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3019发布日期:2019-07-17 06:1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液压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制动器。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10-122272(jp10-122272a)公开了一种液压制动器,该液压制动器包括:(a)内垫和外垫,内垫和外垫被定位成在其间夹持被构造成随着车轮旋转的转子;(b)卡钳;和(c)设置在卡钳中的轮缸。在所公开的液压制动器中,基本圆弧形凹部形成在抵靠外垫的部分处在卡钳上,并且具有比凹部的内径大的外径的线性部件被置放在凹部中。当液压制动器被操作时,线性部件通过卡钳的运动抵靠外垫从而外垫被压靠在转子上。因此,卡钳的、在此处卡钳抵靠外垫的位置的变化变小,从而能够稳定抑制液压制动器的噪声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量减轻的液压制动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制动器,该液压制动器包括:内垫和外垫,该内垫和外垫被定位成在内垫和外垫之间夹持被构造成随着车轮旋转的转子;轮缸,该轮缸包括包含缸孔的缸本体、形成在缸本体中的液压室和被液密地并且可滑动地装配在缸孔中并且被构造成被液压室中的液压移动从而将内垫压靠在转子上的第一活塞;和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被构造成沿着与第一活塞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液压室中的液压移动,从而将外垫压靠在转子上。缸本体在对应于液压室的部分处包括脆弱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液压制动器中,脆弱部形成在轮缸的缸本体中。例如,当在由于损坏脆弱部而发生工作流体泄漏时执行液压制动器的维护或者至少部分的液压制动器的更换时,能够防止损坏液压制动器的其它部分,诸如驱动部件。结果,能够减轻液压制动器的其它部分诸如驱动部件的重量。

在以上方面,脆弱部可以被设置在缸本体的、在第一活塞的滑动部外侧的部分处。

在以上方面,驱动部件的至少部分可以由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

在以上方面,液压制动器可以包括附接到非旋转部件并且保持内垫和外垫的壳体。缸孔可以被设置在壳体中;缸本体可以是壳体的、在此处形成缸孔的部分;轮缸可以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被液密性并且可滑动地装配在缸孔中并且被构造成被液压室中的液压沿着与第一活塞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驱动部件可以是被壳体保持从而能够相对地移动的框架,该框架是框架形刚体并且包括接合第二活塞的部分和面对外垫的部分,框架被构造成被第二活塞沿着与第一活塞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以上方面,驱动部件可以是被非旋转部件保持从而能够沿着平行于转子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的卡钳;缸孔可以被设置在卡钳中;并且缸本体可以是卡钳的、在此处形成缸孔的部分。

在以上方面,脆弱部的强度可以小于缸本体的、除了脆弱部之外的部分的强度。

在以上方面,脆弱部可以被设置在沿着缸本体的轴向方向与液压室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处。

在以上方面,缸本体在脆弱部处的厚度可以小于缸本体在除了脆弱部之外的部分处的厚度。

附图说明

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制动器的盘式制动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盘式制动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3是盘式制动器的挤压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4是盘式制动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线v-v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6是沿着图2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7是示出挤压装置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是盘式制动器的构件的弹簧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是盘式制动器的构件的另一个弹簧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是盘式制动器的构件的再一个弹簧的透视图;

图11是概略地示出盘式制动器的操作的图表;

图12是示出盘式制动器的操作状态的图表;

图13是沿着图2的线xiii-xii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4是概念地示出包括液压制动器的液压制动系统的图表;

图15是示出存储在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器ecu的存储单元中的泄漏检测程序的流程图;并且

图16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压制动器的盘式制动器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接到车辆的车轮的液压制动器的盘式制动器。

第一实施例

a.概要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2是浮动式的并且是用液压操作的液压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2是图14所示液压制动系统的构件并且分别地被附接到左右前轮。如在图1到图4中所示,浮动式液压盘式制动器2包括:(i)内垫4和外垫6,内垫4和外垫6位于转子3的两侧上,从而在其间夹持与车轮一起地旋转的转子3;(ii)挤压装置8;和(iii)支撑挤压装置8的壳体10。挤压装置8包括轮缸14和框架16。

轮缸14包括作为第一挤压部件的第一活塞24和作为第二挤压部件的第二活塞26,它们被液密地并且可滑动地装配于在壳体10的主壳体部28中形成的缸孔21中。在缸孔21中的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之间限定液压室30。活塞密封件24s、26s被分别地设置在第一活塞24和缸孔21之间以及第二活塞26和缸孔21之间,并且因此,严格说来,液压室30被定义为由活塞密封件24s、26s和缸孔21包围的部分。以此方式,在轮缸14被设置在主壳体部28中时,能够认为,主壳体部28的、形成有缸孔21的部分是缸本体14h,其是轮缸14的本体从而轮缸14被主壳体部28保持。框架16是框架形刚体并且被主壳体部28保持从而能够沿着平行于转子3的旋转轴线l的方向相对地移动。

转子3的旋转轴线l平行于挤压装置8的轴线m,并且因此,在下文中,平行于转子3的旋转轴线l的方向可以称作挤压装置8的轴向方向或者简单地称作轴向方向,或者称作平行于轴线m的方向。如在图1和2中所示,沿着平行于轴线m的方向,主壳体部28位于此处的一侧是车辆内侧,并且外垫6位于此处的一侧是车辆外侧。

如在图11中所示,当液压被供应到轮缸14的液压室30时,盘式制动器2被操作。第一活塞24朝向转子3平行于轴线m移动,并且第二活塞26沿着远离转子3的方向平行于轴线m移动。第一活塞24将内垫4压靠在转子3上,并且第二活塞26沿着箭头x的方向移动框架16。随着框架16沿着箭头x的方向的运动,外垫6被压靠在转子3上。转子3被内垫4和外垫6从它的两侧挤压从而盘式制动器2处于操作状态中。细节将在下面描述。

b.内垫、外垫

内垫4和外垫6分别包括背板4r、6r和摩擦接合部件4f、6f。

c.壳体

壳体10包括:(a)主壳体部28,(b)从主壳体部28越过转子3延伸的桥接部32,(c)沿着转子3的周向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垫销34、35,等等。主壳体部28基本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并且缸孔21在主壳体部28中形成从而沿着平行于轴线m的方向穿过主壳体部28。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每一个具有带底中空筒形形状并且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24、26的底部面对液压室30的姿态中沿着轴向方向一前一后地被同心地装配在缸孔21中。

主壳体部28设置有一对待被附接部36、37。待被附接部36、37被分别地设置在主壳体部28在沿着轴向方向靠近转子3的一侧上的端部的、沿着垂直于轴线m的方向的两侧上。待被附接部36、37从转子3径向向内延伸并且被附接到是非旋转部件诸如转向节的悬架部件(还能够称作车体侧部件)。

主壳体部28设置有能够与框架16接合的两对待被接合部。该两对待被接合部被分别地设置在主壳体部28沿着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具体地,如在图3和4中所示,是该两对待被接合部中的一对待被接合部的第一接合凹部40、41被分别地设置在主壳体部28在沿着轴向方向靠近转子3的一侧上的端部沿着垂直于轴线m的方向的两侧上,并且是另一对待被接合部的第二接合凹部42、43被分别地设置在主壳体部28在沿着轴向方向远离转子3的一侧上的端部沿着垂直于轴线m的方向的两侧上。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在图6中所示,第一接合凹部40、41被分别地设置于待被附接部36、37。第一接合凹部40、41和第二接合凹部42、43的径向中心点大致位于中心参考平面s上。中心参考平面s是垂直于参考线p并且包括轴线m的平面,参考线p是垂直于转子3的旋转轴线l并且垂直于穿过第一活塞24的中心和第二活塞26的中心的中心线(与轴线m相同)的线。

第一接合凹部40、41和第二接合凹部42、43每一个具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例如,如在图4和图6中所示,第一接合凹部41具有沿着转子3的径向方向(在下文中可以简单地称作径向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壁表面41a、41b和位于壁表面41a、41b之间的底表面41c。壁表面41a、41b每一个平行于中心参考平面s延伸。类似地,第一接合凹部40和第二接合凹部42、43每一个具有一对壁表面和一个底表面。

如在图4中所示,桥接部32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大致u形,并且具有固定到待被附接部36、37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和固定到待被附接部36、37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桥接部32包括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杆50、平行于第一杆50延伸并且沿着转子3的周向方向从第一杆50隔开的第二杆52,和在转子3的与主壳体部28的相反一侧上将第一杆50和第二杆52连接到一起的连接部54。在这个实施例中,连接部54在平面视图中沿着垂直于轴线m的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具有任意形状。每一个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通孔56、58分别地在连接部54沿着转子3的周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形成。此外,每一个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通孔60、62分别地在主壳体部28的、对应于通孔56、58的部分处形成。

垫销34、35每一个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在其第一端部处设置有头部34h、35h。垫销34、35分别地依次穿过通孔60、62、在内垫4和外垫6的背板4r、6r中形成的通孔,和通孔56、58。

垫销34、35在其第一端部处被主壳体部28保持并且在其第二端部处被桥接部32保持,并且因此在其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这两者处被壳体10保持。垫销34、35的头部34h、35h位于主壳体部28的通孔60、62的车辆内侧上,并且开口销(未示出)分别地在通孔60、62的相反一侧(转子侧)上的部分处被附接到垫销34、35,由此防止垫销34、35脱落。因为头部34h、35h位于转子3的车辆内侧上,所以防止了垫销34、35脱落到车辆外侧。

以此方式,内垫4和外垫6被垫销34、35保持为能够沿着轴向方向移动,但是因为垫销34、35被设置成沿着周向方向相互隔开,所以内垫4和外垫6围绕垫销34、35的转动受到抑制。

形式为板簧的垫弹簧70在从摩擦接合部件4f、6f径向向外的部分处被附接到垫销34、35的中间部。垫弹簧70沿着径向和周向方向向内垫4和外垫6施加弹性力并且沿着朝向彼此的方向向垫销34、35施加弹性力。通过垫弹簧70,内垫4和外垫6的反冲受到抑制从而振动和噪声的发生受到抑制。

缸本体14h设置有脆弱部71。脆弱部71被设置在缸本体14h的中间部的图2所示的部分ra处,即“在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在此处滑动的多个部分被从缸本体14h的、对应于液压室30的一部分移除之后保留的部分”处。即,在缸本体14h的、对应于液压室30的所述部分处,部分ra是在轮缸14的非操作状态中在第一活塞24的底表面24f和第二活塞26的底表面26f之间的部分。如在图13中所示,脆弱部71包括在主壳体部28的侧部的中间部处形成的圆弧形凹部72,和进一步在凹部72沿着轴向方向的中部处形成的圆弧形切口凹部73。以此方式,即使当脆弱部71被设置在部分ra处时,即即使当凹部72被形成为在“在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在此处滑动的多个部分被从缸本体14h的、对应于缸孔21的液压室30的部分移除之后保留的部分”处打开时,对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的滑动仍然没有任何影响。

d.框架

如在图3、图4和图7中所示,框架16是大致框架形刚体,并且包括:(i)第一侧部74和第二侧部75,第一侧部74和第二侧部75每一个沿着垂直于轴线m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轴向方向相互隔开;和(ii)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每一个沿着垂直于第一侧部74和第二侧部75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垂直于轴线m的方向相互隔开。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每一个将第一侧部74和第二侧部75连接到一起。

第一侧部74和第二侧部75位于转子3沿着轴向方向的相反两侧上。第一侧部74位于转子3的车辆外侧上并且面对外垫6。第二侧部75位于转子3的车辆内侧上并且与第二活塞26接合。

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每一个被设置成延伸到转子3的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如在图5和图6中所示,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被越过转子3地设置而不位于内垫4和外垫6的径向外侧。换言之,如在图3、4和7中所示,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被弯曲从而在位于转子3径向外侧的部分77a、78a之间的间隔大于在位于转子3的车辆内侧上的部分77b、78b之间的间隔(在下文中,部分77b、78b可以称作内侧部77b、78b)。内垫4和外垫6位于间隔较大部分77a、78a之间。

两对接合部分被设置在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的内侧部77b、78b的、面对彼此的侧表面上从而沿着轴向方向相互隔开。是该两对接合部分中的一对接合部分的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分别地位于内侧部77b、78b的转子侧端部处,并且是另一对接合部分的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分别地位于内侧部77b、78b在远离转子3的一侧上的端部处。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具有分别地能够与第一接合凹部40、41和第二接合凹部42、43接合的形状。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的径向中心点大致位于中心参考平面s上。

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每一个包括相互隔开的两个凸出部,沿着轴向方向在其间有间隙。具体地,第一接合凸出部80包括两个凸出部80a、80b,并且第一接合凸出部82包括两个凸出部82a、82b。第一接合凸出部80(80a、80b)、82(82a、82b)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每一个具有沿着垂直于轴线m的方向突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每一个具有沿着径向相互隔开并且平行于中心参考平面s的一对侧表面、位于侧表面之间的顶表面,等等。例如,如在图3、图6和图7中所示,第一接合凸出部80的凸出部80a具有侧表面80ap、80aq,和顶表面80at。这也适用于第一接合凸出部82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即每一个具有平行于中心参考平面s的一对侧表面和一个顶表面。

框架16的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分别与主壳体部28的第一接合凹部40、41接合,并且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分别与第二接合凹部42、43接合,从而框架16被主壳体部28保持。在此情形中,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的径向中心点与第一接合凹部40、41和第二接合凹部42、43的径向中心点位于中心参考平面s上。因此,框架16在与中心参考平面s相同的平面上被主壳体部28保持。换言之,主壳体部28的、保持该框架16的保持部的径向中心点(在下文中可以称作保持点)位于中心参考平面s上。保持部表示接合凸出部和接合凹部在此处接合到一起的部分。

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每一个具有平行于中心参考平面s延伸的一对侧表面,并且第一接合凹部40、41和第二接合凹部42、43每一个具有平行于中心参考平面s延伸的一对壁表面,其中这些侧表面和壁表面,即表面,能够相互接合。结果,框架16被主壳体部28保持从而能够沿着平行于轴线m的方向移动。此外,框架16相对于主壳体部28的倾斜受到抑制。

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被设置在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中的每一个与第一接合凹部40、41和第二接合凹部42、43中的相应一个之间。具体地,径向弹簧86被分别地附接到第一接合凸出部80的凸出部80a和第一接合凸出部82的凸出部82a,周向弹簧88被分别地附接到凸出部80b和凸出部82b,并且径向弹簧94被分别地附接到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

如在图8中所示,径向弹簧86是通过弯曲细长板部件90而形成的,并且包括以大致]形弯曲的装配部86a和被形成为在其间带有间隙地放置在装配部86a的侧表面之上的弹簧部86b。此外,弹簧部86b的端部相对于轴向方向部分地弯曲以提供倾斜部86c。例如,如在图6中所示,在凸出部80a被沿着径向方向装配在装配部86a中并且弹簧部86b位于凸出部80a的侧表面80aq的径向内侧的状态中,径向弹簧86被附接到凸出部80a。因为径向弹簧94具有与径向弹簧86相同的形状,所以其描述将省略。

如在图9中所示,周向弹簧88是类似地通过弯曲细长板部件92而形成的,并且包括装配部88a和被形成为在其间带有间隙地放置在装配部88a的底表面之上的弹簧部88b。例如,如在图3中所示,在凸出部80b被沿着轴向方向装配在装配部88a中并且弹簧部88b位于凸出部80b的顶表面80bt的周向内侧的状态中,周向弹簧88被附接到凸出部80b。

如在图3和图6中所示,第一接合凸出部80与第一接合凹部40接合,从而径向弹簧86的弹簧部86b位于凸出部80a的侧表面80aq和第一接合凹部40的壁表面40b之间,并且周向弹簧88的弹簧部88b位于凸出部80b的顶表面80bt和第一接合凹部40的底表面40c之间。以此方式,通过在主壳体部28和框架16之间设置径向弹簧86、94和周向弹簧88,框架16沿着径向和周向方向相对于主壳体部28的位置偏差被吸收。结果,框架16的定位能够实现从而能够可靠地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框架16。此外,因为在框架16和主壳体部28之间作用的径向和周向外力被径向弹簧86、94和周向弹簧88吸收,所以能够抑制框架16发生振动和噪声。此外,能够提高将框架16组装到主壳体部28的容易程度。此外,通过倾斜部86c便于将凸出部80a插入第一接合凹部40中。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在图12中所示,框架16被如此设计,使得在侧视图中,重心g位于主壳体部28的、保持该框架16的多个保持部之间(范围k),即,第一接合凸出部80、82在车辆外侧上的端面和第二接合凸出部81、83在车辆内侧上的端面之间。即使当框架16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时,重心g仍然不从范围k偏离。当内垫4和外垫6被磨损时,在盘式制动器2的非操作状态中框架16相对于主壳体部28的位置移动到车辆内侧。因此,即使当内垫4和外垫6被磨损时,框架16的重心g仍然位于范围k中。

如在图7中所示,沿着轴向方向突出的凸出部100被设置在第二侧部75的、面对第二活塞26的表面上。凸出部100沿着周向方向具有由弯曲表面限定的形状,即圆状形状,并且附接有作为弹性部件的联接弹簧102。如在图10中所示,联接弹簧102是板簧并且是通过弯曲板部件104而形成的。联接弹簧102包括以大致]形弯曲的装配部102a和被形成为在其间带有间隔地放置在装配部102a的侧表面之上的弹簧部102b。因为在弹簧部102b中的板部件104的间隔大,所以联接弹簧102的弹簧力小。

在凸出部100被沿着径向方向装配在装配部102a中并且弹簧部102b位于凸出部100径向外侧的状态中,联接弹簧102被附接到凸出部100。在这种状态中,凸出部100与第二活塞26的中空筒形部分106接合从而联接弹簧102的弹簧部102b位于凸出部100和第二活塞26的中空筒形部分106的内周表面106f之间。以此方式,通过经由联接弹簧102在框架16和第二活塞26之间的接合,能够在实现框架16沿着径向方向相对于第二活塞26的定位时沿着轴向方向一体地移动框架16和第二活塞26。

因此,当盘式制动器2被释放时,框架16能够随同第二活塞26用于返回初始位置(当盘式制动器2处于非操作状态中时的位置)的运动一起地沿着图11中的箭头y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地从转子3分离外垫6并且因此抑制外垫6的拖曳。此外,因为凸出部100沿着周向方向具有圆状形状,所以抑制了框架16由于经由联接弹簧102与第二活塞26的接合而难以在盘式制动器2的操作中转动。此外,因为联接弹簧102的弹簧力小,所以可靠地避免了第二活塞26的夹紧等。替代联接弹簧102,可以设置橡胶等作为弹性部件。

在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框架16中,如在图2中所示,框架16的第一侧部74和第二侧部75中的每一个的厚度(沿着径向方向的长度)h与主壳体部28的缸孔21的直径d的比率(h/d)被设定为大约0.33。因为第一侧部74和第二侧部75每一个的厚度与缸孔21的直径的比率被设定为相对大的值,所以盘式制动器2能够可靠地操作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如果它是0.17或者更大,并且优选地0.2或者更大,则比率(h/d)是令人满意的。

框架16可以由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制成。因为轮缸14在主壳体部28中形成,所以框架16不要求高加工精度。因此,当制造框架16时,对于加工诸如切割或者磨削的需要变低从而例如能够通过压力加工制造框架16。压力加工适合于处理碳纤维增强塑料。

与含铁的材料相比较,碳纤维增强塑料耐久性不良,但是重量轻。结果,相对于功率的行进距离能够增加。框架16的、沿着周向方向邻近于外垫6的部分用作转矩接收部分,而树脂具有高阻尼特性。因此,能够在盘式制动器2的操作状态中抑制振动并且因此减小噪声。

期望的是,制造第三侧部77和第四侧部78从而碳纤维的方向与轴向方向一致,即碳纤维的定向沿着轴向方向变高。因此,能够使得抵抗沿着轴向方向作用于框架16上的力的强度是大的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框架16由于力f、r而变形。

e.液压制动系统

如在图14中所示,主缸152的加压室154、156经由液压控制单元150被连接到盘式制动器2的轮缸14的液压室30。主缸152包括两个加压活塞,并且加压室154、156被分别地设置在加压活塞前面。作为制动操作部件的制动踏板160被联结到该两个加压活塞中的一个从而通过制动踏板160的操作在加压室154、156中产生液压。

蓄存罐162被连接到主缸152。当加压活塞位于后退端位置处时,在加压室154、156和蓄存罐162之间建立了连通。从轮缸14的液压室30返回加压室154、156的工作流体被返回蓄存罐162。

主切断阀164、166被设置在加压室154、156和液压控制单元150之间。在主切断阀164、166的关闭状态中,轮缸14的液压室30中的液压由液压控制单元150控制。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液压控制单元150例如可以包括泵和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螺线管控制阀的控制阀装置。蓄存罐162被连接到液压控制单元150,并且泵从蓄存罐162抽取工作流体,并且加压并且排放该工作流体。主要地,控制阀装置将工作流体从轮缸14返回蓄存罐162从而减小轮缸14中的液压。通过控制驱动该泵的泵马达和螺线管控制阀中的至少一个而控制轮缸14中的液压。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计算机作为主要构件的制动器ecu170。轮缸压力传感器180、182、剩余量传感器184、行程传感器186、物体检测装置188,等等,并且此外,液压控制单元150、主切断阀164、166、通知装置190等等被连接到制动器ecu170的输入/输出部分。

轮缸压力传感器180、182分别检测轮缸14的液压室30中的液压(在下文中可以称作轮缸压力)。剩余量传感器184检测是存储在蓄存罐162中的工作流体的量的蓄存器剩余量。行程传感器186检测制动踏板160的行程。物体检测装置188检测在车辆周围存在的物体(车辆、人、静止物体,等)。物体检测装置188包括照相机和雷达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基于来自照相机的捕捉图像、来自雷达的信号等等检测车辆周围的物体。通知装置190包括显示器或者声音产生装置并且通知液压制动系统的状态等等。

f.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操作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液压制动系统中,当工作流体被从主缸152的加压室154、156或者液压控制单元150供应到盘式制动器2的液压室30时,盘式制动器2被操作。在另一方面,因为盘式制动器2每一个设置有脆弱部71,所以当盘式制动器2的操作次数增加时,脆弱部71趋向于受到损坏从而工作流体的泄漏趋向于发生。然而,由于切口凹部73的损坏而引起的泄漏量是小的。在脆弱部71被设计成使得在盘式制动器2中脆弱部71的耐久性最差的情形中,预期当脆弱部71受到损坏以引起泄漏时,盘式制动器2的其它部分不受损坏。换言之,即使当脆弱部71受到损坏以引起泄漏时,盘式制动器2仍然能够操作并且能够抑制车轮的旋转。

因此,能够认为当在脆弱部71中泄漏已经发生时的时间是当期望执行盘式制动器2的维护或者更换盘式制动器2的至少一部分时的时间。脆弱部71的耐久性,即,例如,如在图13中所示,主壳体部28在脆弱部71处的厚度t和对应于凹部72、73的圆弧长度的中心角度2α,被设计成使得在脆弱部71中的泄漏用作期望执行盘式制动器2的维护或者更换盘式制动器2的至少部分(例如框架16)的指示器。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在脆弱部71中泄漏存在或不存在通过执行制动器ecu170中的泄漏存在/不存在检测程序而被检测并且被通知。泄漏存在/不存在检测程序由图15的流程图表示并且在每一个预定的设定时间执行。在步骤1(在下文中简称为s1;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步骤),泄漏存在或不存在得到检测,并且在s2,确定检测结果是否是“泄漏存在”。当检测结果是“泄漏存在”时,在s2的判定变成是,从而在s3处通知装置190被操作。

能够例如通过以下方法检测泄漏存在或不存在。泄漏存在或不存在的检测是在液压制动系统的其它部分正常的假设下执行的。

(1)能够构造当由剩余量传感器184检测的蓄存器剩余量小于设定量时检测到存在泄漏。设定量能够被设定为例如当无任何泄漏时必要地存储在蓄存罐162中的量。设定量能够在当在盘式制动器2的非操作状态中检测蓄存器剩余量时和当它在盘式制动器2的操作状态中被检测时之间改变。

(2)在主切断阀164、166的打开状态中,加压室154、156中的液压通过制动踏板160的行程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工作流体被从加压室154、156供应到轮缸14以增加轮缸14的液压室30中的液压。当无任何泄漏时在行程和轮缸压力之间的关系被确定,并且这个关系被预先获取并且存储。因此,能够构造成当由轮缸压力传感器180、182检测的轮缸压力(在下文中称作检测轮缸压力)以设定压力或者更大压力小于基于该关系和由行程传感器186测量的制动踏板160的行程确定的轮缸压力时,检测到在相应的轮缸14中存在泄漏。

(3)在主切断阀164、166的关闭状态中,基于制动踏板160的操作状态、在由物体检测装置188检测的车辆周围的物体和车辆(主题车辆,即自身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获取目标液压,并且液压控制单元150基于目标液压受到控制。当无任何泄漏时,通过液压控制单元150的控制,检测轮缸压力和目标液压应该大致彼此相等。因此,能够构造成当检测轮缸压力以设定压力或者更大压力小于目标液压时,检测到在相应的轮缸14中存在泄漏。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在轮缸14中存在泄漏时,这一点被通知。当通过这个通知,盘式制动器2的维护被执行或者盘式制动器2的至少部分(例如框架16)被更换时,能够防止对框架16的损坏。因此,框架16能够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造从而能够减轻其重量。此外,也能够在其耐久性高于脆弱部71的耐久性的范围内减轻盘式制动器2的其它部分的重量。

在盘式制动器2中,如在图12中所示,力f、r的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中(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中心参考平面s中)。因此,能够在盘式制动器2的操作中抑制框架16的倾斜。此外,因为力f、r的作用线和主壳体部28的、保持该框架16的保持部的中心点位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能够在盘式制动器2的操作状态中抑制框架16的变形并且因此抑制否则由框架16的这种变形引起的挤压力的减小。

垫销34、35每一个被壳体10保持在其两个端部处。因此,内垫4和外垫6的姿态能够被稳定地保持,并且能够可靠地抑制外垫6沿着径向向内滑下。

此外,垫销34、35在不使用螺钉紧固的情况下被附接到壳体10。结果,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并且改进可操作性。因为不使用螺钉紧固,所以易于拆卸垫销34、35从而便于更换内垫4和外垫6的工作。

在脆弱部71中,凹部72和切口凹部73的长度无关紧要。例如,凹部72和切口凹部73能够被设置成环形形状。

脆弱部71能够被设置在“缸本体14h的中间部的、对应于液压室30的任何部分”处,即不限于“在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在此处滑动的多个部分被从缸本体14h的、对应于液压室30的部分移除之后保留的部分”。换言之,脆弱部71能够被设置在“在缸本体14h的、对应于液压室30的部分中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在此处滑动的多个部分中的一个”处,例如,“缸本体14h的、在轮缸14的非操作状态中对应于在第一和第二活塞24、26的底表面24f、26f和活塞密封件24s、26s之间的多个部分中的一个的部分”处。

当圆部24r、26r在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的底部部分的边缘处形成时,脆弱部71能够在包括面对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的圆部24r、26r的多个部分的部分处被设置在缸本体14h中。这是因为即使当凹部72的开口位于缸本体14h的缸孔21的、面对圆部24r、26r的该多个部分处时,对于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6的滑动的影响也是小的。

泄漏存在或不存在能够使用各种其它方法检测,即不限于在这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液压制动器能够应用于图16中所示的盘式制动器200。液压的盘式制动器200包括:(i)内垫204和外垫206,内垫204和外垫206位于转子202的两侧上从而在其间夹持转子202;(ii)被非旋转部件(未示出)保持从而能够沿着轴向方向移动的卡钳210,等等。卡钳210被越过转子202、内垫204和外垫206地设置。在卡钳210中,位于车辆内侧上的部分用作形成有带底缸孔212的缸本体210h,并且位于车辆外侧上的部分用作凸耳部210a。

在卡钳210中,活塞214经由活塞密封件216被液密地并且可滑动地装配在缸孔212中。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卡钳210的缸本体210h的底部部分的底表面210f和活塞密封件216之间的部分用作液压室218。轮缸220由缸本体210h、活塞214、液压室218等等形成。

凸耳部210a位于外垫206外侧。卡钳210被液压室218中的液压沿着平行于转子202的旋转轴线l的方向移动从而凸耳部210a将外垫206压靠在转子202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脆弱部228被设置在缸本体210h的底表面210f上。脆弱部228包括基本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凹部230和在凹部230沿着与凹部230交叉的方向的中部处形成的切口凹部232。底表面210f对应于在活塞214的滑动部被从缸本体210h的内周表面的、对应于液压室218的部分移除之后保留的部分。

在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200中,在卡钳210的凸耳部210a的强度小于其它部分的强度时,缸本体210h设置有脆弱部228。在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液压制动系统中,当脆弱部228受到损坏以引起泄漏时,这一点被通知。当根据这个通知,盘式制动器200的维护被执行或者盘式制动器200的至少部分(例如卡钳210)被更换时,能够防止损坏凸耳部210a。结果,能够通过例如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造卡钳210的至少部分而减轻卡钳210的重量。

脆弱部228的凹部23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

除了上述实施例,能够以其中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作出各种改变或者改进的各种模式实施本发明。

以下描述包括本发明的某些特征的构造。(1)一种液压制动器包括:内垫和外垫,内垫和外垫被定位成在其间夹持被构造成随着车轮旋转的转子;轮缸,该轮缸包括形成有缸孔的缸本体、在缸本体中形成的液压室和被液密地并且可滑动地装配在缸孔中并且被构造成被液压室中的液压移动从而将内垫压靠在转子上的活塞;和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被构造成被液压室中的液压沿着与活塞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外垫压靠在转子上,其中脆弱部被设置在缸本体的、对应于液压室的部分处。脆弱部是在此处耐久性小于其它部分的耐久性的部分。例如,缸本体的、在此处厚度减小的部分能够是脆弱部。

(2)根据(1)的液压制动器,其中脆弱部被设置在缸本体的、在活塞的滑动部外侧的部分处。活塞的滑动部表示在此处活塞在缸本体上滑动的部分。

(3)根据(1)或者(2)的液压制动器,其中脆弱部是在缸本体中形成并且以圆弧形状或者以直线延伸的凹进部分。可替代地,脆弱部可以具有环状地延伸的形状或者可以具有圆形形状、矩形形状,等。例如,能够考虑到缸本体在脆弱部处的厚度来设计脆弱部的形状和尺寸从而由于对脆弱部的损坏而引起的泄漏能够用作液压制动器的维护时间或者液压制动器的至少部分的更换时间的指示器。

(4)根据(1)到(3)中的任一项的液压制动器,其中缸孔通过缸本体形成,并且脆弱部被设置在缸本体的侧部处。例如,脆弱部能够被设置在缸本体的侧部的内周表面处。

(5)根据(1)到(3)中的任一项的液压制动器,其中脆弱部被设置在缸本体的底部部分处。

(6)根据(1)到(5)中的任一项的液压制动器,其中驱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造。驱动部件的耐久性比脆弱部的高。

(7)根据(1)到(6)中的任一项的液压制动器,其中:液压制动器包括附接到非旋转部件并且保持内垫和外垫的壳体;缸孔在壳体中形成;缸本体是壳体的、在此处形成缸孔的部分;除了是上述活塞的第一活塞,轮缸进一步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被液密地并且可滑动地装配在缸孔中并且被构造成被液压室中的液压沿着与第一活塞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驱动部件是被壳体保持从而能够相对地移动的框架,该框架是框架形刚体并且被构造成被第二活塞沿着与第一活塞相反的方向移动。

(8)根据(7)的液压制动器,其中框架被越过转子地、但是不越过内垫或者外垫地设置,并且包括将与第二活塞接合的部分和将与外垫接合的部分。

(9)根据(1)到(3)、(5)和(6)中的任一项的液压制动器,其中:驱动部件是被非旋转部件保持从而能够沿着平行于转子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的卡钳;缸孔在卡钳中形成;并且缸本体是卡钳的、在此处形成缸孔的部分。

(10)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根据(1)到(9)中的任一项的液压制动器;连接到液压室的液压供应装置;存储工作流体的蓄存罐;泄漏存在/不存在检测装置,泄漏存在/不存在检测装置构造成至少基于液压供应装置的状态或者存储在蓄存罐中的工作流体的剩余量来检测在脆弱部中工作流体的泄漏的存在或不存在;和通知装置,通知装置构造成当该泄漏存在/不存在检测装置检测到泄漏存在时通知检测到泄漏存在。液压供应装置可以是手动液压产生装置(包括制动操作部件、主缸等)、动力液压源(用动力产生液压的泵装置等)、液压控制装置(用动力产生液压并且能够控制液压的装置)等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