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7439发布日期:2020-09-18 12:13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混水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水阀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循环热水器在安装时需要在最远端用水点安装单向阀,以阻止冷水回流至热水管路。这种设置存在两种问题。

首先,将单向阀设置在最远端,在使用最远端用水点的冷水时,单向阀无法封闭,部分冷水经热水器通过单向阀流出,使得热水器启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单向阀单独设置需要对水循环管路断开进行安装,安装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最远端冷水时热水器启动,且单向阀安装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混水阀。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混水阀,其包括热水管入口、冷水管入口、出水口和阀芯,所述阀芯具有混水口,所述混水口联通所述出水口,所述混水阀还包括一循环口,所述阀芯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位置,所述循环口单向将所述热水管入口导通至所述冷水管入口,所述混水口与所述热水管入口和所述冷水管入口隔断;

在第二位置,所述混水口与所述冷水管入口和/或所述热水管入口联通,所述循环口与所述热水管入口和所述冷水管入口隔断。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混水阀集成了用于热水循环管路的单向阀,无需额外安装单向阀。在不用水时,阀芯位于第一位置,通过水循环管路经循环口保持热水循环。用水时,阀心处于第二位置,循环口处于封闭状态,在只用冷水的情况下,热水不能通过水循环管路流出,也就不会启动热水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较佳的,所述阀芯通过直线运动、转动或者两者的结合的运动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阀心设置为可通过直线运动,转动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切换,切换方式明确且易实现,且通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式进行开关也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较佳的,所述混水口、所述循环口沿所述阀芯的运动路径上排列。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混水口、循环口在阀芯运动路径上排列可以更容易的设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并且通过位置切换改变混水口和循环口的连接也更易实现。

较佳的,所述阀芯被设置为可以沿轴向上下移动,所述循环口和混水口沿轴向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阀心通过上下移动来进行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循环口和混水口位于不同的高度,当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循环口与热水管入口和冷水管入口位于同一高度并联通,混水口与热水管入口和冷水管入口位于不同高度并隔断。而当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混水口与热水管入口和冷水管入口位于同一高度并联通,循环口与热水管入口和冷水管入口位于不同高度并隔断。

较佳的,所述循环口、混水口以及出水口从高到低依次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出水口设在混水阀上且与混水口相连通,在热水与冷水通过混水口进入混水阀并混合后经出水口流出,同时,出水口也可随阀芯移动可以通过控制阀芯来调整出水口位置。

较佳的,所述循环口与所述混水口及所述出水口相隔断。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确保在用水时循环口为隔断状态没有水流经过。

较佳的,所述循环口的上侧,所述循环口、所述混水口及所述出水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外侧密封圈,保证水流只能通过阀芯流动,保证了循环口和混水口的隔断状态,也方式水流从阀芯外侧溢出造成漏水。

较佳的,所述混水阀还具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可以联通所述出水口,所述阀芯可通过上下移动改变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的接口大小。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用水时,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混水口与冷热水管联通,出水口与出水管联通,水流自混水口进入后通过出水口从出水管流出,在阀芯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出水口与出水管的开口会逐渐变大,在第二位置时达到最大,而开口大小则会影响出水水流大小,从而实现通过阀芯上下移动调整出水水流大小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循环口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可沿冷水管入口方向开启。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单向阀来使得循环口单向将热水管入口导通至冷水管入口。

较佳的,所述单向阀包括阀腔、单向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单向阀芯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将所述阀腔隔断成与所述热水管入口联通的热水腔和与所述冷水管入口联通的冷水腔,当所述热水腔内的水压大于所述冷水腔内的水压时,所述复位弹簧在水压的作用下收缩以使所述热水腔联通所述冷水腔。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复位弹簧将单向阀芯抵住并使得单向阀芯隔断阀腔,水流无法自冷水腔推开单向阀芯流通至热水腔,而热水腔内的水压大于冷水腔时,复位弹簧受压压缩,使得水流可以从热水腔导向冷水腔。

较佳的,所述阀芯被设置为可绕其轴向方向朝所述热水管入口或所述冷水管入口旋转并转至热水位置、冷水位置及混水位置;

在热水位置,所述混水口联通所述热水管入口,所述混水口与所述冷水管入口隔断;

在冷水位置,所述混水口联通所述冷水管入口,所述混水口与所述热水管入口隔断;

在混水位置,所述混水口联通所述冷水管入口和所述热水管入口。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阀芯通过旋转,改变混水口与热水管入口与冷水管入口接入状态,阀芯旋转有两个极限状态,即热水位置和冷水位置。在热水位置时,混水口完全和热水管入口联通,并完全与冷水管入口隔断,此时只有热水流出。而在冷水位置时,混水口完全和冷水管入口联通,并完全与热水管入口隔断,此时只有冷水流出,在其余状态时,混水口同时联通热水管入口和冷水管入口,热水和冷水同时流出。

较佳的,在所述混水位置,所述阀芯可通过旋转改变所述混水口与所述冷水管入口和所述热水管入口的连接口大小。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混水口在热水位置向冷水位置逐渐旋转时,其与热水管入口的接口逐渐变小,与冷水管入口的接口逐渐变大,使得进入阀芯的热水逐渐变少,冷水逐渐变多,最终出水的温度由热变冷直至其转到冷水位置。从而实现通过旋转阀芯调整出水温度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混水阀还具有一套管,所述套管与热水管、出水管一体成型,所述套管内部具有空腔,所述阀芯套设于所述空腔内并可在所述空腔内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一体成型的套管,将阀芯整体包含其中并在套管内与热水管,冷水管连接,得阀芯各接口能够简便的与热水管入口和冷水管入口联通,同时,阀芯直接套设在套管内的空腔也能限定阀芯的运动方式,更容易实现阀芯上下运动和转动。

较佳的,所述空腔底部封闭,上部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阀芯,所述调节杆可带动所述阀芯旋转和上下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在套管上部设置连接在阀芯上的调节杆,通过转动或者提拉调节杆即可使阀芯在套管内上下移动或转动,实现本发明用水及调节水温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空腔上部具有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空腔的腔内壁向所述空腔的中轴方向延伸。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限位件和套管底部来限制阀芯上下移动的里程范围,避免阀芯移出。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混水阀集成了用于热水循环管路的单向阀,无需额外安装单向阀。在不用水时,阀芯位于第一位置,通过水循环管路经循环口保持热水循环。用水时,阀心处于第二位置,循环口处于封闭状态,在只用冷水的情况下,热水不能通过水循环管路流出,也就不会启动热水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混水阀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混水阀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阀芯1

循环口11

单向阀111

复位弹簧1111

单向阀芯1112

混水口12

出水口13

密封圈14

套管2

热水管入口21

冷水管入口22

空腔23

调节杆24

出水管25

限位件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混水阀包括热水管入口21、冷水管入口22、出水口13和阀芯1,阀芯1具有混水口12,混水口12联通出水口13,混水阀还包括循环口11,阀芯1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循环口11单向将热水管入口21导通至冷水管入口22,混水口12位于下方并与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隔断;在第二位置,混水口12与冷水管入口22和/或热水管入口21联通,循环口11位于上方并与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隔断。混水阀集成了用于热水循环管路的单向阀111,无需额外安装单向阀111。在不用水时,阀芯1位于第一位置,通过水循环管路经循环口11保持热水循环。用水时,阀心处于第二位置,循环口11处于封闭状态,在只用冷水的情况下,热水不能通过水循环管路流出,也就不会启动热水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阀芯1通过上下直线运动来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第一位置时阀芯1位于上端顶部,第二位置时阀芯1位于下端底部。将阀心设置为可通过直线运动实现切换,切换方式明确且易实现,且通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式进行开关也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其他实施例中,阀芯1也可设置为通过转动实现与冷、热水入口的对接。

如图1、2、4、5所示,混水口12、循环口11沿阀芯1的运动路径上上下排列。混水口12、循环口11在阀芯1运动路径上排列可以更容易的设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并且通过位置切换改变混水口12和循环口11的连接也更易实现。

如图1、2、4、5所示,阀芯1被设置为可以沿轴向上下移动,循环口11和混水口12沿轴向设置在阀芯1上。阀心通过上下移动来进行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循环口11和混水口12位于不同的高度,当阀芯1位于第一位置时,循环口11与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位于同一高度并联通,混水口12与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位于不同高度并隔断。而当阀芯1位于第二位置时,混水口12与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位于同一高度并联通,循环口11与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位于不同高度并隔断。

如图1、2、4、5所示,循环口11、混水口12以及出水口13从高到低依次设置在阀芯1上。出水口13设在混水阀上且与混水口12相连通,在热水与冷水通过混水口12进入混水阀并混合后经出水口13流出,同时,出水口13也可随阀芯1移动可以通过控制阀芯1来调整出水口13位置。

如图1、2、5所示,循环口11与混水口12及出水口13相隔断。循环口11内部与混水口12并不联通,而混水口12则在内部与出水口13相连通。确保在用水时循环口11为隔断状态没有水流经过。

如图4、5所示,循环口11的上侧,循环口11、混水口12及出水口13之间设有凹槽,凹槽中可安装密封圈14,密封圈14可抵住套管2墙体壁实现密封。通过外侧密封圈14,保证水流只能通过阀芯1流动,保证了循环口11和混水口12的隔断状态,也方式水流从阀芯1外侧溢出造成漏水。

如图1、2所示,混水阀还具有出水管25,出水管25可以联通出水口13,阀芯1可通过上下移动改变出水口13与出水管25的接口大小。当上拉阀芯1时,出水口13逐渐接近出水管25接口,并随着阀芯1上升,出水口13与出水管25接口逐渐变大直至阀芯1到达第二位置时出水口13完全对接出水管25接口。当用水时,阀芯1位于第二位置,混水口12与冷热水管联通,出水口13与出水管25联通,水流自混水口12进入后通过出水口13从出水管25流出,在阀芯1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出水口13与出水管25的开口会逐渐变大,在第二位置时达到最大,而开口大小则会影响出水水流大小,从而实现通过阀芯1上下移动调整出水水流大小的功能。

如图1、2、3、5所示,循环口11内设有单向阀111,单向阀111可沿冷水管入口22方向开启。通过单向阀111来使得循环口11单向将热水管入口21导通至冷水管入口22。

如图1、2、3、5所示,单向阀111包括阀腔、单向阀芯1112和复位弹簧1111,单向阀111靠近热水管入口21的位置向内收敛以使得单向阀芯1112无法想做移动并通过复位弹簧1111将单向阀芯1112卡设于阀腔内,单向阀芯1112在复位弹簧1111作用下将阀腔隔断成与热水管入口21联通的热水腔和与冷水管入口22联通的冷水腔,当热水腔内的水压大于冷水腔内的水压时,复位弹簧1111在水压的作用下收缩以使热水腔联通冷水腔。

如图1至图5所示,阀芯1被设置为可绕其轴向方向朝热水管入口21或冷水管入口22旋转并转至热水位置、冷水位置及混水位置;旋转阀芯1至最左侧到达热水位置,此时混水口12完全转向左侧并联通热水管入口21,与冷水管入口22隔断;旋转阀芯1至最右侧至冷水位置,此时混水口12完全转向右侧并联通冷水管入口22,与热水管入口21隔断;当阀芯1并非位于最左右两侧时,阀芯1为混水位置,混水口12同时联通冷水管入口22热水管入口21。阀芯1通过旋转,改变混水口12与热水管入口21与冷水管入口22接入状态,阀芯1旋转有两个极限状态,即热水位置和冷水位置。在热水位置时,混水口12完全和热水管入口21联通,并完全与冷水管入口22隔断,此时只有热水流出。而在冷水位置时,混水口12完全和冷水管入口22联通,并完全与热水管入口21隔断,此时只有冷水流出,在其余状态时,混水口12同时联通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热水和冷水同时流出。

如图1至图5所示,混水口12为一个弧形开口,当位于两侧时,该弧形开口于热水管入口21或冷水管入口22完全贴合。而在这两个极限位置以外的位置时,该弧形开口同时能和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皆相连通,且阀芯1在混水位置时,阀芯1可通过旋转改变混水口12与冷水管入口22和热水管入口21的连接口大小。混水口12在热水位置向冷水位置逐渐旋转时,其与热水管入口21的接口逐渐变小,与冷水管入口22的接口逐渐变大,使得进入阀芯1的热水逐渐变少,冷水逐渐变多,最终出水的温度由热变冷直至其转到冷水位置。从而实现通过旋转阀芯1调整出水温度的功能。

如图1、2、3所示,混水阀还具有一套管2,该套管2与热水管、出水管25一体成型,套管2内包含一个位于中央的空腔23,阀芯1套设于空腔23内并可在空腔23内移动,空腔23的左右两侧即为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通过一体成型的套管2,将阀芯1整体包含其中并在套管2内与热水管,冷水管连接,得阀芯1各接口能够简便的与热水管入口21和冷水管入口22联通,同时,阀芯1直接套设在套管2内的空腔23也能限定阀芯1的运动方式,更容易实现阀芯1上下运动和转动。

如图1、2所示,空腔23底部封闭,上部有一调节杆24,调节杆24连接阀芯1,调节杆24可带动阀芯1旋转和上下移动。调节杆24为一个把手状部件,其内部与阀芯1上端伸出部位活动连接,调节杆24本身可以做上下运动和左右旋转,并且当调节杆24可带动阀芯1做对应运动。通过在套管2上部设置连接在阀芯1上的调节杆24,通过转动或者提拉调节杆24即可使阀芯1在套管2内上下移动或转动,实现本发明用水及调节水温的功能。

如图1、2所示,空腔23上部具有一限位件26,限位件26沿空腔23的腔内壁向空腔23的中轴方向延伸。限位件26为一限位圈,当阀芯1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圈抵住阀芯1上沿阻止阀芯1继续向上运动。通过限位件26和套管2底部来限制阀芯1上下移动的里程范围,避免阀芯1移出。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