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排气、防水锤型空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6900发布日期:2018-10-23 16:1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输送水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级排气、防水锤型空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保证输水管道冲水时能高速排出气体,从而减少流水阻力、避免爆管现象、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常常采用小排气口,密封采用浮球直顶或杠杆力矩式,外接微量排气阀或导气管。其缺点在于:小排气口面积约大于0.5平方厘米或阀内外压差大于0.6Mpa时均无法打开排气。微量排气孔直径过小,导致高速排气量小,小不能及时排出管道内的气体,使供水源压力增大,水流速慢;空气闭阀压力小,易在高速排气时,产生封阀现象,失去高速排气功能;外接附件及导气管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三级排气、防水锤型空气阀,它对现有技术中的空气阀进行了改进,适用于不同排气口面积和阀内外压差,而且能有效避免封阀、跑水现象,且不易损坏,排气效率高,对环境污染较小。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下阀体、上阀盖和浮子;所述下阀体内部设有气缸和容纳腔,容纳腔下端设有导向护筒,导向护筒底部设有开口,容纳腔内设有浮子,下阀体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浮子由上浮子和下浮子组成,上浮子由上浮子组件一和上浮子组件二组成,上浮子组件一和上浮子组件二中间设有开口,用于容置活塞,活塞内设有轴向贯通的微量排气口,上浮子组件二底端设有活塞缸,活塞缸中间设有活塞缸通气孔,下浮子上浮时,下浮子顶端将活塞缸通气孔密封,活塞与上浮子组件一之间设有少量排气口;所述下阀体顶部连接有上阀盖,上阀盖中间设有大排气口,大排气口口径小于上浮子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阀盖和下阀体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和上浮子组件一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子组件一顶部设有少量排气口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子组件一和上浮子组件二之间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阀体和上阀盖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为高强度聚丙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下浮子顶端设有密封组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上、下双浮子结构,且上浮子组件既是大排气孔盖板又是微量和少量排气装置;可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升降罩和小孔密封组件、小孔排气阀;可实现根据工矿需求任意放大少量排气孔面积和任何压力下均能打开排气的功能要求;微量和少量排气功能由下浮子和活塞连杆控制,且少量排气面积由活塞面积决定,即活塞面积增大,少量排气面积也可增大,反之亦同;减少安装数量,安装简化,故障率低,提高输水效率,材料及安装费用约降低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下阀体1、导向护筒11、排水口12、上阀盖2、大排气口21、浮子3、上浮子组件一31、上浮子组件二32、下浮子33、活塞34、微量排气口35、活塞缸通气孔36、少量排气口37、弹簧38、少量排气口盖板39、通气孔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下阀体1、上阀盖2和浮子3;所述下阀体1内部设有气缸和容纳腔,容纳腔下端设有导向护筒11,导向护筒11底部设有开口,容纳腔内设有浮子3,下阀体1底部设有排水口12;所述浮子3由上浮子和下浮子组成33,上浮子由上浮子组件一31和上浮子组件二32组成,上浮子组件一31和上浮子组件二32中间设有开口,用于容置活塞34,活塞34内设有轴向贯通的微量排气口35,上浮子组件二32底端设有活塞缸,活塞缸中间设有活塞缸通气孔36,下浮子33上浮时,下浮子33顶端将活塞缸通气孔36密封,因此下浮子33既是活塞缸通气孔盖板,又是上升力和下拉力的主体,活塞34与上浮子组件一31之间设有少量排气口37;所述下阀体1顶部连接有上阀盖2,上阀盖2中间设有大排气口21,大排气口21口径小于上浮子直径,因此上浮子既是大排气口盖板,又是少量和微量排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阀盖2和下阀体1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34和上浮子组件一31之间设有弹簧38。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子组件一31顶部设有少量排气口盖板39。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子组件一31和上浮子组件二32之间设有通

气孔310。

进一步的,所述下阀体1和上阀盖2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3为高强度聚丙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下浮子33顶端设有密封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下阀体1内无水时,上下浮子均下落至下阀体1底部,此时大排气口21打开,当下阀体1逐渐充入水时,上下浮子逐渐上升,最终上浮子组件一31堵住大排气口21,下浮子33堵住活塞缸通气孔36,此时大小排气口均终止排气;当少量气体在下阀体1上部逐渐集聚时,水位线逐渐下降,当水位线降至下浮子33中部时,活塞缸通气孔36被打开,微量气体由微量排气口35排出,少量气体推开活塞34进行少量排气;当管道负压时,上下浮子均下落至下阀体1底部,进行吸气。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上、下双浮子结构,且上浮子组件既是大排气孔盖板又是微量和少量排气装置;可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升降罩和小孔密封组件、小孔排气阀;可实现根据工矿需求任意放大少量排气孔面积和任何压力下均能打开排气的功能要求;微量和少量排气功能由下浮子和活塞连杆控制,且少量排气面积由活塞面积决定,即活塞面积增大,少量排气面积也可增大,反之亦同;减少安装数量,安装简化,故障率低,提高输水效率,材料及安装费用约降低15%。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