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阀球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0236发布日期:2019-02-19 19:1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阀球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阀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阀球体。



背景技术:

球阀是一种常见的阀门,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及维修操作方便等优点,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能关闭严密。球阀最适宜做开关、切断阀使用,球阀的主要特点是本身结构紧凑、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介质输送管道上。

球体是球阀内重要的一个部件,球体内设有介质通道,当介质流量过大时,会发出很大的噪音,会被误以为是内部结构损坏导致的,这样及其影响使用者的判断,且噪音太大会影响使用者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噪音的球阀球体。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阀球体,包括球体本体,所述球体本体内设有介质流体通道,所述介质流体通道内设有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包括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所述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上均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通过插接槽相连,所述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上均设有用于介质流通的通孔。

上述结构中,将球体安装于球阀中,介质进入介质流体通道,通过与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接触,产生冲击力,通过通孔将冲击力分散出去,从而减小了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相对球体本体径向轴线呈45度夹角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介质能够均匀的分散出去,从而增加了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包括分别位于插接槽两侧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相对插接槽垂直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插接槽平行方向开设。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降低介质的冲击力,从而能够降低噪音,增加工人们工作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垂直设置,且相连处的两端设有焊接口。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与球体本体相接处设有若干个焊接槽。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与球体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牢固性,从而增加了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球阀球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噪音,提升了工人的舒适性。通过设置焊接口与焊接槽能够增加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与球体本体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消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球体本体;11-介质流体通道;2-消音装置;21-第一消音板;22-第二消音板;3-插接槽;4-通孔;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5-焊接口;6-焊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2所示的一种球阀球体,包括球体本体1,所述球体本体1内设有介质流体通道11,所述介质流体通道11内设有消音装置2,所述消音装置2包括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所述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上均设有插接槽3,所述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通过插接槽3相连,所述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上均设有用于介质流通的通孔4。

上述结构中,将球体安装于球阀中,介质进入介质流体通道11,通过与第一消音板21、第二消音板22接触,产生冲击力,通过通孔4将冲击力分散出去,从而减小了噪音的产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相对球体本体1径向轴线呈45度夹角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介质能够均匀的分散出去,从而增加了降噪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包括分别位于插接槽3两侧的第一通孔414与第二通孔424,所述第一通孔414相对插接槽3垂直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通孔424相对插接槽3平行方向开设。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降低介质的冲击力,从而能够降低噪音,增加工人们工作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垂直设置,且相连处的两端设有焊接口5。插接槽3的末端设有用于焊接的焊接孔。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板21、第二消音板22与球体本体1相接处设有若干个焊接槽6。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消音板21、第二消音板22与球体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牢固性,从而增加了第一消音板21与第二消音板22工作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