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2415发布日期:2020-11-10 11:3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密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



背景技术:

密封圈又名o型密封圈,是一种用以密封作用的配件,主要有v型密封圈、u型圈、o型密封圈、矩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孔用yx型密封圈、yx型孔用挡圈、轴用yx型挡圈、轴用yx型密封圈等。

现有的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不具有随压力改变而自适应密封效果的能力,普通复合轴承密封圈如挤压较紧,密封效果虽好但磨损较快,如挤压较松则容易造成润滑油泄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解决了现有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不具有自适应密封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包括:固定环;

密封圈底,所述密封圈底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顶部;

密封外环,所述密封外环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底的内侧;

密封内环,所述密封内环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底的内侧;

内嵌密封环,所述内嵌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密封外环和密封内环的内侧;

润滑体,所述润滑体设置于所述密封内环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底包括圈体,圈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顶部,所述圈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镶嵌腔。

优选的,所述内嵌密封环包括高弹性连接环,所述高弹性连接环的顶部设置有内嵌环体,所述内嵌环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密封环,所述顶部密封环的底部设置有接触滑层。

优选的,所述顶部密封环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层,所述顶部密封环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油环。

优选的,所述密封内环包括内环体,所述内环体的左侧设置有右滑层,所述内环体的右侧设置有轴承接触环,所述轴承接触环的右侧开设有进油口。

优选的,所述润滑体包括储油块,所述储油块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

优选的,所述密封外环包括外环体,所述外环体的右侧设置有左滑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本密封圈设置有可以随着润滑油压力增加而改变位置的内嵌密封环,并且密封圈底的两侧分别设置油密封内环和密封外环,当密封圈安装在高压符合轴承内时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给与整个密封圈压力,密封圈的内嵌密封环就会发生位置改变,进入油密封内环和密封外环相对的一侧之间,此时油密封内环和密封外环会往相离的一侧偏移,从而使整个密封圈的与高压符合轴承接触部位的压力增加,润滑油给密封圈的压力会随着自身温度以及润滑油量的改变而改变,当润滑油给密封圈的压力较大时,密封圈损坏漏油的可能性就越大,本密封圈能够在根据润滑油压力的改变自适应自身与轴承接触处的压力,从而间接改变密封效果,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密封圈的磨损,并且将润滑油泄漏的可能降到最低,润滑体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本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内嵌密封环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内嵌密封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密封圈底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中标号:1、固定环,2、密封圈底,21、圈体,22、内镶嵌腔,3、密封外环,31、外环体,32、左滑层,4、密封内环,41、内环体,42、右滑层,43、轴承接触环,44、进油口,5、内嵌密封环,51、高弹性连接环,52、内嵌环体,53、顶部密封环,54、接触滑层,55、密封层,56、阻油环,6、润滑体,61、储油块,62、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内嵌密封环移动过程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内嵌密封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密封圈底的结构示意主视图。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包括:固定环1;

密封圈底2,所述密封圈底2设置于所述固定环1的顶部;

密封外环3,所述密封外环3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底2的内侧;

密封内环4,所述密封内环4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底2的内侧;

内嵌密封环5,所述内嵌密封环5设置于所述密封外环3和密封内环4的内侧;

润滑体6,所述润滑体6设置于所述密封内环4的内侧,固定环1可将整个密封圈镶嵌进入轴承,密封圈底2为具有凹槽的环形,密封外环3与密封圈底2外围的顶部连接,密封外环3起到阻挡润滑油从外环部位流出的效果,密封内环4起到阻挡润滑油从内环部位流出的作用,内嵌密封环5的底部连接在密封圈底2的凹槽部分,当受到压力时整个内嵌密封环5会向密封圈底2的凹槽底部滑动,润滑体6设置在密封内环4的内部能够收集润滑油。

密封圈底2包括圈体21,圈体21设置于固定环1的顶部,圈体21的内部设置有内镶嵌腔22,圈体21为密封圈底2主体,内镶嵌腔22为内嵌环体52的移动空间。

内嵌密封环5包括高弹性连接环51,高弹性连接环51的顶部设置有内嵌环体52,内嵌环体52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密封环53,顶部密封环53的底部设置有接触滑层54,高弹性连接环51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内嵌环体52,自然状态下内嵌环体52位于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相对的一侧之间,顶部密封环53位于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相对的一侧之间的顶部,润滑油给予压力状态下高弹性连接环51高度降低,内嵌环体52收缩,内嵌环体52和顶部密封环53以及密封层55配合达到密封效果,并且随着润滑油压力的增加内嵌环体52慢慢进入内镶嵌腔22,顶部密封环53进入两个密封环之间,随着进入程度的增加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往相离的一侧移动距离增加,密封效果也随之增加,可以适应润滑油压力,达到密封圈自适应润滑油压力的作用。

顶部密封环53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层55,顶部密封环53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油环56,阻油环56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顶部密封环53的两侧,两个阻油环56的底部分别于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连接。

密封内环4包括内环体41,内环体41的左侧设置有右滑层42,内环体41的右侧设置有轴承接触环43,轴承接触环43的右侧开设有进油口44,右滑层42可保证顶部密封环53的滑动,轴承接触环43上设置有进油口44,可储藏一部分润滑油,但不会导致润滑油泄漏,储藏的润滑油能够降低轴承接触环43的磨损速度。

润滑体6包括储油块61,储油块61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62,储油块61与储油腔62配合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但不会造成润滑油泄漏。

密封外环3包括外环体31,外环体31的右侧设置有左滑层32,左滑层32能帮助顶部密封环53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的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固定环1将整个密封圈安装进入高压复合轴承内,安装完毕填充润滑油,在自然状态下密封圈的内嵌环体52位于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相对的一侧之间,顶部密封环53位于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相对的一侧之间的顶部,润滑油给予压力,使得高弹性连接环51高度降低,从而使内嵌环体52收缩,内嵌环体52和顶部密封环53以及密封层55配合达到密封效果,并且随着润滑油压力的增加,内嵌环体52进入内镶嵌腔22,由于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右滑层42和左滑层32,并且顶部密封环53上也设置有接触滑层54,使得顶部密封环53能够进入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之间,随着进入程度的增加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往相离的一侧移动距离增加整个密封环的密封效果也随之增加,储油块61与储油腔62配合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储藏的润滑油能够降低整个密封圈的磨损速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复合轴承密封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密封圈设置有可以随着润滑油压力增加而改变位置的内嵌密封环5,并且密封圈底2的两侧分别设置油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当密封圈安装在高压符合轴承内时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给与整个密封圈压力,密封圈的内嵌密封环5就会发生位置改变,进入油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相对的一侧之间,此时油密封内环4和密封外环3会往相离的一侧偏移,从而使整个密封圈的与高压符合轴承接触部位的压力增加,润滑油给密封圈的压力会随着自身温度以及润滑油量的改变而改变,当润滑油给密封圈的压力较大时,密封圈损坏漏油的可能性就越大,本密封圈能够在根据润滑油压力的改变自适应自身与轴承接触处的压力,从而间接改变密封效果,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密封圈的磨损,并且将润滑油泄漏的可能降到最低,润滑体6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本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