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式隔音减震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4706发布日期:2018-11-17 00:4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音减震垫,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隔音减震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一定承载力的隔音减震垫,基本上都是采用橡胶直接垫在弹簧上或者弹簧下,这种方式存在着隔音减震效果差、容易失效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载式隔音减震垫,该承载式隔音减震垫具有经久耐用、隔音减震效果好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上承载座、弹性体、纤维棉絮、下承载座组成,以纤维棉絮和弹性体为隔音减震主体的隔音减震垫。车辆上的承载弹簧将载荷传递到上承载座,上承载座将载荷分两路传递,一路传递到弹性体,另一路传递到纤维棉絮上,下承载座接收从弹性体和纤维棉絮传递来的载荷。纤维棉絮具有很好的隔音减震作用,但由于纤维棉絮具有延时变形的特点,即纤维棉絮在外力的作用下,会逐渐变形,直到把纤维棉絮压实,使纤维棉絮的隔音减震作用大为降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隔音减震垫设置了弹性体与纤维棉絮并联承载所有的载荷力。弹性体分担一部分载荷力,当这部分载荷力与能够使纤维棉絮继续变形的载荷力达到平衡时,纤维棉絮将不再变形,从而使整个隔音减震垫既能承载很大的载荷力,又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减震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承载力大、隔音减震效果好、经久耐用、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承载式隔音减震垫由上承载座2、软体弹性有机物3、纤维棉絮4、下承载座5组成。上承载座2和下承载座5的承载面积大体相等,上承载座2的面积要比车辆承载弹簧1的弹簧直径d投影到上承载座2上的面积大20%以上,以增大承载座与软体弹性有机物3和纤维棉絮4的接触面积,降低单位面积的压力,从而使得软体弹性有机物3和纤维棉絮4具有更好的隔音减震效果。镂空软体弹性有机物3有助于增加其单位面积的弹性。软体弹性有机物3周围及镂空部分填充有纤维棉絮4。当车辆承载弹簧1将载荷传递到上承载座2时,上承载座2将载荷分为两路传递,一路传递到软体弹性有机物3上,另一路传递到纤维棉絮4上。下承载座4接收了从软体弹性有机物3和纤维棉絮4传递过来的载荷,从而完成了载荷力的传递。

具体实施方式2

如图2所示,原理同实施方式1,只是用刚性弹簧6替代软体弹性有机物3,其他不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由上承载座、弹性体、纤维棉絮、下承载座组成,以纤维棉絮和弹性体为隔音减震主体的隔音减震垫。车辆上的承载弹簧将载荷传递到上承载座,上承载座将载荷分为两路传递,一路传递到弹性体,另一路传递到纤维棉絮,下承载座接收从弹性体和纤维棉絮传递来的载荷。本隔音减震垫设置了弹性体与纤维棉絮并联承载所有的载荷力。弹性体分担一部分载荷力,当这部分载荷力与能够使纤维棉絮继续变形的载荷力达到平衡时,纤维棉絮将不再变形,从而使整个隔音减震垫既能承载很大的载荷力,又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减震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廖增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增强
技术研发日:2018.06.26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