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钢球导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4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钢球导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装置中的一种钢球导键结构,特别适用于无级调速皮带轮的传动装置。
已有技术采用的是滑键结构。无级调速皮带轮的两个工作面作轴向运动后,改变了工作直径的大小,从而达到调速目的。传动时由于轮壳偏心受力,这种滑键结构和皮带磨损快,传动效率降低。如嘉陵50、重庆50和渭阳50型摩托车的无级调速皮带轮装置检索了有关本主题的世界专利题录周报及相应的世界专利文摘周报(WPAJ)1974-1985/01,和日本专利1974-1984,以及美国工程索引(E、i)/1969-1983,未发现有采用钢球作为导键结构的有关报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钢球导键结构,以延长机械传动装置,特别是无级调速皮带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保持传动效率。
该钢球导键的结构是,在普通的滑键结构的内轮壳的外圆和外轮壳的内圆上,对应地均匀加工出若干条轴向R槽,其中装有若干个钢球。R槽的R值大于钢球的R值,R槽的长度是其中放置的各钢球的直径之和1.3倍以上。当外轮壳作轴向运动时,钢球滚动并将力传递到内轮壳上。该结构特别适用于无级调速皮带轮的传动装置上,也可适用于变速箱的滑移齿轮与花键轴的联结,离合器的花键轴与键套的联结等。
新型的钢球导键结构比普通的滑键结构的优点在于,用钢球和轮壳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套和滑键间的滑动摩擦,可以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保持传动效率。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在50型摩托车上的无级调速皮带轮传动装置中的实施例。
装有内轮盘(5)的外轮壳(3)套在装有外轮盘(4)的内轮壳(1)上,并能作轴向滑移。在内轮壳(1)的外圆和外轮壳(3)的内圆上,各对应地均匀加工有8条轴向R槽(6),在互相间隔着的4条R槽(6)中装入7个钢球(2),R槽(6)的R值是钢球(2)R值的1.05至1.1倍,R槽(6)的长度是钢球(2)的直径的9倍以上。当外轮壳(3)作轴向运动时钢球(2)滚动,并将力传递给内轮壳(1)。当装有钢球(2)的4条R槽(6)被磨损后,可在另外4条R槽(6)中装入钢球(2)继续使用。
权利要求
1.机械传动装置特别是无级调速皮带轮传动装置通常采用的是滑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装在内轮盘(5)的外轮壳(3)套在装有外轮盘(4)的内轮壳(1)上,在内轮壳(1)的外圆上和外轮壳(3)的内圆上,对应地均匀加工有若干条轴向R槽(6),其中装入若干个钢球(2),R槽(6)的R值是钢球(2)的R值的1.05-1.1倍,R槽(6)的长度是钢球(2)直径之和的1.3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摩托车无级调速皮带轮装置,在内轮壳(1)的外圆上和外轮壳(3)的内圆上,对应地均匀加工的轴向R槽(6)是8条,在互相间隔的4条R槽(6)中装入7个钢球(2),R槽(6)的长度是钢球(2)的直径的9倍以上。
专利摘要
机械传动装置中的一种钢球导键结构,特别适用于无级调速皮带轮的传动装置。通常采用的滑键结构工作时,由于轮壳偏心受力这种滑键结构和皮带磨损快,传动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钢球导键结构,在普通的滑键结构的内轮壳的外圆和外轮壳的内圆上,对应地加工出若干条轴向R槽,其中装有若干个钢球,当外轮壳作轴向运动时,钢球滚动,并将力传递到内轮壳上。这种钢球导键结构的优点在于可以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保持传动效率。
文档编号F16H55/32GK86200187SQ86200187
公开日1986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11日
发明者柏飞 申请人:陕西第一工业学校实习工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