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行程调节阀的横装式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6429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2]510第一叉部
[0053]520第二叉部
[0054]610滑块本体
[0055]620滑块销
[0056]700转轴
[0057]800离合式手动操作机构
[0058]810蜗轮
[0059]820偏心套
[0060]821手动定位孔
[0061]822手柄
[0062]830蜗杆
[0063]831蜗杆轴
[0064]840手轮
[0065]850定位销
[0066]900阀位指示装置
[0067]910阀位指示舱
[0068]920角度指示牌
[0069]930指针
[0070]α 蜗杆轴的中轴线与活塞杆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7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72]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73]实施例1
[007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角行程调节阀的横装式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包括:箱体100、第一气缸200、第二气缸300、活塞杆400、拨叉500、两个滑块本体610、滑块销620和离合式手动操作机构800 ;
[0075]第一气缸200通过所述箱体100与第二气缸300连接;第一气缸200和第二气缸300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活塞本体210和第二活塞本体310 ;
[0076]活塞杆400,活塞杆400的两端分别穿入于第一气缸200和第二气缸300的内部,活塞杆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本体210和第二活塞本体310连接,活塞杆400上设有滑块销连接孔410,滑块销连接孔410的中轴线与活塞杆400的中轴线垂直;
[0077]拨叉500,设置于箱体100的内部,拨叉500的本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叉部510和第二叉部520,第一叉部510和第二叉部520相对设置,第一叉部510和第二叉部520上均设有叉口,拨叉500的本体的另一端与转轴700键连接,转轴700通过连接件与阀杆连接,第一叉部510和第二叉部520之间有间隙,活塞杆400从第一叉部510和第二叉部520之间的间隙穿过;
[0078]两个滑块本体610分别嵌入于相应的第一叉部510的叉口和第二叉部520的叉口中,叉口的长度大于滑块本体610的长度,滑块本体610在相应的叉口中滑动,滑块本体610上设有块体销连接孔;
[0079]滑块销620,穿过块体销连接孔和活塞杆400上的滑块销连接孔410,将滑块本体610与活塞杆400连接;
[0080]离合式手动操作机构800包括蜗轮810、偏心套820、蜗杆830、蜗杆轴831和手轮840 ;蜗轮810与转轴700键连接,偏心套820设置于箱体100的内部,且处于蜗轮810的下方,蜗杆830设置于偏心套820的内部,蜗杆830与蜗杆轴831采用销连接,蜗杆轴831与手轮840连接。
[0081]本实施例的机构使用时,当本机构从“手动”转为“自动”时,转动偏心套820,使蜗轮810与蜗杆830分离,向第一气缸200和第二气缸300输入气体压力,驱动第一活塞本体210和第二活塞本体310移动,第一活塞本体210和第二活塞本体310推动活塞杆400移动,活塞杆400带动滑块本体610移动,滑块本体610在拨叉500中滑移,同时带动拨叉500旋转,使转轴700随着拨叉500转动,转轴700带动阀杆转动,实现对流经调节阀的流体通断和流量的控制;当本机构设置为“自动”转为“手动”时,切断操作气压,转动偏心套820,使蜗轮810与蜗杆830啮合,操作手轮840,转动蜗杆830,带动蜗轮810移动,蜗轮810带动转轴700转动,使转轴700带动阀杆、阀芯转动,实现手动控制流经调节阀的流体通断和调节控制。
[0082]本实施例中,在将活塞杆400直线移动转换成拨叉500和转轴700的转角移动的过程中,滑块本体610在拨叉500的叉口中上下滑动。
[0083]角行程调节阀的横装式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还包括阀位指示装置900,阀位指示装置900包括阀位指示舱910、角度指示牌920和指针930,阀位指示舱910与箱体100连接,角度指示牌920设置于阀位指示舱910的内部,指针930与蜗轮810连接,且处于阀位指示舱910的内部。指针930能够随着蜗轮810的转动而转动,由于指针930处于阀位指示舱910的内部,操作人员可通过阀位指示牌了解阀的开度情况。
[0084]离合式手动操作机构800还包括定位销850 ;偏心套820上分别设有供定位销850插入的手动定位孔821和自动定位孔。当本机构从“手动”转为“自动”时,定位销850插入于自动定位孔中,使蜗轮810与蜗杆830处于分离位置;当本机构从“自动”转为“手动”时,定位销850插入于手动定位孔821中,使蜗轮810与蜗杆830啮合。离合式手动操作机构800可独立装配后直接装入箱体100中,方便装配和维修。
[0085]偏心套820上还设有手柄822。手柄822用于扳转偏心套820,实现“手动”与“自动”切换,配合定位销850使用,扳转角度为90度。
[0086]蜗杆轴831的中轴线与活塞杆400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25° -30°。该结构使本机构便于操作,且手轮840不会碰到第一气缸200,从而使本机构的体积小,结构更紧凑。
[0087]蜗轮810为扇形,蜗轮810与蜗杆830的模数相同,蜗轮810的另一侧与转轴700键连接。设计成扇形是为了保证在角行程调节阀最大开度90度的前提下使本机构的结构更紧凑。
[0088]箱体100的两端分别设有左法兰和右法兰;第一气缸200包括第一缸体220、第一导向盖230和第一端盖240,第一缸体2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240和箱体100的左法兰连接,第一导向盖230设置于第一缸体220上,且第一导向盖230与箱体100连接;第二气缸300包括第二缸体320、第二导向盖330和第二端盖340,第二缸体32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盖340和箱体100的右法兰连接,第二导向盖330设置于第二缸体320上,且第二导向盖330与箱体100连接;活塞杆400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盖230、箱体100和第二导向盖340。
[0089]当角行程调节阀的横装式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采用双作用结构时,第一端盖240、箱体100的左法兰、箱体100的右法兰和第二端盖340分别设有第一操作气源接口 241、第二操作气源接口 110、第三操作气源接口 120和第四操作气源接口 341。当在第一操作气源接口 241和第三操作气源接口 120中输入气体压力时,第一活塞本体210和第二活塞本体310向右移动,活塞杆400也就向右移动,即活塞杆400正向移动,活塞杆400推动滑块本体610,使拨叉500、转轴700转动;当在第二操作气源接口 110和第四操作气源接口 341中输入气体压力时,第一活塞本体210和第二活塞本体310向左移动,活塞杆400也就向左移动,即活塞杆400反向移动,活塞杆400推动滑块本体610,使拨叉500、转轴700转动。
[0090]本机构将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离合式手动操作机构800和阀位指示装置900集合为一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提高了整机控制的精度。
[0091]实施例2
[009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当角行程调节阀的横装式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采用单作用结构时,第一气缸2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缸体220内部的第一弹簧件250,第一弹簧件250处于第一导向盖230与第一端盖240之间,第一弹簧件250套在活塞杆400上,第一弹簧件250与第一导向盖230连接;第二气缸3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缸体320内部的第二弹簧部件350,第二弹簧部件350处于第二活塞本体310和第二端盖340之间。
[0093]当角行程调节阀的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采用单作用结构时,当需要活塞杆400向右移动时,气压输入第一操作气源接口 241和第三操作气源接口 120,推动第一活塞本体210和第二活塞本体310移动,压缩第一弹簧件250和第二弹簧部件350,连动活塞杆400、滑块本体610,使拨叉500、转轴700转动。第二操作气源接口 110(图中未示)和第四操作气源接口 341为排气孔,安装防雨帽。当需要活塞杆400向左移动时,只需将第一气缸200和第二气缸300中的气体压力切换排空,第一弹簧件250和第二弹簧部件350的回复力推动活塞杆400向左移动。
[0094]活塞杆400的穿入于第一气缸200内部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第一气缸2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缸体220内部的压簧螺栓260,压簧螺栓260穿过第一活塞本体210,且穿入于活塞杆4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