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浆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0761发布日期:2022-07-08 23:0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浆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排浆阀。


背景技术:

2.在浆液排放的技术领域中,排浆阀的结构有多种,如球阀、蝶阀以及杆状的阀门,这类阀门通常阀芯与阀体之间直接接触,通过相对运动进行阀门的开闭功能的实现。由于所排放的浆液的成分组成多种多样,在阀门的实际使用时会出现残渣残留,阀门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排浆阀门排浆效果不好,密封性不可靠的缺点,提供一种排浆阀,从而使排浆阀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稳定、排浆效果好、排浆密封可靠。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排浆阀,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为顶端敞口的薄壁壳体结构,所述下壳体上部配合安装有上壳体,并在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开口,所述腔体内安装有软阀芯,所述软阀芯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环口,所述密封环口与腔体的侧开口对应,所述软阀芯的内部旋转并密封安装有硬阀芯;所述上壳体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上壳体与硬阀芯传动连接,所述硬阀芯通过底开口与外部连通,所述软阀芯通过密封环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硬阀芯在转动过程实现软阀芯与硬阀芯之间的连通和密封。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硬阀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硬阀芯内部沿水平倾斜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位于硬阀芯的侧壁并形成阀芯进口,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位于硬阀芯的底部形成阀芯出口。
8.所述硬阀芯为分体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下硬阀芯,所述下硬阀芯上密封安装有上硬阀芯。
9.所述下硬阀芯的结构为:包括下阀芯本体,所述下阀芯本体为顶部敞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所述下阀芯本体侧壁开有侧通孔,与所述侧通孔相对的下阀芯本体底部开有底通孔,所述下阀芯本体底部上表面形成下凹结构的下半流道,所述下半流道的一端位于侧通孔的下方,所述下半流道的另一端与底通孔连通。
10.所述侧通孔上方的下阀芯本体内壁设置有配接凸台。
11.所述底通孔的下端外部设置有与底通孔同心的环状凸台。
12.所述下阀芯本体内壁设置有内装配平面。
13.所述上硬阀芯的结构为:包括上阀芯本体,所述上阀芯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上阀芯本体顶部中心设置传动孔,所述上阀芯本体的底部形成上凹结构的上半流道,所述上半流道的一端位于上阀芯本体底部形成下弧口,所述上半流道的另一端贯穿上阀芯本体侧
壁并形成上弧口。
14.所述上硬阀芯的结构为:所述上阀芯本体外壁设置有外装配平面。
15.所述上弧口外侧的上阀芯本体上开有配接卡槽。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排浆阀内部设置软阀芯和硬阀芯的套装结构的结构,通过软阀芯和硬阀芯旋转并密封安装实现排浆阀的排浆顺畅及排浆阀本体的良好密封。
1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19.(1)分体式的硬阀芯结构,可节约加工成本。
20.(2)硬阀芯内部设置有倾斜流道,可有效避免浆液残留于阀芯内部。
21.(3)通过底开口对硬阀芯环状凸台的约束实现对硬阀芯的机械约束,可以防止因电控失效等情况下出现误排浆的状况。
22.(4)电机采用微型直流电机,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上部视角)。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下部视角)。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上部视角)。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下部视角)。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阀打开状态)。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阀关闭状态)。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硬阀芯的剖视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硬阀芯的爆炸视图(上部视角)。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硬阀芯的爆炸视图(下部视角)。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下硬阀芯的轴测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下硬阀芯的轴测图。
35.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轴测图(下部视角)。
36.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软阀体的轴测图(上部视角)。
37.其中:1、下壳体;2、软阀芯;3、硬阀芯;4、上壳体;5、电机;
38.31、下硬阀芯;32、上硬阀芯;
39.101、底开口;
40.201、密封环口;
41.3101、下阀芯本体;3102、侧通孔;3104、底通孔;3105、下半流道;3106、内装配平面;3108、配接凸台;3109、环状凸台;
42.3201、上阀芯本体;3202、上弧口;3203、上半流道;3204、传动孔;3205、配接卡槽;3206、外装配平面;3207、下弧口。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44.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浆阀,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为顶端敞口的薄壁壳体结构,下壳体1上部配合安装有上壳体4,并在下壳体1与上壳体4之间形成腔体,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下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开口101,腔体内安装有软阀芯2,软阀芯2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环口201,密封环口201与腔体的侧开口对应,软阀芯2的内部旋转并密封安装有硬阀芯3;上壳体4顶面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上壳体4与硬阀芯3传动连接,硬阀芯3通过底开口101与外部连通,软阀芯2通过密封环口201与外部连通,硬阀芯3在转动过程实现软阀芯2与硬阀芯3之间的连通和密封。
45.如图8所示,硬阀芯3为圆柱形结构,硬阀芯3内部沿水平倾斜设置有流道,流道的一端位于硬阀芯3的侧壁并形成阀芯进口,流道的另一端位于硬阀芯3的底部形成阀芯出口。
46.如图8-图10所示,硬阀芯3为分体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下硬阀芯31,下硬阀芯31上密封安装有上硬阀芯32。
47.如图9-图12所示,下硬阀芯31的结构为:包括下阀芯本体3101,下阀芯本体3101为顶部敞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下阀芯本体3101侧壁开有侧通孔3102,与侧通孔3102相对的下阀芯本体3101底部开有底通孔3104,下阀芯本体3101底部上表面形成下凹结构的下半流道3105,下半流道3105的一端位于侧通孔3102的下方,下半流道3105的另一端与底通孔3104连通。
48.侧通孔3102上方的下阀芯本体3101内壁设置有配接凸台3108。
49.底通孔3104的下端外部设置有与底通孔3104同心的环状凸台3109。
50.下阀芯本体3101内壁设置有内装配平面3106。
51.如图9-图10所示,上硬阀芯32的结构为:包括上阀芯本体3201,上阀芯本体3201为圆柱形结构,上阀芯本体3201顶部中心设置传动孔3204,上阀芯本体3201的底部形成上凹结构的上半流道3203,上半流道3203的一端位于上阀芯本体3201底部形成下弧口3207,上半流道3203的另一端贯穿上阀芯本体3201侧壁并形成上弧口3202。
52.上硬阀芯32的结构为:上阀芯本体3201外壁设置有外装配平面3206。
53.上弧口3202外侧的上阀芯本体3201上开有配接卡槽3205。
54.如图13所示,底开口101为弧形通孔。
55.以上结构中:
56.电机5可以是一种微型直流电机,电机5的输出端与硬阀芯3对应的传动孔3204传动连接;下壳体1和上壳体4可以是铝铸件或是耐高温塑料等材料,硬阀芯3可以是强度较高的塑料件或是其他材料,软阀芯2可以是硅胶材料等软质材料。
57.软阀芯2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环口201,密封环口201与下壳体1与上壳体4之间的腔体侧开口对应,软阀芯2的内部旋转并密封安装有硬阀芯3,这种旋转结构是在硬阀芯3流道的上端排浆最干净的部位进行密封,使排浆顺畅、密封性更佳,同时通过硬阀芯3和软阀芯2的软质材料弹性接触密封增强了密封效果。
58.硬阀芯3内部沿水平倾斜设置的流道有利于浆液的排空。流道两端的阀芯进口和阀芯出口即分别为分体式硬阀芯3结构中的侧通孔3102和底通孔3104。
59.阀打开状态时,硬阀芯3的阀芯进口与软阀芯2的密封环口201相通;阀关闭时,硬阀芯3的阀芯进口与软阀芯2内壁完全密封接触。
60.硬阀芯3拆分成下硬阀芯31与上硬阀芯32,可以节省加工成本,下硬阀芯31与上硬阀芯32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上硬阀芯32的上半流道3203与下硬阀芯31的下半流道3105在下硬阀芯31与上硬阀芯32安装在一起时相吻合,一起形内壁成完整流畅的流道,同时上硬阀芯32结构中的上弧口3202位于侧通孔3102上方,上硬阀芯32结构中的下弧口3207边沿与底通孔3104边线吻合。
61.为了使下硬阀芯31与上硬阀芯32之间的装配结构更加的稳固,在下硬阀芯31的结构中设置配接凸台3108,在上硬阀芯32的结构中设置配接卡槽3205,通过配接凸台3108与配接卡槽3205之间的配合实现下硬阀芯31与上硬阀芯32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固;在下硬阀芯31的结构中设置内装配平面3106,在上硬阀芯32的结构中设置外装配平面3206,通过内装配平面3106与外装配平面3206的配合实现下硬阀芯31与上硬阀芯32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固。
62.下硬阀芯31底部的环状凸台3109凸出硬阀芯3底部表面,同时组装后的环状凸台3109穿过下壳体1上的底开口101,并在阀打开到阀关闭的过程中环状凸台3109活动于底开口101中;通过设置底开口101的形状为弧形通孔,当阀打开时底开口101弧形方向的一端与环状凸台3109外周接触,当阀关闭时底开口101弧形方向的另一端与环状凸台3109外周接触,进而通过底开口101对环状凸台3109的约束实现对阀开关的机械约束,可以防止因电控失效等情况下出现误排浆的状况。
63.安装过程:
64.1.在硬阀芯3为分体情况下,将下硬阀芯31与上硬阀芯32紧密固定连接,并具备防水性能(当硬阀芯3为一体时此步骤省略);
65.2.将软阀芯2安装到下壳体1内;
66.3.将硬阀芯3密封安装于软阀芯2的内部并旋转测试硬阀芯3旋转是否顺畅;
67.4.将下壳体1与上壳体4配合安装,将硬阀芯3与软阀芯2封闭在下壳体1与上壳体4之间的腔体内部;
68.5.将电机5固定安装到上壳体4上,电机5与硬阀芯3传动连接。
69.工作过程:
70.1.将电机5连接电控装置;
71.2.排浆阀固定到需要排浆的容器出浆口部位,此时排浆阀的阀芯进口对容器出浆口,排浆阀的阀芯出口对盛放浆液的容器;
72.3.初始状态时,排浆阀为关闭状态,当容器需要排浆,通过电控装置驱动电机3,排浆阀打开,浆液通过排浆阀流出。
73.4.完成排浆后,电机5驱动排浆阀关闭。
74.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