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夹及钢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0481发布日期:2019-08-06 23:4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楔形夹及钢丝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锚固钢丝的末端的楔形夹、以及使用其而被锚固的钢丝。



背景技术:

钢丝绳等的钢丝以加强结构物等为目的,且为了将结构物的两点间连接等而使用。

此时,需要锚固钢丝的末端,为此进行将末端进行索眼加工等。该索眼加工法的代表性的方法具有使用线夹的方法。线夹由u字螺钉及螺母等构成,将为了索眼加工而折回并捆扎的钢丝部分利用多个线夹紧固。

作业可以说是较简单的作业,但需要紧固多个螺钉螺母,作业效率不是很好。另外,容易因作业者的技能而产生差异,存在均匀的施工难的问题。另外,由于使用螺钉螺母,在螺钉加固等维护管理中也具有复杂的方面(在使用锁紧螺母的情况下,成本变高)。

与之相对,根据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楔形夹,线夹中的上述问题得以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09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18568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的楔形夹,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施工管理的容易化、作业者的技能等人为因素影响的降低等,实用性非常高,利用不断扩大。随着这种利用的扩大,要求可操作性的进一步提高等。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锚固钢丝的末端的楔形夹,实现使用时的可操作性的进一步提高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结构1)

一种楔形夹,用于保持钢丝,具备:第一构件,其具有楔形形状;以及第二构件,其通过使所述第一构件滑动并嵌合,从而通过基于所述第一构件的楔形形状产生的压力来约束所述钢丝,所述楔形夹还具备卡合部,该卡合部能进行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滑动嵌合,且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卡合。

(结构2)

一种楔形夹,用于保持钢丝,具备:第一构件,其具有楔形形状;以及第二构件,其具备筒状体部,通过使所述第一构件在该筒状体部中滑动并嵌合,从而通过基于所述第一构件的楔形形状产生的压力来约束所述钢丝,所述楔形夹还具备卡合部,该卡合部能进行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滑动嵌合,且在所述第一构件从所述第二构件的筒状体部脱离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卡合。

(结构3)

根据结构1或2所记载的楔形夹,所述卡合部构成为具备:形成于所述第一构件或所述第二构件的一方的凸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构件或所述第二构件的另一方且对所述凸部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定部。

(结构4)

根据结构3所记载的楔形夹,所述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构件,在所述第二构件形成有能滑动地容纳所述凸部的槽部和所述卡定部。

(结构5)

根据结构4所记载的楔形夹,所述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前端侧,所述卡定部形成于所述槽部的后端侧。

(结构6)

根据结构5所记载的楔形夹,所述第二构件具有能使所述钢丝及所述第一构件的楔形形状部分插入的筒状体部,在所述筒状体部内形成有所述槽部。

(结构7)

根据结构6所记载的楔形夹,所述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构件的两侧面部,所述卡定部是以从所述筒状体部的两侧面的后端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环状的构件,该两侧面的环状的构件的间隔比其后端部中所述第一构件的两侧面的凸部的宽度小。

(结构8)

根据结构7所记载的楔形夹,作为所述环状的构件的卡定部作为卡止销的插通孔发挥作用,所述卡止销用于保持所述第一构件的嵌合。

(结构9)

根据结构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楔形夹,具备使所述钢丝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部。

(结构10)

根据结构9所记载的楔形夹,所述临时固定部具备比所述钢丝的直径小的间隙,由此,使所述钢丝临时固定于该间隙。

(结构11)

根据结构10所记载的楔形夹,在所述第一构件形成有与所述钢丝以两面相接的第一构件侧接触面,且在该第一构件侧接触面形成有所述临时固定部,或者,在所述第二构件形成有与所述钢丝以两面相接的第二构件侧接触面,且在该第二构件侧接触面形成有所述临时固定部。

(结构12)

根据结构10或11所记载的楔形夹,所述临时固定部的间隙是相对于所述钢丝的直径为95~98%的宽度的间隙。

(结构13)

一种钢丝,使用结构1~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楔形夹而被锚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楔形夹,通过具备使具有楔形形状的构件(第一构件)与收纳其的构件(第二构件)卡合的卡合部,抑制两个构件分散,因此,实现可操作性的提高及部件的丢失的抑制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楔形夹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构件的图。

图3是表示第二构件的图。

图4是表示楔形夹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卡合的图。

图6是表示设置于第二构件的临时固定部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构件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二构件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时的一个形式,不将本发明限定于该范围内。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楔形夹的使用状态的图,图1的(a)是主视图,图1的(b)是用于说明钢丝绳(钢丝)的紧固状态的概略剖视图(沿着图1的(a)的a-a线的剖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楔形夹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楔形夹1是为了锚固钢丝绳等的绳体2的末端,而对绳体2的末端部进行索眼加工的构件。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楔形夹1具备具有楔形形状部分的第一构件12、具有将第一构件12及绳体2收纳于内部的筒状体部的第二构件11。

第一构件12的楔形形状部分和绳体2插通于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使第一构件12打入(滑动并嵌合),由此,通过基于第一构件的楔形形状而产生的压力约束绳体2。

图2是表示第一构件12的图,图2的(a)是主视图,图2的(b)是俯视图,图2的(c)是图2的(a)的b-b线的剖视图。

如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构件12具有以正面看为楔形形状部分,在其上表面侧,具有绳体2嵌入的v字槽即第一构件侧接触面121。第一构件侧接触面121以利用面1211和面1212的两个面与绳体2相接的方式构成。

第一构件12是图2的(a)的主视图中向左侧方向打入的构件,且形成有从楔形形状部分的后端部123进一步突出的打入打击部122。

另外,在第一构件12的前端侧的两侧面部形成有凸部124。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构件11的图,图3的(a)是主视图,图3的(b)是俯视图,图3的(c)是图3的(a)的c-c线的剖视图。

第二构件11是约束第一构件12及绳体2的构件,第一构件12和绳体2进入筒状体部的成为锥形的内部空间内,由此,产生各个构件相互较强的摩擦力。

在筒状体部的内表面形成有绳体2嵌入的v字槽即第二构件侧接触面111。第二构件侧接触面111以利用面1111和面1112的两个面与绳体2相接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筒状体部的内表面的两侧面形成有能滑动地容纳第一构件的凸部124的槽部112。

在第二构件11的后端侧(插入第一构件12的侧,图3的(a)、(b)中的右侧),在其两侧面形成有卡定部113。卡定部113是位于槽部112的后端侧,且以从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的两侧面的后端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环状的构件,如后面说明那样,容纳第一构件的凸部124并使其卡止(通过限制凸部124的移动,防止第一构件脱落)。另外,卡定部113也作为用于保持第一构件的嵌合的卡止销(未图示)的插通孔发挥作用。即,如根据图1~3也可理解,在楔形夹1的使用状态(图1的(a)的状态)下,通过将卡止销(未图示)插通于卡定部113的孔,第一构件的楔形形状部分的后端部123抵接于卡止销而无法再后退,因此,保持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嵌合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楔形夹1具备上述的结构,由此,第一构件12的楔形形状部分和绳体2插通于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且第一构件12被打入(滑动并嵌合),由此,通过基于第一构件的楔形形状而产生的压力约束绳体2。

关于基于楔形形状的钢丝的约束功能其本身,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在此的详细的说明,以下,对与本发明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说明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卡合的图,图5的(a)~(c)是俯视图,图5的(d)是主视图。

楔形夹1通过第一构件12相对于第二构件11可滑动地卡合而构成。

首先,向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内插入第一构件12。此时,相对于第二构件11的槽部112,使第一构件12的凸部124进入并滑动。如根据该情况也理解,在图5的(a)的状态下,卡定部113的间隔w2比凸部124部分的宽度w1(参照图2的(b))大。

向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内插入第一构件12之后,如图5的(b)所示,折弯卡定部113的后端部附近,由此,使卡定部113的后端部的间隔w3比凸部124部分的宽度w1缩小。

如图5的(d)所示,作为环状的构件的卡定部113的环的内径大致与槽部112的高度一样,环处于槽部112的延长线上。在环的上下部分形成壁厚部113t,壁厚部113t的宽度w4(图5的(b))比凸部124部分的宽度w1小。

通过上述结构,如图5的(c)、(d)所示,当使第一构件12滑动并后退时,凸部124从槽部112向卡定部113的环内引导。凸部124不会从环内脱离,因此,第二构件不会从第一构件脱落。如图5的(d)所示,以凸部124在卡定部113的环内悬挂并垂下的方式,成为可旋转的状态。即,在第一构件12从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脱离的状态下,第一构件12卡合于第二构件11。

此外,第一构件12在其前进方向上不能通过第二构件11。因此,组装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能相互滑动,但两者不会分散。

如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楔形夹1,可进行第一构件12与第二构件的滑动嵌合,且使第一构件12与第二构件11卡合,因此,抑制部件的丢失,并且还提高施工时的可操作性。

在现有的楔形夹中,在未作为楔形夹进行组装的状态下,各构件成为分散的构件,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楔形夹1,即使在未作为楔形夹进行组装的状态下,第一构件12与第二构件11也卡合,第一构件12不会从第二构件脱落,因此,抑制在作业中丢落部件,且可操作性优异。另外,如图5的(d)所示,在第一构件12垂下的状态下,即第一构件12从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脱离的状态下,以第一构件12堵塞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的开口部的状况得以抑制,因此在将绳体2插通于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中的作业的可操作性也优异。

另外,即使在未作为楔形夹进行组装的状态下,第一构件12和第二构件11也卡合(部件相互的组装方向确定),因此,在施工时,使第一构件沿着相反方向进入第二构件的错误作业消失,作业的可靠性及效率提高。

另外,第一构件12不会从第二构件11脱落,因此,在保管时及输送时等,任一部件不会到达某处,而抑制部件的丢失。另外,在保管时及输送时等,能够简单形成为将第一构件12收纳于第二构件中的状态,因此,实现保管等的省空间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楔形夹1中,以在第一构件的前端部两侧面形成凸部124,在第二构件的筒状体部的内侧两侧面形成槽部112,在该槽部112的延长线上形成作为环状构件的卡定部113,由此,构成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卡合的卡合部的楔形夹为例,但不将本发明限定于该结构,只要是能进行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滑动嵌合,且能够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卡合的结构即可。

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构件侧形成槽部,且在第二构件侧形成凸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定部设为也作为用于保持第一构件的嵌合的卡止销(未图示)的插通孔发挥作用的环状的构件,但卡定部只要是限制凸部的移动的(防止构件的脱落)构件即可,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通过在槽部112的后端部设置止动件(填补槽的构件),从而形成卡定部113′的构件等。该止动件能够通过在第一构件的插通后,在槽部112内的后端部进行堆焊等而形成。

另外,也可不设置槽部。例如,如图8所示,在第二构件11″不设置槽部,将筒状体部的内部的宽度设为使第一构件的凸部124通过的宽度,形成突出于第二构件11″的筒状体部的侧面的后端侧的卡定部113″。只要在第一构件的插通后,折弯该卡定部113″,并使第一构件的凸部124悬挂(不使第一构件脱离)即可。

另外,为了提高施工时的可操作性,也可以具备使钢丝(绳体2)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部。

图6中表示临时固定部的一例。

临时固定部114通过具备比绳体2的直径小的间隙,能够在该间隙临时固定绳体2。

临时固定部114形成于第二构件11的第二构件侧接触面111。更详细而言,利用分别形成于第二构件侧接触面111的面1111和面1112的凸1141和凸1142构成,凸1141与凸1142的间隔形成得比绳体2的直径小。

由此,如图6的(b)所示,能够在利用第二构件侧接触面111形成的v字槽内保持(临时固定)绳体2。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相对于绳体2临时固定楔形夹,因此,进一步提高施工时的可操作性。

在现有的楔形夹的情况下,在安装作业时,存在通过绳体2的部件光滑地移动等的问题,根据上述结构,抑制这种问题。

临时固定部114的形成部位形成于部件的端部(筒状体部的开口部)附近时,将绳体2紧固于临时固定部114的可操作性良好。

另外,临时固定部114的间隙优选为相对于绳体2的直径为95~98%的宽度的间隙。通过设为这种范围,得到适当的保持力,并且安装和卸下的可操作性也良好。

此外,尽管在此以临时固定部形成于第二构件的情况为例,但也可以是形成于第一构件侧的情况(或形成于双方的情况)。

在实施方式中,以用于对绳体的末端部进行索眼加工的楔形夹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能够对于专利文献1及2中表示的各方式的楔形夹进行应用。

另外,关于实施方式的楔形夹中的、以两个面与各个绳体2接触的第一构件12的第一构件侧接触面121和第二构件11的第二构件侧接触面111,通过将该两个面的角度设为给定角度,在对于防止与绳体2之间的滑动这方面,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如此非常优选,但在本发明的应用中不是必须的。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构件仅由大致楔形形状构成,且第二构件仅由大致筒状体构成的情况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具备具有楔形形状部分的第一构件和通过与该第一构件嵌合从而通过基于第一构件的楔形形状产生的压力来约束绳体的第二构件即可,例如,专利第6077158号公报所公开那样的把持装置(楔形夹)中也能够应用。专利第6077158号公报所公开的把持装置利用对称的一对部件构成,但在一构件具有楔形形状部分,且另一构件具有通过基于楔形形状产生的压力来约束绳体的功能这方面,作为设为楔形夹的基本性的概念相同。因此,在相互滑动并嵌合的一对部件中,能应用本发明,且两者以不分散的方式卡合。同样,还能应用用于临时固定绳体的临时固定部。

符号说明

1…楔形夹

11…第二构件

111…第二构件侧接触面

112…槽部

113…卡定部(卡合部)

114…临时固定部

12…第一构件

121…第一构件侧接触面

1211、1212…面(与钢丝相接的两面)

124…凸部(卡合部)

2…绳体(钢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