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漏气体调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5125发布日期:2018-11-23 19:0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调压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漏气体调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和工业用燃气日益广泛,燃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依赖,可人们对安全使用燃气了解不全面,甚至对燃气的使用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事故。当燃气使用不当时,容易引起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危及周围人员和社会安全,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到燃气是否会发生泄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常用的检漏气体调压器都是外接一个压力表,但是常用的压力表容易损坏,需要防止压力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且压力表的造价贵,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漏气体调压器,包括:调压阀本体、皮膜、指示针和透明盖;

所述调压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调压腔,所述皮膜与所述调压腔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皮膜将所述调压腔隔离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调压阀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调压阀本体上设置有一调压阀盖,所述调压阀盖远离所述调压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透明盖连接;

所述指示针与所述皮膜的一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指示针与所述透明盖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皮膜的一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压阀本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压阀本体连接有一过流安全阀,所述过流安全阀内部中空,且所述过流安全阀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口,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连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安全阀包括过流阀本体、第一弹性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导杆,所述过流阀本体内部中空,且所述过流阀本体上套设有推环,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推环连接,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过流阀本体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对应设置,所述导杆与所述过流阀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封口圈,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封口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流阀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导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安全阀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过流阀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磁性件远离所述推环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安全阀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调压阀本体的内壁还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皮膜远离所述指示针的一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皮膜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由靠近所述支撑块的一面朝向透明盖的方向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针为铁针。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盖为塑料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调压阀本体的内部设置皮膜和指示针,且通过透明盖观察指示针的位置,当通气稳定时,从透明盖的外部可以观察到指示针位于透明盖的凹槽内,当发生气体泄漏时,无法从透明盖的外侧观察到指示针,通过直接观察,对燃气通气过程中是否发生泄漏起到直接的检漏作用,且使用指示针的成本低,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漏气体调压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检漏气体调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阀本体100、皮膜200、指示针300和透明盖400。

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内部设置有调压腔,所述皮膜200与所述调压腔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皮膜200将所述调压腔隔离为第一腔室800和第二腔室900,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120,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气口130,所述进气口120和所述第一出气口130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800连通,所述调压阀本体100上设置有一调压阀盖110,所述调压阀盖110远离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一端与所述透明盖400连接。具体地,所述调压阀本体100设置有开口,开口与第二腔室900连通,调压阀盖110封闭所述开口,由于开口与第二腔室连通,而透明盖400与调压阀盖110连接,使得用户能够透过透明盖400和开口,观看到第二腔室900内的情况。例如,所述调压阀盖110与所述调压阀本体100连接,所述调压阀盖110与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例如,所述调压阀盖110与所述调压阀本体100通过卡扣连接,例如,所述调压阀盖110与所述调压阀本体100螺纹连接。所述调压阀盖110与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连接方式还可通过其它现有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盖400与所述调压阀盖110螺纹连接,且所述透明盖400由靠近所述调压阀盖110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一凹槽,也就是说,从外部看,所述透明盖400向外凸起。

所述皮膜200与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内侧壁连接,具体地,所述皮膜20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800的上方,所述指示针300与所述皮膜200的一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指示针300与所述透明盖400对应设置,所述指示针300为铁针,所述透明盖400为塑料盖。具体地,所述调压阀盖110上还设置有一固定板(图未示),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透明盖400和所述皮膜200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一固定孔,所述指示针300活动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使得指示针300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偏移,具体地,指示针300位于初始位置时,无法从透明盖400的外侧观察到指示针300。

具体地,当第一出气口130外接管道完毕后,气源开始往进气口120供气,具体地,由于所述皮膜200位于调压阀本体100内部的第一腔室800的上方,此时,调压阀本体100内部由于通气而产生气压,且第二腔室900的气压小于第一腔室800的气压,进而在压力的作用下,皮膜200开始向第二腔室900凸起,也就是说,皮膜200开始向靠近透明盖400的方向凸起。进一步地,指示针300由于皮膜200的凸起而向透明盖400的方向移动,且由于固定孔的作用,使得指示针300竖直向透明盖400的方向移动,且指示针300能活动穿设于调压阀盖110上的凹槽内。当通气稳定时,从透明盖400的外部可以观察到指示针300位于凹槽内。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出气口130所接的外接管道发生泄漏时,调压阀本体100内部的气压逐渐降低,也就是说,第一腔室800的气压开始降低,所述皮膜200两侧的气压趋于平衡,使得皮膜200开始恢复至原来的形状和位置。指示针300由于皮膜200的带动也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无法从透明盖400的外侧观察到指示针300。因此,通过在向调压阀本体100的内部通气,再通过从透明盖400的外侧是否能观察到指示针300来判断调压阀本体100所接的外部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具体地,在通气过程中,从透明盖400的外侧能观察到指示针300的位置,即调压阀本体100所接的外部管道不会发生泄漏,从透明盖400的外侧不能观察到指示针300的位置,即调压阀本体100所接的外部管道发生泄漏。通过直接观察,对燃气通气过程中是否发生泄漏起到直接的检漏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燃气发生泄漏时,为了能更快观察到指示针300的变化,所述检漏气体调压器还包括弹性件500,所述弹性件500的一端与所述皮膜200的一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压阀本体100活动连接。具体地,所述弹性件500位于所述指示针300的外侧,即弹性件500位于第二腔室900内,当第一出气口130外接管道完毕后,气源开始往进气口120供气,具体地,由于所述皮膜200位于调压阀本体100内部的第一腔室800的上方,此时,调压阀本体100内部由于通气而产生气压,且第二腔室900的气压小于靠第一腔室800的气压,进而在压力的作用下,皮膜200开始向第二腔室900凸起,也就是说,皮膜200开始向靠近透明盖400的方向凸起,由于皮膜200的凸起,使得弹性件500接触到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内壁,并开始压缩,此时的压力大于弹力,因此弹性件500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发生泄漏时,第一腔室800的压力开始下降,即调压阀本体100内部的气压逐渐降低,也就是说,第一腔室800的气压开始降低。当弹性件500的弹力大于第一腔室800内的压力时,由于弹力的作用,使得皮膜200能快速恢复到初始位置,即指示针300能快速恢复到初始位置。加快指示针300的移动,使得能更快速从透明盖400的外侧观察到指示针300的变化,更快速地发现外接管道发生泄漏,进而能及时关闭气源,切断气源的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阀本体100连接有一过流安全阀600,所述过流安全阀600内部中空,且所述过流安全阀600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口610,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气口620,也就是说,所述过流安全阀600的内部形成一输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口130和所述连接口610分别与输气通道连通。所述过流安全阀600包括过流阀本体630、第一弹性件640、第一磁性件650、第二磁性件660和导杆680,所述过流阀本体630上套设有推环670,所述第一磁性件650与所述推环670连接,所述第二磁性件660与所述过流阀本体630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65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660对应设置,所述导杆680与所述过流阀本体630活动连接,所述导杆680上套设有封口圈681,所述第一弹性件640套设于所述导杆680上,所述第一弹性件640的一端与所述封口圈68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流阀本体63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磁性件660与所述导杆680活动连接。所述过流阀本体630的内侧壁靠近所述连接口610的一端还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使得过流阀本体630的内部形成了锥度孔(图未示),且锥度孔的宽度小于输气通道的宽度,例如,所述锥度孔的孔径从连接块610往第二出气口620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锥度孔最大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出气口620的孔径相同。

具体地,当调压阀本体100的一端与过流安全阀600连接时,也就是第一出气口130与连接口610连通。当第二出气口620与外部管道连通且不会发生气体泄漏时,从透明盖400的外部可以观察到指示针300位于凹槽内,且位于过流阀本体630内部的导杆680由于两边的气压相同,因此位置保持不变。当第二出气口620所连通的管道发生气体泄漏时,从透明盖400的外侧无法观察到指示针300,且由于发生泄漏,导杆680靠近连接口610的一侧的压力大于导杆680靠近第二出气口620一侧的压力,因此在压力的推动下,导杆680沿着锥度孔孔径减小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640处于压缩状态,直至导杆680上所套设的封口圈681完全封闭锥度孔,由于连接口610气体所提供的压力大于第一弹性件640的弹力,因此封口圈681能完全封闭锥度孔,即封闭了锥度孔内的通道,使得气体无法从连接口610输送至第二出气口620,即切断了气源的输出,避免了气体的泄漏。通过设置一过流安全阀600,使得在发生气体泄漏时,即能快速从调压阀本体100是通过观察指示针300的位置确认是否发生泄漏,又能直接利用过流安全阀600切断气源的输出,使得使用过程更安全,很好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安全阀6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90,所述第二弹性件690的一端与所述过流阀本体6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磁性件650连接。具体地,所述过流安全阀600的材质为不锈钢。当修复第二出气口620所连通的外部管道的泄漏处后,通过推动推环670,由于推环670与第一磁性件650连接,进而带动第一磁性件650,第一磁性件650通过磁力带动过流阀本体630内部的第二磁性件660,使得第二磁性件660沿着连接口610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二磁性件660活动挤压导杆680,通过挤压导杆680,且由于此时的第一弹性件640依旧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具有一弹力,推动导杆680往连接口61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导杆680上的封口圈681也随着导杆680往连接口610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此时气体又能通过过流阀本体630的内部。由于此时第二弹性件690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去除推环670的外部作用力,推环670在第二弹性件690的作用下,恢复至起始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阀本体100的内壁还设置有支撑块700,所述支撑块700与所述皮膜200远离所述指示针300的一面连接。也就是说,在皮膜200的下方设置一支撑块700,支撑块700用于支撑皮膜200,固定了皮膜200的起始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皮膜200上开设有凹槽210,所述凹槽210由靠近所述支撑块700的一面朝向透明盖400的方向凹陷。通过在皮膜200上开设凹槽210,使得在通气过程中,气体能进入凹槽210内,能更好更快地推动皮膜200,使得皮膜200向靠近透明盖400的方向凸起。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