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0358发布日期:2020-08-28 16:2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破碎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立式破碎机主要为立式冲击破碎机,其主要应用在机制砂行业中,其主要依托动力装置带动皮带,使得立式破碎机的转轴转动,从而对立式破碎机内破碎腔体中的物料进行破碎,在使用中为了使得转轴工作稳定需要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来降温和降低部件间的磨损,现有立式破碎机的注油装置多直接通过注油器对上轴承和/或下轴承进行注油,其中未设置可调压机构,导致输入不同立式破碎机的管压存在差异,存在输油管道碎裂的风险,无法实现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立式破碎机的注油装置多直接通过注油器对上轴承和/或下轴承进行注油,其中未设置可调压机构,导致输入不同立式破碎机的管压存在差异,存在输油管道碎裂的风险,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包括注油器、第一输油管、可调压弯管和第二输油管,注油器设于立式破碎机的下部,注油器的出油端与第一输油管一端连接,第一输油管的另一端与可调压弯管的进油端连接,可调压弯管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的一端连接,可调压弯管内设置有可调压机构,第二输油管的另一端与下轴承的注油口连接,下轴承套在破碎机转轴的下部。

进一步的,可调压机构沿可调压弯管内物料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固定环、调压球、调压弹簧和活动部件,固定环、调压球、活动部件和调压弹簧均位于可调压弯管内,且固定环、调压球、活动部件和调压弹簧靠近第二输油管。

可选的,可调压弯管靠近第二输油管的一段设置有内螺纹段,活动部件的外周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且活动部件能在内螺纹段上移动。

可选的,活动部件为环状结构,活动部件中间设有出油通道,活动部件靠近第二输油管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凹槽,调压弹簧一端抵在活动部件远离第二输油管的一端,调压弹簧另一端抵在调压球。

进一步的,固定环中间设有进油通道,调压球下部与进油通道内壁相抵。

可选的,可调压弯管与第一输油管连接的一段长度要短于可调压弯管与第二输油管连接的一段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在可调压弯管内设置可调压机构,根据不同立式破碎机注油管道的长短调节可调节机构,使得进入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内的原料能够提供均衡的管压,降低输油管道碎裂的风险。

2、解决了现有立式破碎机的注油装置多直接通过注油器对上轴承和/或下轴承进行注油,其中未设置可调压机构,导致输入不同立式破碎机的管压存在差异,存在输油管道碎裂的风险,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立式破碎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调压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动力装置、2为皮带、3为立式破碎机、13为破碎机转轴、21为下轴承、22为注油器、25为第一输油管、26为可调压弯管、27为第二输油管、28为固定环、29为调压球、30为进油通道、31为活动部件、32为出油通道、33为内螺纹段、34为调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包括注油器22、第一输油管25、可调压弯管26和第二输油管27,注油器22设于立式破碎机3的下部,注油器22的出油端与第一输油管25一端连接,第一输油管25的另一端与可调压弯管26的进油端连接,可调压弯管26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27的一端连接,可调压弯管26内设置有可调压机构,第二输油管27的另一端与下轴承21的注油口28连接,下轴承21套在破碎机转轴13的下部。

使用中,整个立式破碎机系统在动力装置1的带动下,皮带2带动立式破碎机3的动力输入端转动从而对立式破碎机内破碎腔体中的物料进行破碎。通过在可调压弯管内设置可调压机构,根据不同立式破碎机注油管道的长短调节可调节机构,使得进入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内的原料能够提供均衡的管压,降低输油管道碎裂的风险。解决了现有立式破碎机的注油装置多直接通过注油器对上轴承和/或下轴承进行注油,其中未设置可调压机构,导致输入不同立式破碎机的管压存在差异,存在输油管道碎裂的风险,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的问题。

现场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相适配的外部注油机构对注油器进行注油,或者采用设置内部电泵,对注油器提供必要的动力。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压机构的具体结构,其中可调压机构沿可调压弯管26内物料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固定环28、调压球29、调压弹簧34和活动部件31,固定环28、调压球29、活动部件31和调压弹簧34均位于可调压弯管26内,且固定环28、调压球29、活动部件31和调压弹簧34靠近第二输油管27。可调压弯管26靠近第二输油管27的一段设置有内螺纹段33,活动部件31的外周与内螺纹段33螺纹连接,且活动部件31能在内螺纹段33上移动。活动部件31为环状结构,活动部件31中间设有出油通道32,活动部件31靠近第二输油管2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凹槽35,调压弹簧34一端抵在活动部件31远离第二输油管27的一端,调压弹簧34另一端抵在调压球29。固定环28中间设有进油通道30,调压球29下部与进油通道30内壁相抵。

使用中,待添加的原料如润滑脂或者润滑油从注油器先进入第一输油管,然后进入可调压弯管内,原料先与固定环接触,由于固定环中设置有进油通道,并且调压球与进油通道的内壁相抵,因此原料将调压球向上顶起,然后从位于活动部件的出油通道进入第二输油管,完成压力调节。

由于活动部件能够在内螺纹段上上下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管道的实际长度设置相适配的管压,如需要管压降低,则可以通过工具将活动部件向下移动,增加调压弹簧对调压球的压力,使得需要注油器提高更大的压力,才能有足够的原料通过,反之则可以将活动部件向上移动。

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案中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与可调压弯管均是可拆卸连接,可以使用螺纹连接或者法兰连接,同时为了实现管道压力可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使用的合适的工具如管压传感器进行配合。

本实施例中,可调压弯管26与第一输油管25连接的一段长度要短于可调压弯管26与第二输油管27连接的一段长度。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可调压弯管与第二输油管连接的管长,可以更加便于设置可调节机构,同时通过活动部件在内螺纹段上下移动的距离也随之增加,从而可以满足更多的管压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油器(22)、第一输油管(25)、可调压弯管(26)和第二输油管(27),所述注油器(22)设于立式破碎机(3)的下部,注油器(22)的出油端与第一输油管(2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25)的另一端与可调压弯管(26)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可调压弯管(26)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27)的一端连接,可调压弯管(26)内设置有可调压机构,所述第二输油管(27)的另一端与下轴承(21)的注油口连接,所述下轴承(21)套在破碎机转轴(13)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压机构沿可调压弯管(26)内物料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固定环(28)、调压球(29)、调压弹簧(34)和活动部件(31),所述固定环(28)、调压球(29)、活动部件(31)和调压弹簧(34)均位于可调压弯管(26)内,且固定环(28)、调压球(29)、活动部件(31)和调压弹簧(34)靠近第二输油管(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压弯管(26)靠近第二输油管(27)的一段设置有内螺纹段(33),所述活动部件(31)的外周与内螺纹段(33)螺纹连接,且活动部件(31)能在内螺纹段(33)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31)为环状结构,活动部件(31)中间设有出油通道(32),活动部件(31)靠近第二输油管(2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凹槽(35),所述调压弹簧(34)一端抵在活动部件(31)远离第二输油管(27)的一端,调压弹簧(34)另一端抵在调压球(2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8)中间设有进油通道(30),所述调压球(29)下部与进油通道(30)内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压弯管(26)与第一输油管(25)连接的一段长度要短于可调压弯管(26)与第二输油管(27)连接的一段长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破碎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立式破碎机下部注油装置,包括注油器、第一输油管、可调压弯管和第二输油管,注油器设于立式破碎机的下部,注油器的出油端与第一输油管一端连接,第一输油管的另一端与可调压弯管的进油端连接,可调压弯管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的一端连接,可调压弯管内设置有可调压机构,第二输油管的另一端与下轴承的注油口连接,下轴承套在破碎机转轴的下部,解决了现有立式破碎机的注油装置多直接通过注油器对上轴承和/或下轴承进行注油,其中未设置可调压机构,导致输入不同立式破碎机的管压存在差异,存在输油管道碎裂的风险,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鸿;闫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宇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