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机箱外壳钣金装配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731发布日期:2018-09-11 20:4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机箱外壳钣金装配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一般都需要装配与其外形相匹配的机箱,机箱起到对其内电力设备的保护作用,电力设备品种、型号、大小多种多样,因此对不同规格的电力设备需要定制不同的机箱外壳,在车间钣金加工工程中,机箱外壳的安装孔要和电力设备上预留设计的安装孔需要做到同心,车间在钣金件机箱的装配过程中,经常出现螺丝拧紧困难,更有甚者把螺丝扣给滑掉了,经过对现场问题的排查,断定为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导致螺钉和螺母不同心的问题导致该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机箱外壳钣金装配的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力设备机箱外壳钣金装配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外钣金件和内钣金件之间的垫柱、螺纹连接在垫柱内的螺柱、固定在螺柱头部且位于外钣金件外侧的螺帽、固定设置在内钣金件内侧的固定盒以及位于固定盒内的螺母;

所述螺母与螺柱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盒的内腔尺寸与螺母之间有1-1.5mm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盒 焊接在内钣金件内侧,所述固定盒与内钣金件之间形成焊接接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柱尾部设置有直径小于螺柱直径的定位杆;

所述固定盒上设置有定位杆相对应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改进后螺母不直接焊接在钣金件上,改为内置在固定盒内活动连接,该活动量在1-1.5mm左右,在不影响装配的情况下,消除钣金折弯和装配过程中的累积误差,达到同圆心的目的;此外还在螺柱尾部设置有直径小于螺柱直径的定位杆,让螺柱在螺母活动的情况下仍可以轻松定位穿到螺母孔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螺母固定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螺帽、2箱盖、3垫柱、4螺母、5箱体、6螺柱、7固定盒、8焊接接缝、9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为现有的螺母固定结构,螺母4直接焊接固定在内钣金件,在螺柱6紧固到螺母4上后,没有活动量,在钣金件装配过程中,多个固定连接位置产生的误差形成累积误差,积累误差过大而出现螺钉和螺母不同心问题。

如附图2所示,一种电力设备机箱外壳钣金装配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外钣金件和内钣金件之间的垫柱3、螺纹连接在垫柱3内的螺柱6、固定在螺柱6头部且位于外钣金件外侧的螺帽1、固定设置在内钣金件内侧的固定盒7以及位于固定盒7内的螺母4;所述螺母4与螺柱6相匹配。所述固定盒7的内腔尺寸与螺母4之间有1-1.5mm的间隙。所述固定盒7 焊接在内钣金件内侧,所述固定盒7与内钣金件之间形成焊接接缝。所述螺柱6尾部设置有直径小于螺柱6直径的定位杆9;所述固定盒7上设置有定位杆9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内钣金件为箱盖2,外钣金件为箱体5.

本实用新型改进后螺母不直接焊接在钣金件上,改为内置在固定盒内活动连接,该活动量在1-1.5mm左右,在不影响装配的情况下,消除钣金折弯和装配过程中的累积误差,达到同圆心的目的;此外还在螺柱尾部设置有直径小于螺柱直径的定位杆,让螺柱在螺母活动的情况下仍可以轻松定位穿到螺母孔内。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