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立磨磨辊润滑站的注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8679发布日期:2019-03-22 19:2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立磨磨辊润滑站的注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立磨磨辊润滑站的注油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磨磨辊润滑站在补充加注润滑油时,多采用人工将润滑油倾倒入桶中,然后再提至油箱顶部进行加注,由于油箱较高且无护栏等防护措施,因此采用该种注油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工作效率较低,易造成油液洒落进而污染设备及环境。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注油系统,是本实用新型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立磨磨辊润滑站的注油系统,操作高效安全,既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能避免造成设备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立磨磨辊润滑站的注油系统,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设置有出口和进口,所述出口通过供油管路与设备相连通,所述供油管路上依次设置有供油阀Ⅰ、油泵、供油阀Ⅱ,所述供油阀Ⅰ与油泵之间设置有进油支路Ⅰ,所述进油支路Ⅰ通过进油阀Ⅰ与油桶相连通,所述油泵与供油阀Ⅱ之间设置有进油支路Ⅱ,所述进油支路Ⅱ通过进油阀Ⅱ与油箱的进口相连通。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相连通,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设置有换热盘管Ⅰ,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换热盘管Ⅱ,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冷却管路与供油阀Ⅱ的前后两端相连通。通过该设计,在油箱内油液温度过高时,关闭供油阀Ⅱ,油液经由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设备,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油泵的出口处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采用DPL-25单筒油过滤器。

上述供油阀Ⅰ、供油阀Ⅱ、进油阀Ⅰ、进油阀Ⅱ采用pn25-304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本实用新型中,油箱通过供油管路向设备供油,在需要注油时,关闭供油阀Ⅰ和供油阀Ⅱ,开启进油阀Ⅰ和进油阀Ⅱ,润滑油即通过进油支路Ⅰ和进油支路Ⅱ由油桶进入油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廉,能够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灵活改进,使注油工作劳动强度及工时大大降低,工作人员不用登高作业,保证了人身安全,也有效杜绝了对设备及环境的污染,值得推广。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油箱,2为供油阀Ⅰ,3为进油阀Ⅰ,4为进油支路Ⅰ,5为油桶,6为油泵,7为过滤器,8为球阀,9为冷却器,10为进油支路Ⅱ,11为进油阀Ⅱ,12为供油管路,13为供油阀Ⅱ,14为设备,15为出水口,16为进水口,17为换热盘管Ⅰ,18为进油口,19为出油口,20为换热盘管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立磨磨辊润滑站的注油系统,包括油箱1,所述油箱1上设置有出口和进口,所述出口通过供油管路12与设备14相连通,所述供油管路12上依次设置有供油阀Ⅰ2、油泵6、供油阀Ⅱ13,所述供油阀Ⅰ2与油泵6之间设置有进油支路Ⅰ4,所述进油支路Ⅰ4通过进油阀Ⅰ3与油桶5相连通,所述油泵6与供油阀Ⅱ13之间设置有进油支路Ⅱ10,所述进油支路Ⅱ10通过进油阀Ⅱ11与油箱1的进口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器9,所述冷却器9上设置有进油口18、出油口19、进水口16和出水口15,所述进油口18与出油口19相连通,所述进水口16与出水口15相连通。所述进油口18和出油口19之间设置有换热盘管Ⅰ17,所述进水口16与出水口15之间设置有换热盘管Ⅱ20,所述进油口18和出油口19分别通过冷却管路与供油阀Ⅱ13的前后两端相连通。在油箱1内油液温度过高时,关闭供油阀Ⅱ13,油液经由冷却器9冷却后进入设备14,能够保证设备14的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所述油泵6的出口处连接有过滤器7。所述过滤器7采用DPL-25单筒油过滤器。上述供油阀Ⅰ3、供油阀Ⅱ13、进油阀Ⅰ3、进油阀Ⅱ11采用pn25-304球阀。上述冷却器9也可采用GLC3油水冷却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油箱1通过供油管路12向设备14供油,在需要注油时,关闭供油阀Ⅰ2和供油阀Ⅱ13,开启进油阀Ⅰ3和进油阀Ⅱ11,润滑油即通过进油支路Ⅰ4和进油支路Ⅱ10由油桶5进入油箱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廉,能够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灵活改进,使注油工作劳动强度及工时大大降低,工作人员不用登高作业,保证了人身安全,也有效杜绝了对设备及环境的污染,值得推广。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