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防尘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316发布日期:2018-11-20 19:1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变速箱防尘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机械化开始快速普及,变速箱在各种工程机械领域、汽车领域以及农机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必将成为以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后也必将成为人们不断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

但是,随着变速箱的大量使用,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变速箱内部需要保持一定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强,同时要求防尘,以保证其正常工作。所以现有的变速箱很多采用完全密封的方式来防尘,来保证一定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强,但是变速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齿轮、轴承、油缸等运动部件的运转、离合器的接合动作等都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变速箱内部的温度大幅上升,在内部气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一旦变速箱内的气体温度产生较大的波动,其内部压强也将随之急剧变化,以致超出其正常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强范围,造成变速箱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防尘且透气功能的变速箱箱体。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箱防尘箱体,包括变速器操纵盖和变速操纵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变速器操纵盖和变速操纵杆之间的防尘箱体,所述防尘箱体滑动安装在所述变速器操纵盖上,且所述变速操纵杆伸出所述防尘箱体外;所述防尘箱体包括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分别与所述变速操纵杆配合,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的上表面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防尘箱体内设有与所述透气孔相配合的接尘器。

较佳的,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的下表面上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接尘器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与所述变速操纵杆相配合接触处均设有半圆弧形的凹槽,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凹槽形成一个圆形槽,所述变速操纵杆伸出所述圆形槽。

较佳的,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相拼合,拼合处设有锁扣组件。

较佳的,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防尘盖的凹槽一侧的第一锁槽和第一锁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防尘盖的凹槽一侧的第二锁槽和第二锁环,所述第一锁槽和第一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防尘盖的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锁槽和第二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防尘盖的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锁槽与第二锁环相互配合,所述第二锁槽与第一锁环相互配合。

较佳的,所述第二锁槽与第一锁环之间设有第一锁销,所述第一锁槽与第二锁环之间设有第二锁销。

较佳的,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与所述变速器操纵盖相接触处为开口筒体,所述开口筒体的边缘向内设有滑块,在所述变速器操纵盖的外周围面上开设有滑行沟槽,所述滑块与滑行沟槽相互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速器操纵盖和变速操纵杆之间设置防尘箱体,防止灰尘进入变速箱内部,实现防尘,保证了变速箱的正常工作,又将防尘箱体分为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且在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的上表面上设置透气孔以及在透气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接尘器,来实现透气,稳定变速箱内部的气压,防止气压因温度升高而影响变速箱的运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的拼合处设置锁扣组件,使得防尘盖与变速操纵杆相配合时牢固,防止防尘盖脱离变速操纵杆,影响防尘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盖与变速器操纵盖之间的滑动连接,使两者之间的安装和拆除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尘盖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1、变速器操纵盖;2、变速操纵杆;3、防尘箱体;31、第一防尘盖;32、第二防尘盖;4、透气孔;5、接尘器;6、空隙;7、连接杆;8、凹槽;9、圆形槽;10、第一锁槽;11、第一锁环;12、第一锁销;13、第二锁槽;14、第二锁环;15、第二锁销;16、开口筒体;17、滑块;18、滑行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请结合图1,示出了一种变速箱防尘箱体3,包括变速器操纵盖1和变速操纵杆2,还包括设置在变速器操纵盖1和变速操纵杆2之间的防尘箱体3,防尘箱体3与变速器操纵盖1和变速操纵杆2相互配合,形成一防尘空间,防止灰尘进入变速器内部,保证变速器的正常工作。

该防尘箱体3滑动安装在变速器操纵盖1上,且变速操纵杆2伸出该防尘箱体3外。该防尘箱体3的上表面上设有透气孔4,防止变速箱工作过程中由于气体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压大幅增大,稳定气压,保证变速箱的正常工作。防尘箱体3内设有与透气孔4相配合的接尘器5,由于设有透气孔4,必定有灰尘通过透气孔4进入变速箱内部,所以设置接尘器5除尘。透气孔4与接尘器5之间设有空隙6,透气孔4通过空隙6与防尘箱体3内部相连通,由于空隙6较小,进入变速箱内部的灰尘有限,可忽略不计,只有将透气孔4与防尘箱体3内部连通,才能起到调节变速箱内部气压的作用。采用此结构,可实现变速器箱体的防尘且透气功能。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该防尘箱体3包括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的下表面上均设有连接杆7,连接杆7与接尘器5螺纹连接。当接尘器5内的灰尘满了后,就可将防尘盖拆下,再将接尘器5拆下,清除里面的灰尘。

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分别与变速操纵杆2配合。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与变速操纵杆2相配合接触处均设有半圆弧形的凹槽8,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8形成一个圆形槽9,该圆形槽9恰好与变速操纵杆2相配合,变速操纵杆2伸出圆形槽9。采用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相拼合的结构,可使得防尘盖与变速操纵杆2之间的配合紧密,将该圆形槽9牢固地套设在变速操纵杆2上,从而将防尘箱体3固定在变速操纵杆2上,不松动,防止灰尘进入变速箱内部,且防尘盖与变速操纵杆2之间的拆除也方便。

结合图2,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的拼合处设有锁扣组件。该锁扣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防尘盖31的凹槽8一侧的第一锁槽10和第一锁环11,以及设置在第二防尘盖32的凹槽8一侧的第二锁槽13和第二锁环14,第一锁槽10和第一锁环11分别设置在第一防尘盖31的凹槽8的两侧端部,第二锁槽13和第二锁环14分别设置在第二防尘盖32的凹槽8的两侧端部,第一锁槽10与第二锁环14相互配合,第二锁槽13与第一锁环11相互配合。而且,在第二锁槽13与第一锁环11之间设有第一锁销12,第一锁槽10与第二锁环14之间设有第二锁销15,即锁槽和锁环之间通过锁销锁紧固定。采用此结构,可实现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拼合后可牢固地固定在变速操纵杆2上,防止防尘盖的脱离。

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与变速器操纵盖1相接触处为开口筒体16,开口筒体16的边缘向内设有滑块17,在变速器操纵盖1的外周围面上开设有滑行沟槽18,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安装在变速箱操纵盖上,并通过滑块17在滑行沟槽18中移动。该防尘盖可移动盖在变速箱操纵盖上,也可移动从变速箱操纵盖上取下。两个防尘盖相向移动时,当防尘盖上的凹槽8与变速操纵杆2刚好相接触时,防尘盖就安装在变速箱操纵盖上,此时,为了使防尘盖安装牢固,不松动,将第一防尘盖31上的第一锁环11通过第一锁销12锁定在第二防尘盖32上的第二锁槽13内,将第二防尘盖32上的第二锁环14通过第二锁销15锁定在第一防尘盖31上的第一锁槽10内。相反的,解锁锁销,两个防尘盖背向移动时,防尘盖就从变速箱操纵盖上拆下,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

此外,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的上表面上的透气孔4为腰型透气孔4,每一防尘盖上的透气孔4的数量为3个,一共有6个,均匀排列在防尘盖上。每一防尘盖的透气孔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个接尘器5,一共有两个接尘器5。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速器操纵盖1和变速操纵杆2之间设置防尘箱体3,防止灰尘进入变速箱内部,实现防尘,保证了变速箱的正常工作,又将防尘箱体3分为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且在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的上表面上设置透气孔4以及在透气孔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接尘器5,来实现透气,稳定变速箱内部的气压,防止气压因温度升高而影响变速箱的运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防尘盖31和第二防尘盖32的拼合处设置锁扣组件,使得防尘盖与变速操纵杆2相配合时牢固,防止防尘盖脱离变速操纵杆2,影响防尘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盖与变速器操纵盖1之间的滑动连接,使两者之间的安装和拆除便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