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洗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356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洗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洗阀,主要供油田采油中清洗管内粘腊之用。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井壁会粘结腊,导致原油流出困难,严重时造成油井堵塞。
现有技术的结构只有中筒(参考


图1),冲洗方式为反洗。热水从井口向下灌注,经阀体下口返上,参考
图1所示箭头虚线22,返上后经箭头虚线23反上。其不足之处在于为了不使水温降底而溶不化腊,同时还必须保证有足够大的热水流量,以冲洗掉粘腊,所以,热水用量大;容易往地层漏水,造成地层污染和塞堵,导致出油不畅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水量较少和不致造成往地层漏水的正洗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阀体、拉杆、柱塞、钢球和阀座组成,拉杆上部螺纹连接有泵杆接箍和背帽,挡圈和背帽之间有皮碗,阀座阀口下有钢球和柱塞,阀座边缘下有顶套、顶丝和柱塞,柱塞下部有压簧。
拉杆和挡圈之间、柱塞和旁筒之间以及阀座和旁筒之间有密封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总图。
附图件号代表1、阀体 2、阀座3、密封圈 4、钢球5、顶套 6、顶丝7、柱塞 8、密封圈9、压簧 10、丝堵 11、泵杆接箍12、拉杆13、背帽 14、皮碗 15、垫圈16、挡圈17、密封圈18、上孔口 19、下孔口 20、阀孔21、旁通口22、箭头虚线 23、箭头虚线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常,本实用新型装于油管上(深达千米和千米以上),阀体1为带旁筒的圆筒体,上面有内螺纹和油管连接。旁筒上下端有上孔口18和下孔口19和阀体中筒连通,旁筒上部有带密封圈3的阀座2,阀座的阀口下有钢球4。钢球有带密封圈8的柱塞7支顶着,阀座外缘下有顶套5、顶丝6和柱塞外缘支承。柱塞下有压簧支承,压簧下面有丝堵10。
阀体中央有拉杆12,拉杆上部螺纹连接有泵杆接箍11和背帽13,背帽下有垫圈15、皮碗14和带密封圈17的挡圈16,拉杆下端连接有泵(图上未表示)。
使用时,先将抽油杆下放,使挡圈16坐在阀体的台阶上,从油管上方灌注入热水使皮碗14涨开,将管内壁粘结的腊溶化掉,经过本阀并从旁路经上孔口18将钢球压下,使旁阀开启,带腊水经阀孔20和旁通口21排出并返上回收。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用水量较少和不致造成往地层漏水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正洗阀,其特征在于,由阀体、拉杆、柱塞、钢球和阀座组成,拉杆上部螺纹连接有泵杆接箍和背帽,挡圈和背帽之间有皮碗,阀座阀口下有钢球和柱塞,阀座边缘下有顶套、顶丝和柱塞,柱塞下部有压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洗阀,其特征在于,拉杆和挡圈之间、柱塞和旁筒之间以及阀座和旁筒之间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正洗阀由阀体、拉杆、柱塞、钢球和阀座组成,拉杆上部螺纹连接有泵杆接箍和背帽,挡圈和背帽之间有皮碗,阀座阀口下有钢球和柱塞,阀座边缘下有顶套、顶丝和柱塞,柱塞下部有压簧。用水量较少;不会往地层漏水。
文档编号F16K43/00GK2357196SQ99205118
公开日2000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5日
发明者李华林 申请人:李华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