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6366发布日期:2019-03-02 03:0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



背景技术:

回转轴承,又名回转支承轴承,是一种能够承受综合载荷的大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广泛用于起重机械、采掘机械、建筑机械、港口机械、船舶机具以及高精度的雷达机械和导弹发射架等设备的大型回转装置上,但是以为自身重量极大,为了保护轴承圈,一般滚子、滚珠的硬度比轴承圈的硬度较小一些,这也造成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滚子、滚珠容易损坏,又因为回转轴承是一种大型轴承,自身重量极大,更换滚子、滚珠时需要用大型机械吊起一部分后进行更换,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回转轴承滚子、滚珠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包括上轴承圈,所述上轴承圈的下表面开设有上滚子槽,所述上滚子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滚子,两个所述滚子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保持架,多个所述滚子表面均滑动擦接有下滚子槽,所述下滚子槽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轴承圈,所述下轴承圈的内部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顶杆。

优选地,所述上轴承圈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滑条,所述下轴承圈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滑槽,所述密封滑条与密封滑槽滑动插接。

优选地,所述上轴承圈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延伸至上轴承圈的内部,所述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承物板,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上垫片和下垫片,所述上垫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所述下垫片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上垫片的下表面和下垫片上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腔,所述液压腔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所述液压腔开设于下轴承圈的内部,所述液压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

优选地,所述液压腔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液压孔,所述液压孔的内顶壁延伸至下轴承圈上表面,所述液压顶杆的外表面与液压孔的内壁滑动插接。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的下表面、液压腔内侧壁和液压腔底璧均滑动插接有活塞板,所述液压腔内侧底璧开设有导流孔,多个所述液压腔均通过导流孔固定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压腔靠近隔离板的内侧底璧开设有推送孔,所述推送孔的内壁延伸至下轴承圈外表面,所述推送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摇柄。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液压腔,液压腔开设于下轴承圈的内部,液压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液压腔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液压孔,液压孔的内顶壁延伸至下轴承圈上表面,达到快速更换滚子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摇动摇柄,摇柄使推送杆沿着推送孔内壁运动,推送杆推动活塞板沿着隔离板表面和液压腔内壁运动,使多个液压腔内的液压油压迫液压顶杆沿着液压孔内壁向上运动,直至上轴承圈和下轴承圈之间产生足够空隙,进行损坏滚子的更换,从而解决了回转轴承滚子更换不便的问题。

2、通过设置上轴承圈,上轴承圈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延伸至上轴承圈的内部,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承物板,达到使承物板和回转轴承之间连接更稳固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螺栓套接承物板、上垫片和下垫片向下拧动时,由于上垫片和下垫片硬度较小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得固定齿和固定槽互相咬合,上垫片的上表面和固定螺栓紧密贴合,下垫片的下表面和承物板紧密贴合,这样受到来自承物板上设备或者回转轴承自身来带的振动时,更不容易松动,从而达到了使承物板和回转轴承之间连接更稳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的液压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的液压腔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的上轴承圈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的下轴承圈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上轴承圈;2、上滚子槽;3、滚子;4、保持架;5、下滚子槽;6、下轴承圈;7、液压顶杆;8、密封滑条;9、密封滑槽; 10、固定孔;11、固定螺栓;12、承物板;13、上垫片;14、下垫片; 15、固定齿;16、固定槽;17、液压腔;18、隔离板;19、液压孔; 20、活塞板;21、导流孔;22、推送孔;23、推送杆;24、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可快速更换式回转轴承,包括上轴承圈1,上轴承圈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0,固定孔10的内壁延伸至上轴承圈1的内部,固定孔10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 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承物板12,固定螺栓11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上垫片13和下垫片14,上垫片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齿15,下垫片14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6,上垫片13的下表面和下垫片14 上表面活动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螺栓11套接承物板12和上垫片13、下垫片14向下拧动时,由于上垫片13、下垫片14硬度较小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得固定齿15和固定槽16互相咬合,上垫片13的上表面和固定螺栓11紧密贴合,下垫片14的下表面和承物板12紧密贴合,这样受到来自承物板12上设备或者回转轴承自身来带的振动时,更不容易松动,从而达到了使承物板12和回转轴承之间连接更稳固的效果,上轴承圈1的下表面开设有上滚子槽2,上滚子槽2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滚子3,两个滚子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保持架4,多个滚子3表面均滑动擦接有下滚子槽5,下滚子槽5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轴承圈6,下轴承圈6的内部设置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包括液压顶杆7,上轴承圈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滑条8,下轴承圈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滑槽9,密封滑条8与密封滑槽9 滑动插接,这样可以防止分布于滚子3周围的润滑油泄漏,也防止异物进入回转轴承内部,液压装置包括液压腔17,液压腔17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液压腔17开设于下轴承圈6的内部,液压腔1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18,液压腔17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液压孔19,液压孔19的内顶壁延伸至下轴承圈6上表面,液压顶杆7的外表面与液压孔19的内壁滑动插接,隔离板18的下表面、液压腔17的内侧壁和液压腔17的内底璧均滑动插接有活塞板20,液压腔17内侧底璧开设有导流孔21,多个液压腔17均通过导流孔21固定连通,液压腔17靠近隔离板18的内侧底璧开设有推送孔22,推送孔22的内壁延伸至下轴承圈6外表面,推送孔2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推送杆 23,推送杆23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摇柄2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摇动摇柄24,摇柄24使推送杆23沿着推送孔22内壁运动,推送杆23推动活塞板20沿着隔离板18表面和液压腔17内壁运动,使多个液压腔17内的液压油压迫液压顶杆7沿着液压孔19内壁向上运动,直至上轴承圈1和下轴承圈6之间产生足够空隙,进行损坏滚子3的更换,从而解决了回转轴承滚子3更换不便的问题。

综上所述:使用时,摇动摇柄24,摇柄24使推送杆23沿着推送孔22内壁运动,推送杆23推动活塞板20沿着隔离板18表面和液压腔17内壁运动,使多个液压腔17内的液压油压迫液压顶杆7沿着液压孔19内壁向上运动,直至上轴承圈1和下轴承圈6之间产生足够空隙,进行损坏滚子3的更换,从而解决了回转轴承滚子3更换不便的问题,固定螺栓11套接承物板12和上垫片13、下垫片14向下拧动时,由于上垫片13、下垫片14硬度较小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得固定齿15和固定槽16互相咬合,上垫片13的上表面和固定螺11 栓紧密贴合,下垫片14的下表面和承物板12紧密贴合,这样受到来自承物板12上设备或者回转轴承自身来带的振动时,更不容易松动,从而达到了使承物板12和回转轴承之间连接更稳固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