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固定支架及具有该管路固定支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215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管路固定支架及具有该管路固定支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固定支架及具有该管路固定支架的冰箱。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的冰箱内胆预装工序中,发泡层内的管路都是通过胶带进行固定的。在预装时,通过从整卷胶带上撕下一定长度的胶带将管路固定在内胆上。但这种固定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0003]1、冰箱内管路较多,需要大量的胶带进行多重固定,工艺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下。
[0004]2、管路容易反松,造成松脱,松脱后可能造成冰箱漏电或者管路结冰、堵塞等问题。
[0005]3、胶带的用量难以控制,操作困难,生产成本高。
[0006]4、冰箱内管路布局不规范,会阻碍发泡料的流动,引起内胆局部空泡。
[0007]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冰箱内管路的固定方式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固定支架和具有该管路固定支架的冰箱,以此克服现有技术中管路内液体容易结冰,管路易堵塞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固定支架,其包括底座、自所述底座的两端同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夹持管路的固定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黏贴件,以通过所述黏贴件将所述管路固定支架固定在任意位置。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臂的末端设有朝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臂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末端设有朝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臂方向延伸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二引导部围设成倒八字形的固定槽口,以引导管路从所述固定槽口进入所述固定槽。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槽包括靠近所述底座设置的第一固定槽和靠近所述管路固定支架顶部设置的第二固定槽,且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连通。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支架还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并引导管路从所述第二固定槽进入所述第一固定槽的第三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所述第三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围设形成导入口,且所述导入口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直径。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槽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直径。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槽呈圆形设置。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底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连接底座与固定槽外侧壁的支撑筋。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黏贴件为双面胶。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内胆、外壳及前述管路固定支架。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支架固定在内胆上。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固定支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黏贴件,从而管路固定支架可以固定在任意位置;另外,通过在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槽,从而管路固定支架可以同时夹持多根管路。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路固定支架应用于冰箱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路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所示管路固定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3所示管路固定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6]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I包括内胆2、外壳3及位于内胆2与外壳3之间的管路4和管路固定支架100,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固定在所述内胆2上以夹持固定所述管路4。所述管路4包括蒸发器管路、排水管路、散热管路及冷凝管路等等,且该些管路4均位于所述内胆2的后侧壁与外壳3之间。所述外壳3呈U型设置。
[0027]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包括底座40、自所述底座40的两端同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10和第二夹持臂20,从而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整体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10与所述第二夹持臂20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夹持管路4的固定槽。
[0028]所述底座40上设置有黏贴件,从而通过所述黏贴件可将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固定在任意位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黏贴件为双面胶70,且所述双面胶70设置在所述底座40的底面,以将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固定在内胆2的后侧壁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黏贴件也可为其他固定结构,只要能够将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固定在内胆2后侧壁上即可。当然,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也可固定在内胆的其他位置处或者固定在外壳3上。
[0029]如图5所示,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的一侧边还突伸有凸块41,所述凸块41与所述底座40共面以使得所述底座4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0和第二夹持臂20的宽度,从而增大所述底座40的粘贴面积,使得底座40的强度较好。在第二夹持臂2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凸块41的厚度自所述底座40朝所述第二夹持臂20的顶部方向逐渐减少,以使得所述凸块41呈直角三角形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可以不设置所述凸块41,只要所述底座40的强度够强即可;或者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的两侧均可设置所述凸块41,以进一步增大所述底座40的粘贴面积,进而增强所述底座40的强度。
[0030]所述固定槽包括靠近所述底座40设置的第一固定槽80和靠近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顶部设置的第二固定槽90,且所述第一固定槽80与所述第二固定槽90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槽80和第二固定槽90均呈圆形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槽8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90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管路固定支架100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管路4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的数量、形状及尺寸均可按实际需要设计,于此不予限制。
[0031]所述第一夹持臂10的末端设有朝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臂20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部101,所述第二夹持臂20的末端设有朝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臂10方向延伸的第二引导部201,所述第一引导部101与所述第二引导部201围设形成倒八字形的固定槽口 901,所述固定槽口 901用以引导管路4从所述固定槽口 901进入所述第二固定槽90。所述固定槽口 90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90的直径,以限制所述管路4在无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第二固定槽90。
[003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