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723发布日期:2019-01-13 17:0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家用及商务用小型轿车中,汽车空调通常与发动机一起布置于汽车前舱内,由于汽车前舱内部环境复杂且布置空间紧张,用于固定空调管路的支架需要便于安装且具备一定的抗振性能。目前已有含减震结构的空调制冷管路固定支架,采用了倒钩式的卡扣结构实现与车身钣金的卡接,安装时需要收拢卡爪穿过安装孔并从车身钣金背面插入一根销保持卡爪基部处于张开状态,拆卸时取下销后还要从车身钣金背面将卡爪收拢才能整体拔出,因此无论安装还是拆卸都还有些不便,而且拆装过程中都有掰断卡爪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更便于拆装且具备抗振性能的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卡接支座、夹头以及连接卡接支座与夹头的弹性衔接臂。所述卡接支座包括卡管、装于卡管内的外扩销以及设于卡管外侧的立板。所述夹头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的若干个管夹套,所述底座含有一侧板,弹性衔接臂的两端分别与立板及侧板融合连接。

所述外扩销的截面形状及大小均与卡管相适应,所述卡管在中部的外壁上径向扩展出一挡圈,处于挡圈下方的卡管外壁上沿轴向开有多道通槽并形成多个卡瓣,卡瓣的内壁上设有楔形凸筋,所述挡圈顶面在靠近立板的一侧设有多道连接筋,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卡管的顶端外壁及立板侧壁融合连接。

所述卡管的顶端内壁上开有一限位环槽,外扩销顶部及底部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可与限位环槽配合的上定位凸环和下定位凸环。

所述管夹套包括矩形的基块,开于基块顶面中部的半圆形卡口以及设于基块顶面的两端且折向卡口内侧的倒V型弹性限位卡。

所述夹头位于卡接支座侧上方,所述弹性衔接臂倾斜设置于夹头和卡接支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前述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高压空调管、低压空调管以及水平板状的车身纵梁,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车身纵梁上设有与卡管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夹头包括分别与高压空调管及低压空调管配合的第一管夹套和第二管夹套,所述卡管下部穿过安装孔,外扩销装于卡管内且上定位凸环卡入限位环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为二次注塑一体成型件,充分利用了不同材料的特性,结构紧凑且产品质量稳定,并且采用多种形式的卡扣结构进行安装,拆装更为方便,有助于提升整车的装配效率及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的爆炸图;

图3: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中卡接支架的剖视图;

图4: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与车身纵梁、高压空调管及低压空调管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卡接支座(11-卡管、111-挡圈、112-卡瓣、113-楔形凸筋、114-连接筋、115-限位环槽、12-外扩销、121-上定位凸环、122-下定位凸环、13-立板)、2-夹头(21-底座、22-侧板)、3-弹性衔接臂、4-基块(41-卡口、42-弹性限位卡)、5-高压空调管、6-低压空调管、7-车身纵梁(71-安装孔)、8-第一管夹套、9-第二管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卡接支座1、夹头2以及连接卡接支座1与夹头2的弹性衔接臂3。卡接支座1包括卡管11、装于卡管11内的外扩销12以及设于卡管11外侧的立板13。夹头2包括底座21及设于底座21上的若干个管夹套,底座21含有一侧板22,弹性衔接臂3的两端分别与立板13及侧板22融合连接。

外扩销12的截面形状及大小均与卡管11相适应,卡管11在中部的外壁上径向扩展出一挡圈111,处于挡圈111下方的卡管11外壁上沿轴向开有多道通槽并形成多个卡瓣112,卡瓣112的内壁上设有楔形凸筋113。挡圈111顶面在靠近立板13的一侧设有多道连接筋114,连接筋114的两端分别与卡管11的顶端外壁及立板13侧壁融合连接。

卡瓣外壁平整光滑,能够顺畅地插入或拔出安装孔,卡接支座在安装过程中卡管下部完全借助外扩销顶起内部的楔形凸筋迫使卡瓣发生弹性形变进行固定,并且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外扩销均可从卡管上方插入或拔出,因而安装和拆卸相较于现有方案都更为方便。

卡接支座和夹头能够分别与车身及空调管线卡接固定,弹性衔接臂能够吸收振动,进而较好地阻隔空调管路与车身之间的振动及噪音传导。卡接支座和夹头均为硬质塑料材质,弹性连接臂采用二次注塑工艺成型。实施例中立板13、侧板22均呈与弹性衔接臂3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的腰形,二次注塑过程是以立板13和侧板22的侧面作为弹性衔接臂3的两个注塑封闭面。由于支架整体为二次注塑一体成型件,且充分利用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因而结构紧凑且产品质量稳定,有助于提升整车的装配效率及NVH性能。

上述外扩销和卡管配合对钣金件具有较好的卡接固定效果,具体实施时钣金件上需开出与卡管对应的连接孔,安装时将卡管插入连接孔,挡圈对卡管上部进行限位,随后将外扩销插入卡管,凸筋边缘抵住外扩销外壁迫使卡瓣发生弹性形变而张开,从而实现对卡管下部的限位。

卡管11的顶端内壁上开有一限位环槽115,外扩销12在顶部及底部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可与限位环槽115配合的上定位凸环121和下定位凸环122。引入上/下定位凸环和限位环槽相当与在卡管与外扩销之间引入了两重限位机制,安装前将外扩销插入卡管至下定位凸环卡入限位环槽可防止外扩销从卡管脱出进而掉落丢失,安装时将外扩销继续向下推移使下定位凸环脱出,上定位凸环卡入,从而对外扩销的最大下移位置进行限制,防止外扩销在卡瓣的挤压下上移造成卡接支座松脱。

所述管夹套包括矩形的基块4,开于基块4顶面中部的半圆形卡口41以及设于基块4顶面的两端且折向卡口41内侧的倒V型弹性限位卡42。管件能够方便地从两个弹性限位卡之间插入管夹套,弹性管夹套还能有效防止管件脱出。卡接支座和夹头部分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卡扣结构,有助于支架与车身及空调管线的牢固连接。

夹头2位于卡接支座1侧上方,弹性衔接臂3倾斜设置于夹头2和卡接支座1之间。汽车前舱底部距离空调管线有一定的高度差,倾斜设置弹性衔接臂能够避免将卡接支座和夹头设置得过长,同时增加弹性衔接臂的实际长度,使其通过自身形变更多地吸收来自车身与空调管路的振动。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前述车用空调管路固定支架、高压空调管5、低压空调管6以及水平板状的车身纵梁7,其特殊之处在于,车身纵梁7上设有与卡管11配合的安装孔71,夹头2包括分别与高压空调管5及低压空调管6配合的第一管夹套8和第二管夹套9,卡管11下部穿过安装孔71,外扩销12装于卡管11内且上定位凸环121卡入限位环槽115中。

卡瓣112外壁光滑,使得插入或拔出安装孔71的过程都较为平顺,通过合理设置外扩销的长度可使支架的拆装过程都从车身纵梁7上方进行操作,更为便利。实施例中卡管11为腰形管,安装孔71也对应设置为腰形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