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743发布日期:2018-08-04 15:5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



背景技术:

阻尼减震器,具有复合隔振降噪,固有频率低,隔振效果好的优点,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建筑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技术改进,设计,制造WGD型阻尼缓冲弹簧复合减振器,对阻尼缓冲弹簧,橡胶减振垫组合使用,克服其缺点,具有复合隔振降噪,固有频率低,隔振效果好,对隔离固体传声,尤其是对隔离高频冲击的因体传声更为优越。是积极,消极隔振的理想产品,是用来抑制缓冲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缓冲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缓冲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缓冲弹簧跳跃的,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减振器缺少有效的阻尼力调整的方式,这些都是实际存在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包括上减振板、阻尼柱、缓冲弹簧、固定柱、下减振板、调减器、调减螺柱,所述上减振板的内侧设有阻尼柱,所述阻尼柱的表面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通过阻尼柱与上减振板弹性连接,所述阻尼柱的下方固定设有下减振板,所述上减振板、下减振板的内部设有调减器,所述上减振板通过调减器与下减振板固定连接,所述调减器的表面固定设有调减螺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旋转设有固定柱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减振板的表面固定设有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减螺柱的表面固定设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阻尼柱、缓冲弹簧为双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可通过设置带有上减振板和下减振板的阻尼柱,便于配合缓冲弹簧进行安装固定工作,通过设置带有调减螺柱的调减器,便于配合螺纹对上减振板、下减振板进行调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调减器示意图。

图中:1上减振板、2阻尼柱、3缓冲弹簧、4固定柱、5固定柱螺母、6下减振板、7中孔、8调减器、9调减螺柱、10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包括上减振板1、阻尼柱2、缓冲弹簧3、固定柱4、下减振板6、调减器8、调减螺柱9,所述上减振板1的内侧设有阻尼柱2,所述阻尼柱2的表面设有缓冲弹簧3,所述缓冲弹簧3通过阻尼柱2与上减振板1弹性连接,所述阻尼柱2的下方固定设有下减振板6,所述上减振板1、下减振板6的内部设有调减器8,所述上减振板1通过调减器8与下减振板6固定连接,所述调减器8的表面固定设有调减螺柱9。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4的表面旋转设有固定柱螺母5,所述下减振板6的表面固定设有中孔7,所述调减螺柱9的表面固定设有螺纹10,所述阻尼柱2、缓冲弹簧3为双组设置,中孔7的设置便于连接,调减螺柱9的设置便于对上减振板1和下减振板6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首先设置带有上减振板1和下减振板6的阻尼柱2,便于配合缓冲弹簧3进行安装固定工作,通过设置带有调减螺柱9的调减器8,便于配合螺纹10对上减振板1、下减振板6进行调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