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024发布日期:2020-09-04 13:5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球阀。



背景技术:

目前球阀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由于球阀使用时间过长造成阀杆内部磨损,从而导致阀杆关闭后球体不能完全闭合,通过球阀的介质仍会漏出,这时需要去关闭总闸并将球阀拆卸维修,但现在生活节奏快,大部分球阀是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球阀,具有本实用新型在球阀使用时间过长后,阀杆与球体之间的连接处会产生磨损产生缝隙,导致阀杆在关闭位置时球体不能完全关闭,此时能够通过转动旋转结构来驱动球体转到关闭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阀杆和球体,所述阀体和阀座之间形成阀腔,所述球体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球体转动的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与阀杆同轴设置的旋杆和旋钮,所述旋杆一端设有大于旋杆直径的多棱柱另一端穿过阀体与旋钮连接,所述旋杆与阀体连接处设有格莱圈,所述球体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多棱柱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侧面开有供多棱柱滑入的切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球阀上增添设置了一组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中的旋杆从阀腔穿过阀体,在阀体外部的旋杆设置有提供转动力的旋钮,内部具有比旋杆较大的多棱柱,所述旋杆上的多棱柱能够固定在球体底部的固定槽内,当用手转动旋钮时,旋转结构能够带动球阀内的球体同时转动,当球阀使用时间过长后,阀杆与球体连接处因磨损产生缝隙,使阀杆在关闭位置时球体没有完全闭合,导致球阀中的介质留出,没有完全阻断,利用此结构可以在球体不能完全闭合时弥补球阀与阀杆的偏差,使之完全闭合,并在旋杆与阀体连接处设置有格莱圈,使旋杆能够转动的同时也保证了球阀的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结构还包括有旋筒、套筒和压缩弹簧,所述旋筒与旋杆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旋筒上,并与旋筒活动设置,所述套筒还设置有上平台,所述上平台与阀体相抵,所述旋筒还设置有下平台,所述旋钮套设在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上平台与旋钮之间,所述旋钮与下平台上设置有相互错位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有导向作用的导向部以及能够相抵的卡合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球阀并不能确定往哪个方向旋转是关闭球阀的方向,设置这种结构能够使旋钮转动时方向是关闭球阀的话,就能够让旋钮上的凸起带动下平台上的凸起转动,同时带动旋杆与球体转动,起到关闭球阀的作用,若是往开启球阀方向旋转的话,通过凸起的导向部,使两组凸起相对交错转动,导致旋钮不能驱动下平台转动,也就是使旋钮空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结构还包括有螺母,螺母与旋杆螺纹连接并锁紧旋筒,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套筒上抵于上平台与旋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旋筒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并使旋杆能够跟随旋筒一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杆的多棱柱为与旋杆同轴的正六棱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螺杆转动时更好的驱动球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杆的多棱柱外表面设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旋杆在球阀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与球体之间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钮表面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旋钮时增加旋钮与手的摩擦力,使手与旋钮之间不会打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球阀使用时间过久后,阀杆与球体连接处产生缝隙时,能够通过旋钮结构旋转球阀,达到球阀关闭的状态,而通过所述旋钮与下平台上设置的凸起,能够在旋转方向错误时,使旋钮不能带动旋杆旋转,在不能确定球阀出口是否有介质流出时,起到防止打开球阀的作用。

2.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球阀的使用不会造成影响,并在旋钮上设置有防滑纹,使旋钮能够更容易的被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旋转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施例球体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阀体;2、阀盖;3、阀杆;4、格莱圈;5、球体;51、固定槽;52、切口;6、旋转结构;61、旋杆;611、多棱柱;612、固定柱;62、旋钮;63、螺母;64、套筒;641、上平台;65、旋筒;651、下平台;66、压缩弹簧;7、凸起;71、导向部;72、卡合部;8、阀座;9、阀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如图1-4所示,包括阀体1、阀盖2、阀座8、阀杆3和球体5,所述阀体1和阀座8之间形成阀腔9,所述球体5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球体5转动的旋转结构6,所述旋转结构6包括与阀杆3同轴设置的旋杆61和旋钮62,所述旋杆61一端设有大于旋杆61直径的多棱柱611另一端穿过阀体1与旋钮62连接,所述旋杆61与阀体1连接处设有格莱圈4,所述格莱圈4能够增加球阀的密封性,所述球体5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多棱柱611的固定槽51,使多棱柱611能够通过固定槽51驱动球体5,所述固定槽51侧面开有供多棱柱611滑入的切口52,使球体5更方便的安装进球阀的阀腔9中。

所述旋钮62结构还包括有旋筒65、套筒64、压缩弹簧66和螺母63,本实施例中所述旋杆61一端设置的多棱柱611为六棱柱,所述多棱柱611优选的套有橡胶套,能够减少多棱柱611与固定槽51之间的磨损,另一端为带有螺纹的固定柱612,所述固定柱612的直径与旋杆61直径相同,所述套筒64靠近阀体1一端设置有上平台641,将套筒64套设在旋杆61上后,再在套筒64上套设压缩弹簧66与旋钮62,所述压缩弹簧66的位置位于上平台641与旋钮62之间,所述旋筒65具有内螺纹,能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柱612连接,并通过螺母63紧锁的方式固定,所述旋筒65上设有与所述旋钮62相接触的下平台651,所述下平台651能够将旋钮62固定在旋钮62结构中不会脱落,并且能够挤压压缩弹簧66使之发生形变,所述压缩弹簧66因为弹性形变会对上平台641与旋钮62施加一个弹性压力,能够使旋钮62与下平台651保持接触的状态,在旋钮62与下平台651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沿着转轴环形并且相互交错布置的凸起7,旋钮62上的凸起7位于下平台651上的两个凸起7之间,所述凸起7设置有卡合部72与导向部71,当转动旋钮62后若卡合部72相互接触,旋钮62能够驱动下平台651并带动旋筒65、螺杆、多棱柱611、球体5转动,若导向部71相接触,会使凸起7相对交错转动,导致旋钮62空转,不能带动其他部件转动。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球阀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球阀与阀杆3之间的连接处磨损产生缝隙,在旋杆61为开启状态时球体5也是在开启的状态,并不会造成影响,而当阀杆3为关闭状态时,所述球体5会因为有缝隙而导致不能完全闭合,使管道中的介质漏出,而又因为大多数时人们不会及时的去修理球阀或者关闭总闸,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球体5不能完全闭合时,及时的通过旋转结构6来转动球阀中的球体5,使之完全闭合,而在工业输送的场合下并不能确保旋转的方向是开启球阀还是继续关闭球阀,因此在旋转结构6中设置了旋筒65、套筒64、压缩弹簧66和螺母63,所述压缩弹簧66能够使旋钮62保持与下平台651相接触,并通过旋转时凸起7与凸起7间的卡合部72来驱动旋杆61带动球体5转动,达到闭合球体5的目的,又因为球体5转动阀杆3也会一同转动,因此球体5转动到闭合状态后就不会继续旋转,而要是在旋钮62旋转时,两个凸起7的导向部71相接处,会使旋钮62在转动时向上移动,又因为有压缩弹簧66的压力,旋钮62会呈现在旋转的同时伴随着上下移动,并且下平台651保持静止不会与旋钮62一同旋转,这就达到了在看不到介质有没有漏出的情况下,辅助关闭球阀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