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6809发布日期:2021-05-28 14:3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



背景技术:

自清洁燃气切断阀是一种主要用石油、天然气、化工品及其它液体输送管线中清管作业的新型装置,进行清管其的发射和接收作业,用于管道内壁的机械清洁、除污、除锈、清除管道内异物等,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已在油气田、化工、码头、油气储运库及海上平台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阀体和可封闭或打开阀体的球形阀芯,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排污口和进球口,进气口与出气口与相对设置,排污口与进球口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阀芯沿中轴线设置有贯穿球形阀芯的过球孔,过球孔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与进球口的大小和形状对应;所述球形阀芯上设置有一条以上贯穿球的过气孔,过气孔的中轴线垂直于过球孔的中轴线;

所述球形阀芯可沿两个方向自动的安装在阀体的气流通道上,球形阀芯可沿过球孔中轴线和过气孔中轴线两个方向自转。

作为优选,所述过气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过球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包括有设置有第一气道的第一子阀体、设置有第二气道的第二子阀体和设置有第三气道的第三子阀体,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依次连通,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大小均相同;

第一气道远离第二气道的一端和第三气道远离第二气道的一端均可与待清污气管连通,第一子阀体和第三子阀体上均通过螺杆和螺母固接在第二子阀体上;

所述第二子阀体上设置有贯穿第二气道的进球口和排污口,进球口位于排污口上方,排污口与排污管连通,排污管上设置有开关阀,进球口位置处的第二子阀体上螺接有开关盖;在第二子阀体上固接有两个用于安装球形阀芯的安装环,两个安装环分别位于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的交接处和第二气道与第三气道的交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球形阀芯的圆周上等间距的设置有三个以上转动孔,其中一个转动孔为方形孔,其余转动孔为圆孔,方孔的面积小于圆孔的面积,转动孔所在的圆周面垂直于过球孔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子阀体上设置有贯穿子阀体的侧口,侧口与转动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还包括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另一端设置有方形连接头,连接头的大小和形状与方孔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

一种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个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安装在一段管路的首尾两端;

s2:将操作杆插入球形阀芯的圆孔,此时可左右拨动操作杆,可实现过气孔的流量调节;当操作杆插入球形阀芯的方形孔时,可转动球形阀芯,此时过球孔与气道连通,气流量最大;

s3:当需要清洗管道时,将第一个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调至过球孔与进球口对齐,打开开关盖,此时可以向过球孔内加入清管液或者清管球,加入清管球时需要将过球孔旋至与气道对齐,清管球会随气道流动,并吸附沿路的杂质;

s3:当清管球流动至第二个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时,关闭管路的流体,打开开关盖,取出清管球,并打开开关阀排掉污气即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可实现顺序可调的二次清污,其中一次清污通过过球孔将清管球放入气管,另一次清污气流通过过气孔在气道流通,清管液体或颗粒通过进球口和过球孔加入管道内;

2、过气孔和过球孔的气道相互垂直,过气孔连通气道时,可通过进球孔不间断的加入清管液体或颗粒,在气流的带动下进行二次长时间清污;

3、球形阀芯可选择通过过球孔或过气孔调节气流速度,过球孔可通过气流量最大,过气孔可无级调节气流量;

4、根据清污时加入清管液体或颗粒的数量,可实时调节气流量,达到最佳清污效果;

5、通过操作杆和转动孔,即可实现球形阀芯两个方向的自转,完成两种清污模式的变换。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球形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子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形阀芯;101.过球孔;102.过气孔;2.进气口;3.出气口;4.排污口;5.进球口;6.第一气道;7.第一子阀体;8.第二气道;9.第二子阀体;10.第三气道;11.第三子阀体;12.排污管;13.开关阀;14.开关盖;15.安装环;16.转动孔;17.侧口;18.操作杆;19.把手;20.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包括有阀体和可封闭或打开阀体的球形阀芯1,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2、出气口3、排污口4和进球口5,进气口2与出气口3与相对设置,排污口4与进球口5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阀芯1沿中轴线设置有贯穿球形阀芯的过球孔101,过球孔101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与进球口5的大小和形状对应;所述球形阀芯1上设置有一条以上贯穿球的过气孔102,过气孔102的中轴线垂直于过球孔101的中轴线;

所述球形阀芯1可沿两个方向自动的安装在阀体的气流通道上,球形阀芯1可沿过球孔101中轴线和过气孔102中轴线两个方向自转。

在本实施例中,球形阀芯可通过操作杆在阀体内自由转动,能实现开闭阀体,在过球孔与进球口对齐时,可以在阀体内放入清管球,对管路进行清洁,且可控制进球口和过气口与主流道的连通大小,从而控制流体的流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阀体包括有设置有第一气道6的第一子阀体7、设置有第二气道8的第二子阀体9和设置有第三气道10的第三子阀体11,所述第一气道6、第二气道8和第三气道10依次连通,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大小均相同;

第一气道远离第二气道的一端和第三气道远离第二气道的一端均可与待清污气管连通,第一子阀体7和第三子阀体11上均通过螺杆和螺母固接在第二子阀体9上;

所述第二子阀体9上设置有贯穿第二气道8的进球口5和排污口4,进球口5位于排污口4上方,排污口4与排污管12连通,排污管12上设置有开关阀13,进球口5位置处的第二子阀体9上螺接有开关盖14;在第二子阀体9上固接有两个用于安装球形阀芯1的安装环15,两个安装环15分别位于第二气道8与第一气道6的交接处和第二气道8与第三气道10的交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主流道有流体流通时,关闭开关盖和开关阀,当需要清洁管道时,打开开关盖,放入清管球,清管球在流体的带动下沿管路前进,并吸附杂质,在下一个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停下,并通过进球口取出,然后关闭开关盖,打开开关阀,排掉杂质。

如图所示,所述球形阀芯1的圆周上等间距的设置有三个以上转动孔16,其中一个转动孔为方形孔,其余转动孔为圆孔,方孔的面积小于圆孔的面积,转动孔所在的圆周面垂直于过球孔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子阀体9上设置有贯穿子阀体的侧口17,侧口17与转动孔16的位置对应;

所述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还包括有操作杆18,操作杆18的一端设置有把手19,另一端设置有方形连接头20,连接头的大小和形状与方孔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杆连接头可在球形阀芯圆孔内转动,并带动球形阀芯沿阀体横向转动,当连接头插入方形孔内时,可带动球形阀芯沿阀体竖向转动,实现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的多种工作模式。

一种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个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安装在一段管路的首尾两端;

s2:将操作杆18插入球形阀芯1的圆孔,此时可左右拨动操作杆18,可实现过气孔102的流量调节;当操作杆18插入球形阀芯1的方形孔时,可转动球形阀芯1,此时过球孔101与气道连通,气流量最大;

s3:当需要清洗管道时,将第一个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调至过球孔101与进球口5对齐,打开开关盖14,此时可以向过球孔101内加入清管液或者清管球,加入清管球时需要将过球孔101旋至与气道对齐,清管球会随气道流动,并吸附沿路的杂质;

s3:当清管球流动至第二个球形自清洁燃气切断阀时,关闭管路的流体,打开开关盖14,取出清管球,并打开开关阀13排掉污气即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