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68168阅读:来源:国知局
轴I的外螺旋凸轮Ia —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内螺旋凸轮6a—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 —压缩变速蝶簧;传动轴I通过传动轴I的外螺旋凸轮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内螺旋凸轮6a及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施加轴向力并压缩变速蝶簧,当行驶阻力加大到一定时,该轴向力变速蝶簧,使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和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分离,动力通过下述路线传递,即慢挡动力传递路线:
[0043]动力一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 —慢挡主动齿轮一第一慢挡齿轮一慢挡中间轴一第二慢挡齿轮一超越离合器的外圈15—超越离合器内圈14—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一凸轮副—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 —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内螺旋凸轮一传动轴I的外螺旋凸轮一传动轴I输出动力。
[0044]慢挡动力传递路线同时还经过下列路线: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一凸轮副一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 —压缩变速蝶簧,防止慢挡传动过程中出现压缩变速蝶簧往复压缩,从而防止慢档传动时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和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贴合。
[0045]有上述传递路线可以看出,本发明在运行时,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的内锥面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外锥面在变速蝶簧作用下紧密贴合,形成一个保持一定压力的自动变速机构,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变速轴套的轴向厚度来调整离合器啮合所需压力,达到传动目的,此时,动力带动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传动轴1,使传动轴I输出动力逆时针旋转;此时慢挡超越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
[0046]机动车启动时阻力大于驱动力,阻力迫使传动轴I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在传动轴I的外螺旋凸轮的作用下,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压缩变速蝶簧;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和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分离,同步,慢挡超越离合器啮合,动力带动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第一慢挡齿轮、慢挡中间轴、第二慢挡齿轮、超越离合器的外圈15、内圈14、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和传动轴I,使传动轴I输出动力以慢挡速度转动;因此,自动实现了低速挡起动,缩短了起动时间,减少了起动力。与此同时,变速蝶簧吸收运动阻力矩能量,为恢复快挡挡位传递动力蓄备势能。
[0047]启动成功后,行驶阻力减少,当分力减少到小于变速蝶簧所产生的压力时,因被运动阻力压缩而产生变速蝶簧压力迅速释放推动下,完成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外锥面和圆环体轴向内锥套7的内锥面恢复紧密贴合状态,慢挡超越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
[0048]行驶过程中,随着运动阻力的变化自动换挡原理同上,在不需要剪断驱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变挡,使整个机车运行平稳,安全低耗,而且传递路线简单化,提高传动效率。
[004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箱体和与箱体转动配合且将动力输出的传动轴,还包括慢挡传动机构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包括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圆环体轴向内锥套和变速弹性元件; 圆环体轴向内锥套内圆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圆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以锥面互相配合的方式套在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圆周形成传递快档的锥面传动副;变速弹性元件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施加使其外锥面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内锥面贴合传动的预紧力;所述传动轴动力输出时,主传动凸轮副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施加与变速弹性元件预紧力相反的轴向分力;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套于传动轴且与其通过主传动凸轮副传动配合; 所述慢挡传动机构包括超越离合器和中间减速传动机构,所述超越离合器通过慢档凸轮啮合副将慢档动力传递输出;所述慢档凸轮啮合副至少包括一个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由具有双向端面凸轮形线的双向端面凸轮构成。 所述驱动电机为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固定于箱体,外转子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传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和滚动体,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滚动体啮合或分离的啮合空间;所述圆环体轴向内锥套通过中间减速机构将动力输入至超越离合器外圈,所述超越离合器内圈将慢档动力传递输出至圆环体轴向外锥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包括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由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通过设有的具有双向端面凸轮形线的双向端面凸轮啮合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均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双向凸轮槽,所述双向凸轮槽为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的结构,所述摆式凸轮盘I和摆式凸轮盘II之间通过双向凸轮槽内设有的凸轮滚动体啮合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和摆式凸轮盘I在圆周方向传动配合,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和摆式凸轮盘II之间通过凸轮副在圆周方向传动配合;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在使变速器动力输出旋转方向上与外圈之间超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式凸轮盘I一体成型于内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凸轮副由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内圆设有的内螺旋凸轮和传动轴设有的内螺旋凸轮相互配合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延伸出箱体的轴段传动配合设有用于与轮毂传动配合的传动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转子通过传动支架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传动配合,所述传动支架形成通过轴承与箱体转动配合的支撑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传动支架一端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连接形成传动配合,远离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一端转动配合支撑于变速箱体,所述变速弹性元件位于支撑架与传动轴之间的空间且外套于外套于传动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摆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箱体、传动轴、慢挡传动机构和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慢档传动机构包括超越离合器和中间减速传动机构,超越离合器通过慢档凸轮啮合副将慢档动力传递输出;慢档凸轮啮合副至少包括一个摆式端面凸轮啮合副;本发明具有现有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装置的全部优点,在换挡过程中具有摆动缓冲,释放变速弹性件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顺畅性,消除顿挫感和噪声,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换挡过程中的传动能耗,具有更好的节能降耗效果,并提高使用寿命,更适用于电动摩托车等轻便车辆使用。
【IPC分类】F16H61/04, F16H61/02
【公开号】CN105221734
【申请号】CN201510570190
【发明人】梁稚子
【申请人】梁稚子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