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1048发布日期:2019-10-29 21:4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能缓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人们所出行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汽车所取代,越来越多的汽车行驶在路上,可能因为汽车的某个零件、因为疲劳驾驶、因为酒驾或因为天气等等各种原因而导致车祸已经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道路半封闭施工路段,施工人员、车辆、设备安全无法被有效保护,所以采用警示牌,但无法放置太远,只能做的比较大,但是依旧没有效果,设置障碍物又会对肇事车辆及人员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急需一种可以西能缓冲的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车辆碰撞发生时,大大降低被撞击设备、车辆以及肇事车辆、人员的伤害,并降低了肇事车辆的反弹,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但是,现有的吸能缓冲装置结构本身比较重,且会有反弹导致二次伤害或事故;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本身比较重,且会有反弹导致二次伤害或事故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包括受力件甲,所述受力件甲一侧的端面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有两个,所述连接架一侧的端面安装有弧形管固定件,所述弧形管固定件的一侧安装有弧形管,所述受力件甲另一侧的端面安装有缓冲块固定件甲,所述缓冲块固定件甲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活动支脚,固定架活动支脚有四个,所述固定架活动支脚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安装有破碎管,所述破碎管的内壁安装有受力齿,所述破碎管的一端安装有冲击管,所述冲击管的外表面安装有破碎齿,所述冲击管的一端安装有橡胶体,所述冲击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冲击管固定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架固定支脚的一侧安装有受力件乙,所述受力件乙一侧的端面安装有缓冲块固定件乙,所述缓冲块固定件乙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两侧的端面均安装有分力板,所述缓冲块的内壁安装有蜂窝结构乙,所述蜂窝结构乙的两侧均安装有蜂窝结构甲,所述蜂窝结构甲与蜂窝结构乙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结构保护层,所述蜂窝结构甲与蜂窝结构乙的内壁均安装有吸能气泡。

优选的,所述蜂窝结构甲与蜂窝结构乙的连接端面通过缓冲棉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能气泡的内壁设置有氮气,且吸能气泡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层。

优选的,所述橡胶体的端面设置有孔,所述冲击管一侧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橡胶体与冲击管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管的表面设置有破碎缝。

优选的,所述弧形管与弧形管固定件通过氩弧焊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击管前端的破碎齿的力,传送给受力齿,并由受力齿传输到破碎管的四周,破碎缝因为力而快速分离开,来释放力,且破碎管的破碎后的碎片会连在一起,在吸收调力的同时,也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能结构的吸收碰撞能量,有效解决了车辆碰撞过程对碰撞双方对象造成的一次和二次损害,避免了人员、设备、车辆的巨大损失;

3、本实用新型通过蜂窝状吸能材料使用,有效防止反弹,防止二次事故,并且大大降低装置重量,且能作为一次性材料制作的物品,很好的节省了成本;

4、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对整个吸能缓冲装置进行受力固定,并且会承受一定相对较小的力,避免因为很小的碰撞而导致缓冲结构破损,从而增加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整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管与冲击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架;2、受力件甲;3、固定架;4、受力件乙;5、破碎管;6、冲击管;7、冲击管固定件;8、弧形管固定件;9、弧形管;10、固定架活动支脚;11、缓冲块固定件甲; 12、分力板;13、缓冲块固定件乙;14、固定架固定支脚;15、缓冲块;16、蜂窝结构甲;17、蜂窝结构乙;18、结构保护层; 19、吸能气泡;20、橡胶体;21、受力齿;22、破碎齿;23、破碎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吸能缓冲装置结构,包括受力件甲2,受力件甲2一侧的端面安装有连接架1,连接架1有两个,连接架1一侧的端面安装有弧形管固定件8,弧形管固定件8的一侧安装有弧形管9,受力件甲2另一侧的端面安装有缓冲块固定件甲11,缓冲块固定件甲11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活动支脚10,固定架活动支脚10有四个,固定架活动支脚10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下方安装有破碎管5,破碎管5的内壁安装有受力齿21,破碎管5的一端安装有冲击管6,冲击管6的外表面安装有破碎齿22,避免位移,冲击管6的一端安装有橡胶体20,冲击管6的另一端安装有冲击管固定件7,固定架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支脚 14,能够很好的固定住固定架,固定架固定支脚14的一侧安装有受力件乙4,受力件乙4一侧的端面安装有缓冲块固定件乙 13,缓冲块固定件乙13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块15,缓冲块15两侧的端面均安装有分力板12,缓冲块15的内壁安装有蜂窝结构乙17,蜂窝结构乙17的两侧均安装有蜂窝结构甲16,蜂窝结构甲16与蜂窝结构乙17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结构保护层18,蜂窝结构甲16与蜂窝结构乙17的内壁均安装有吸能气泡19。

进一步,蜂窝结构甲16与蜂窝结构乙17的连接端面通过缓冲棉连接,能够很好的吸收力的同时,分散力。

进一步,吸能气泡19的内壁设置有氮气,且吸能气泡19 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层,氮气在吸能气泡19的内部并不充满,吸收能量时会挤压吸能气泡19内部的氮气,瞬间爆裂后气体会带走大部分能量。

进一步,橡胶体20的端面设置有孔,冲击管6一侧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橡胶体20与冲击管6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安装与拆卸,且通过摩擦可以吸收一部分力,并且转换成其他能。

进一步,破碎管5的表面设置有破碎缝23,能够很好的利用破碎吸收能量。

进一步,弧形管9与弧形管固定件8通过氩弧焊连接,而连接缝只焊一半,为以后破碎吸能留空间。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连接架1端面的孔,用螺栓把整个结构固定在车的尾部,并检查有没有固定好,当受力件乙4 的光滑面承受比较小的力,大部分的力会有固定架3来吸收掉,从而让你重要的吸能装置不会因为一点小的事故而浪费成本,当承受到一定量的力的同时,固定架3会因为承受不住而从中间断开,这是缓冲块15内部的蜂窝结构甲16和蜂窝结构乙17 的蜂窝结构会依次吸收能量,而蜂窝结构甲16和蜂窝结构乙17 蜂窝结构的材料内部布置有很多吸能气泡19,通过吸收爆裂的方式来释放庞大的能量,而冲击管6会瞬间进入并破碎掉破碎管5,破碎管5通过破裂来释放能量,减少反弹的力量,当这些吸能结构都因为吸收而损坏时,最后的弧形管9会吸收一定的能力而折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