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调节装置的阀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2102发布日期:2020-10-17 01:0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调节装置的阀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调节装置的阀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valve)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

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

阀门分为球阀、蝶阀、截止阀、闸阀等多种,阀门包括有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芯及设于阀体内与阀芯连接的阀杆,为了更好的密封,阀杆与阀体之间设置了密封填料或密封垫片,防止阀门泄漏,而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以前阀杆反复转动,长时间下来会导致密封封皮料或密封垫片的磨损,导致阀门泄漏,导致阀门使用寿命短,而目前大部分阀门在密封结构磨损后,都会选择对密封结构的更换,但在更换过程中非常麻烦,特别是一些特殊场合的阀门,更换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促使阀门不易泄漏的带调节装置的阀门密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调节装置的阀门密封结构,包括有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杆及设于阀杆上并与阀体密封的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有多个密封垫,多个密封垫层叠设置并套在阀杆上,处于顶部的密封垫上方设能调节密封垫之间松紧度的调节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装置的设置,可以调节密封垫相互之间的松紧度,当长时间下来,密封垫出现磨损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装置将密封垫下压,促使相邻的密封垫之间贴合更加紧密,密封度更好,防止长时间下来密封垫磨损而导致泄漏,增加其密封性,这样使阀门整体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有调节压盖,所述的调节压盖设于阀体内且调节压盖的外表面与阀体螺纹连接,调节压盖套设于阀杆上且调节压盖与最顶部的密封垫抵触密封,所述的调节压盖与阀体之间设有促使调节压盖转动的转动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压盖与阀体螺纹连接,因此转动机构促使调节压盖转动时,调节压盖会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将密封垫越压越紧,提升其密封度,向上运动则会松紧度会较松,便于调节。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有设于调节压盖上的至少一个窗口及设于阀体上与窗口对应的阀体窗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窗口设置后,会露出调节压盖上的窗口,通过工具从阀体窗口置于调节压盖上的窗口处,转动调节压盖,实现对调节压盖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扳手,所述的扳手为弧形扳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扳手为弧形扳扳,方便转动调节压盖。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有设于调节压盖上的三个内孔及设于阀体上与每个内孔对应的弧形转槽,所述的内孔分别为内孔a、内孔b及内孔c,所述的弧形转槽分别为弧形转槽a、弧形转槽b及弧形转槽c,所述的弧形转槽a、弧形转槽b及弧形转槽c呈上、中、下并相互错位设置,内孔a、内孔b及内孔c相邻之间的距离与弧形转槽a、弧形转槽b及弧形转槽c的距离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是转动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由于阀体窗口及调节压盖上窗口的设置,需要配置专业的弧形扳手工具,但在某些场合,临时并没有这种扳手,因此设置成弧形转槽及内孔的形式,可以使用生活中普通的六角扳手或五角扳手对准内孔转动调节压盖,操作过程中通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孔为六角内孔或五角内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孔为六角内孔或者五角内孔,这样设置后,可以用普通的六角扳手或者五角扳手插入内孔内用于转动调节压盖,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多个密封垫包括有与调节压盖抵触的上密封垫、与阀体抵触的下密封垫及设于上密封垫与下密封垫之间的至少两个中间密封垫,所述的上密封垫的顶部为平面,底部呈内凹,中间密封垫的顶部为与内凹配合的弧形凸缘,底部为内凹,下密封垫的底部为平面,顶部为与内凹配合的弧形凸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内凹的底部刚好套在弧形凸缘上,这样设置使得密封垫相互之间贴使更加紧密,且这样设置,调节压盖在转动过程中,也会带动密封垫的转动,当密封垫某处磨损时,转动过程中,将某处磨损位置错位,提升其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杆顶部还设有与调节压盖配合的轴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用于配合调节压盖转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调节压盖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带调节装置的阀门密封结构,包括有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阀杆2及设于阀杆2上并与阀体1密封的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有多个密封垫3,多个密封垫3层叠设置并套在阀杆2上,处于顶部的密封垫3上方设能调节密封垫3之间松紧度的调节装置4。由于调节装置4的设置,可以调节密封垫3相互之间的松紧度,当长时间下来,密封垫3出现磨损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装置4将密封垫3下压,促使相邻的密封垫3之间贴合更加紧密,密封度更好,防止长时间下来密封垫3磨损而导致泄漏,增加其密封性,这样使阀门整体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的调节装置4包括有调节压盖41,所述的调节压盖41设于阀体1内且调节压盖41的外表面与阀体1螺纹连接,调节压盖41套设于阀杆2上且调节压盖41与最顶部的密封垫3抵触密封,所述的调节压盖41与阀体1之间设有促使调节压盖41转动的转动机构5。调节压盖41与阀体1螺纹连接,因此转动机构5促使调节压盖41转动时,调节压盖41会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将密封垫3越压越紧,提升其密封度,向上运动则会松紧度会较松,便于调节。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转动机构5包括有设于调节压盖41上的至少一个窗口51及设于阀体1上与窗口51对应的阀体窗口52。阀体窗口52设置后,会露出调节压盖41上的窗口51,通过工具从阀体窗口52置于调节压盖41上的窗口51处,转动调节压盖41,实现对调节压盖41的调节。还包括有扳手53,所述的扳手53为弧形扳手。扳手53与整个阀体1没有连接关系,转动阀体1时,通过弧形扳手放置到窗口上转动调节压盖即可

实施例二:如图3-图5所示,所述的转动机构5包括有设于调节压盖41上的三个内孔及设于阀体1上的三个弧形转槽,所述的内孔分别为内孔a54、内孔b55及内孔c56,所述的弧形转槽分别为弧形转槽a57、弧形转槽b58及弧形转槽c59,所述的弧形转槽a57、弧形转槽b58及弧形转槽c59呈上、中、下并相互错位设置,内孔a54、内孔b55及内孔c56相邻之间的距离与弧形转槽a57、弧形转槽b58及弧形转槽c59的距离相等。设置三个弧形转槽及三个内孔,便于对调节压盖41实现360度旋转,方便调节,内孔a54与弧形转槽a57对应,内孔a54与弧形转槽a57的位置对应时,内孔b55与弧形转槽b58的位置不对应,当转动内孔a54时,内孔a54从弧形转槽a57的初始端转到结尾端,这时扳手不能再对准内孔a54转动,内孔a54转动的时候,内孔b55跟随转动到弧形转槽b58的初始端,这时可以将扳手插入到内孔b55,将内孔b55在弧形转槽b58内转动,当内孔b55从弧形转槽b58的初始端转到结尾端时,内孔c56转到弧形转槽c59的初始端,这时再将扳手插入到内孔c56转动,将内孔c56从弧形转槽c59的初始端转到结尾端时,内孔a54转到弧形转槽a57的初始端,以此类推,实现调节压盖41的360度旋转。这是转动机构5的另一个实施例,由于阀体窗口及调节压盖上窗口的设置,需要配置专业的弧形扳手工具,但在某些场合,临时并没有这种扳手,因此设置成弧形转槽及内孔的形式,可以使用生活中普通的六角扳手或五角扳手对准内孔转动调节压盖,操作过程中通用性更强。

所述的内孔为六角内孔或五角内孔。内孔为六角内孔或者五角内孔,这样设置后,可以用普通的六角扳手或者五角扳手插入内孔内用于转动调节压盖,通用性强。

所述的多个密封垫3包括有与调节压盖41抵触的上密封垫31、与阀体1抵触的下密封垫32及设于上密封垫31与下密封垫32之间的至少两个中间密封垫33,所述的上密封垫31的顶部为平面,底部呈内凹,中间密封垫33的顶部为与内凹配合的弧形凸缘,底部为内凹,下密封垫32的底部为平面,顶部为与内凹配合的弧形凸缘。密封垫3内凹的底部刚好套在弧形凸缘上,这样设置使得密封垫相互之间贴使更加紧密,且这样设置,调节压盖41在转动过程中,也会带动密封垫3的转动,当密封垫3某处磨损时,转动过程中,将某处磨损位置错位,提升其密封性。

为一增加其密封性能,可以在下密封垫32及中间密封垫33的顶部别设置密封槽6,中间密封垫33的底部及上密封垫31的底部分别设置与密封槽6密封配合的密封凸块61。这样设置,进一步增加其密封性。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可以根据需求设置。

所述的阀杆2顶部还设有与调节压盖41配合的轴承7。轴承7用于配合调节压盖41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