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660发布日期:2018-08-04 15:5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刚性轴承支座结构。



背景技术:

刚性轴承支承座组件为直升机的重要部件。为了减轻零部件重量,刚性轴承支承座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轴承受载荷对支承座的不均匀应力,同时轴承支撑座的硬度低,两者综合将会造成支承座内孔局部变形。为消除不均匀应力的影响,设计钢套镶嵌在支承座内。两零件装配对较软的材料有较大的磨损,因此一次装配合格率关系着支承的使用性问题。同时轴承运转过程中需要润滑液润滑,这就要求装配后的组件能便于润滑。

目前,刚性轴承支座与内钢套之间无贯通的孔,导致装配时刚性轴承支座与内钢套之间的空气无法有效排出,装配难度大;且外界的润滑油难以通过过盈配合来对轴承进行润滑,难以达到预期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刚性轴承支座与内钢套之间的空气无法有效排出、外界的润滑油难以通过过盈配合来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时能有效排出刚性轴承支座与内钢套之间的气体且方便从外部向内钢套内加注润滑油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刚性轴承支座结构,包括刚性轴承支座及内钢套,所述内钢套设于所述刚性轴承支座内,并与所述刚性轴承支座过盈配合;所述刚性轴承支座包括通孔螺纹孔及斜光孔,所述通孔螺纹孔沿所述刚性轴承支座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刚性轴承支座内部;所述斜光孔设于所述刚性轴承支座内部,并连通所述通孔螺纹孔及所述刚性轴承支座的内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斜光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螺纹孔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钢套包括沿所述内钢套径向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斜光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斜光孔的直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置通孔螺纹孔及与其相连通的斜光孔,在刚性轴承支座与内钢套装配时能有效排出刚性轴承支座与内钢套之间的气体,避免因两者间存在气体导致转配失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刚性轴承支座组件的一次装配合格率。

二、通过在内钢套上设置与斜光孔相通的通孔,其与斜光孔及通孔螺纹孔相配合,能方便从外部向所述内钢套内加注润滑油,使与内钢套相配合的轴承得到有效地润滑,保证刚性轴承支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图1所示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外观图;图2是图1所示刚性轴承支座结构的沿A-A的剖视图。所述刚性轴承支座结构1包括刚性轴承支座11及内钢套13,所述内钢套13设于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内,并与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过盈配合。

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包括通孔螺纹孔111及斜光孔113,所述通孔螺纹孔111沿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内部;所述斜光孔113设于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内部,并连通所述通孔螺纹孔111及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的内表面,且所述斜光孔113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螺纹孔111的直径。

所述内钢套13包括沿所述内钢套13径向方向设置的通孔131,所述通孔131与所述斜光孔113连通,所述通孔131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斜光孔113的直径。

具体的,在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与所述内钢套13装配时,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与所述内钢套13之间的气体通过所述通孔螺纹孔111及所述斜光孔113进行排出,避免了因两者间存在气体导致转配失败,从而降低装配难度,提高刚性轴承支座组件的一次装配合格率;

使用时,外界可通过所述通孔螺纹孔111、所述斜光孔113及所述通孔131向所述内钢套13内加注润滑油,使与所述内钢套13相配合的轴承得到有效地润滑,保证刚性轴承支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轴承支座结构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置所述通孔螺纹孔111及与其相连通的所述斜光孔113,在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与所述内钢套13装配时能有效排出所述刚性轴承支座11与所述内钢套13之间的气体,避免因两者间存在气体导致转配失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刚性轴承支座组件的一次装配合格率。

二、通过在所述内钢套13上设置与所述斜光孔113相通的所述通孔131,其与所述斜光孔113及所述通孔螺纹孔111相配合,能方便从外部向所述内钢套13内加注润滑油,使与所述内钢套13相配合的轴承得到有效地润滑,保证刚性轴承支座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