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控制器总成,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换挡信号;

霍尔传感器,用于感应实时挡位信息;

角度传感器位于传动轴上,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感应到的挡位开关霍尔感应数据输入控制变速箱进行换挡动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该两挡变速箱用蜗轮蜗杆式换挡执行机构,结合电子换挡器,用以控制两挡变速箱从而实现换挡动作,通过电机工作产生换挡动力,提高了驾驶人员的舒适度和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两挡变速箱用蜗轮蜗杆式换挡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两挡变速箱用蜗轮蜗杆式换挡执行机构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两挡变速箱用蜗轮蜗杆式换挡执行机构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驱动电机,2-角度传感器,3-下壳体,4-弹性销,5-转动轴,6-拨叉接头,7-安装支座,8-蜗杆,9-涡轮,10-换挡执行机构总成,11-控制器总成,12-两档自动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两挡自动变速箱用蜗轮蜗杆换挡机构,包括控制器总成11和换挡执行机构总成10,控制器总成11通过CAN总线进行互联由执行机构总成10接收控制指令,执行换挡动作;

所述换挡执行机构总成10,包括:驱动电机1,用于产生驱动两档自动变速箱12的拨叉接头6的动力,蜗杆8与驱动电机1输出轴联动,涡轮9与所述的蜗杆8配合联动,拨叉接头6一端与两档自动变速箱12的拨叉相连,一端通过弹性销4与转动轴5相连,转动轴5,用于传递驱动电机1输出扭矩和拨叉接头位置信息,角度传感器2与转动轴5联动,检测拨叉接头6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电机1所轴连的蜗杆及其联动的涡轮外套有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固定驱动电机的上壳体和套于蜗杆与涡轮外侧保护的下壳体。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控制器总成,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换挡信号;

霍尔传感器,用于感应实时挡位信息;

角度传感器位于传动轴上,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感应到的挡位开关霍尔感应数据输入控制变速箱进行换挡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