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68168阅读:来源:国知局
,包括驱动电机8、箱体3和与箱体3转动配合且将动力输出的传动轴,还包括慢挡传动机构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
[0027]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包括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和变速弹性元件;
[0028]环体轴向内锥套7内圆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外圆为轴向锥面,环体轴向内锥套7以锥面互相配合的方式套在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外圆周形成传递快档的锥面传动副;变速弹性元件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施加使其外锥面与环体轴向内锥套7的内锥面贴合传动的预紧力;所述传动轴动力输出时,主传动凸轮副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施加与变速弹性元件预紧力相反的轴向分力;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外套于传动轴且与其通过主传动凸轮副传动配合;
[0029]所述慢挡传动机构包括超越离合器和中间减速传动机构,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15、内圈14和滚动体,所述外圈15和内圈14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滚动体啮合或分离的啮合空间,所述环体轴向内锥套7通过中间减速机构将动力输入至超越离合器外圈15,所述超越离合器内圈14将慢档动力传递输出至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 ;超越离合器的滚动体和啮合空间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中间减速传动机构可以是一级齿轮减速传动或者其他减速传动结构,该中间减速传动机构能够保证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传递至超越离合器的外圈15的转速低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转速;为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内圈14在动力输出件输出旋转方向上与外圈15之间超越;如图所示,所述中间减速传动机构包括慢档中间轴、设置于慢档中间轴与其传动配合的第一慢档齿轮和第二慢档齿轮,慢档中间轴通过径向滚动轴承转动配合于变速器箱体3 ;与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传动配合(花键等传动结构)设有慢档主动齿轮13,所述慢档主动齿轮与第一慢档齿轮10啮合传动配合,第二慢档齿轮12与超越离合器的外圈15啮合传动;结构简单紧凑,实现慢档的动力传递;所述超越离合器通过慢档凸轮啮合副将慢档动力传递输出;所述慢档凸轮啮合副至少包括一个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由具有双向端面凸轮形线的双向端面凸轮构成;双向端面凸轮指的是能够实现双向啮合的端面凸轮;利于在慢档传动转为快档过程中消除换挡顿挫,可使慢档和快档从同轴的两个方向输入至动力输出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节约驱动效率;
[0030]所述驱动电机为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固定于箱体3,外转子9与环体轴向内锥套7传动配合。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转子9通过传动支架与环体轴向内锥套7传动配合,所述传动支架形成通过轴承与箱体3转动配合的支撑部;该结构利于形成稳定的支撑传动,同时,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使用;如图所示,传动支架5 —端形成通过轴承与箱体3转动配合的支撑部,另一端与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传动配合,并形成支撑。
[0032]本实施例中,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包括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由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通过设有的具有双向端面凸轮形线的双向端面凸轮啮合构成;可以是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均设有端面凸轮,也可以是其中之一设置端面凸轮,均能实现发明目的。
[0033]本实施例中,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 16均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双向凸轮槽,所述双向凸轮槽为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的结构,所述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 16之间通过双向凸轮槽内设有的凸轮滚动体10啮合传动;通过凸轮滚动体10形成双向啮合,具有较好的导向性,同时,减小凸轮啮合摩擦,降低能耗;凸轮滚动体一般为滚珠。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内圈14和摆式凸轮盘I在圆周方向传动配合,结构简单紧凑,制作、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且传动稳定;圆环体轴向外锥套4和摆式凸轮盘
II16之间通过凸轮副在圆周方向传动配合,增加传动的柔顺性;当然,在空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为多个凸轮副;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在使变速器动力输出旋转方向上与外圈之间超越。
[0035]超越离合器内圈14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通过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传动配合并将慢挡动力由中间减速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递至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当然,中间还可设置中间凸轮套而形成多个凸轮副传动;慢档形成传动时,利用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凸轮副、主传动凸轮副的轴向分力压紧弹性元件形成锁紧,并且形成慢档传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传动凸轮副由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内圆设有的内螺旋凸轮6a和传动轴I设有的外螺旋凸轮Ia相互配合形成,构成螺旋凸轮副;所述传动轴I延伸出箱体3的轴段传动配合设有用于与轮毂传动配合的传动件2,如图所示,该传动件2为用于与轮毂连接的传动盘结构;如图所示,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外缘与传动支架8传动配合;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外套于传动轴I且内圆设有内螺旋凸轮6a,传动轴I设有与内螺旋凸轮相配合的外螺旋凸轮Ia共同形成螺旋凸轮副;螺旋凸轮副即为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二者均为螺旋槽,并内嵌滚珠18形成啮合传动结构;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转动时,通过螺旋凸轮副对传动轴I产生轴向和圆周方向两个分力,其中圆周方向分力驱动传动轴I转动并输出动力,轴向分力被传动轴I的安装结构抵消,其反作用力作用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并施加于变速弹性元件4 ;在轴向分力达到设定数值时对弹性元件形成压缩,使得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和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分离,形成变速的条件,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螺旋凸轮副是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也可采用现有的其它凸轮副驱动,比如端面凸轮等等,但螺旋凸轮副能够使本结构更为紧凑,制造、安装以及维修更为方便,并且螺旋结构传动平稳,受力均匀,具有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和顺滑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更好的节能降耗效果,较大的控制车辆排放,更适用于轻便的两轮车等轻便车辆使用。
[0036]如图所示,慢档主动齿轮转动配合外套于凸轮盘II 16形成的支撑部和环体轴向内锥套7形成的轴套部位,即凸轮盘II 16和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之间的凸轮副传动部位;并且慢档主动齿轮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传动配合;总体结构简单紧凑,利于组装,适合于外转子电机传动的结构。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式凸轮盘I 一体成型于内圈;本结构整个超越离合器通过内圈和外圈共同支撑,增加整体稳定性,保证使用寿命和传动精度。
[0038]本实施例中,传动支架一端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连接并传动配合,远离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一端转动配合支撑于变速箱体3,所述变速弹性元件位于传动支架与传动轴I之间的空间且外套于外套于传动轴I ;如图所示,传动轴I上由左到右设有超越离合器、凸轮盘II 16、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和变速弹性元件(本实施例采用变速碟簧),筒状结构的传动支架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形成稳定的支撑,保证传动精度,同时,变速弹性元件位于传动支架于传动轴I之间的空间且外套于外套于传动轴1,结构紧凑。
[0039]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最佳结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连接方式上有所调整的方案,而不影响本发发明目的的实现。
[0040]本实施例的快挡动力传递路线:
[0041]动力一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 —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 —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内螺旋凸轮6a —传动轴I的外螺旋凸轮Ia —传动轴I输出动力;
[0042]此时超越离合器超越,且阻力传递路线:传动轴I —传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