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3148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
【背景技术】
[0002]参阅图1,现有一种外掣爪式棘轮花毂,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1252815号「夕卜掣爪式棘轮花毂」发明案,包含一个心轴9、一个能旋转地套设于该心轴9的壳体10、一个设置于该壳体10内部的离合单元20、一个连接该离合单元20且材质为铬钼合金钢的驱动件30、一个螺接该驱动件30且材质为铝合金的链轮载体40,及四轴承50。该壳体10通过其中两个轴承50与该心轴9连接。该链轮载体40通过另外两个轴承50与该心轴9连接,且为了满足现代人对自行车轻量化的需求,该链轮载体40以硬度较低且重量较轻的铝合金来制作。然而,所述轴承50为培林型的设计,制作成本相对昂贵,并无法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且该链轮载体40带动该驱动件30自轴转动需靠相互咬接的螺纹来推动,但两者使用的材质不同,所以长时间使用之下,低硬度的链轮载体40必然会产生磨耗,而使车轮转动的效率不佳,必须时常汰换花毂,不甚经济。
[0003]参阅图2,因应上述问题,又发展出另一种棘轮花鼓,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315660号「自行车的轮毂」新型案,将所述培林型轴承分别替换为成本低廉的全散珠型轴承50,且将该驱动件30与该链轮载体40改为一体成型件,且皆为铬钼合金钢所制成,如此一来,便解决了培林型轴承成本昂贵的问题,也解决了该链轮载体40与该驱动件30之间因不同材质所造成的磨耗问题。然而,此创作并无法满足轻量化的设计需求,反而因为一体的驱动件30与链轮载体40采用铬钼合金钢制作而使产品重量更重,且因该驱动件30与该链轮载体40为一体成型件,一旦任一个关键组配位置加工失败便需一整颗报废,十分浪费原料。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廉且降低加工失败的原料损耗率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
[0005]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包含一个心轴、一个壳体、一个飞轮座、一个离合单元、一个壳体支撑单元,及一个飞轮座支撑单元。该心轴沿一条轴线延伸,并包括分别位于两相反端部的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及一个介于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之间的中继段。该壳体套设于该心轴外,并包括多个分别对应该中继段且分别由内周面沿环向凹设的容置槽。该飞轮座套设于该心轴外,并包括一个驱动件,及一个连接该驱动件的链轮载体。该离合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驱动件的棘齿环、多个分别啮合于该棘齿环且分别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掣爪,及多个分别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分别顶抵所述掣爪使所述掣爪分别恒弹抵于该棘齿环上的弹性组件。该壳体支撑单元设置于该壳体与该心轴之间,并包括一个第一滚动组,及一个第二滚动组。该第一滚动组具有一个螺锁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一玉押、一个安装于该壳体的第一珠碗,及多个填设于该第一玉押与该第一珠碗之间的第一滚珠。该第二滚动组具有一个形成于该中继段的第二玉押、一个安装于该壳体的第二珠碗,及多个填设于该第二玉押与该第二珠碗之间的第二滚珠。该第一玉押与该第二玉押相向设置。该飞轮座支撑单元设置于该飞轮座与该心轴之间,并包括一个第三滚动组,及一个第四滚动组。该第三滚动组具有一个螺锁于该第二端部的第三玉押、一个安装于该链轮载体的第三珠碗,及多个填设于该第三玉押与该第三珠碗之间的第三滚珠。该第四滚动组具有一个形成于该中继段的第四玉押、一个形成于该驱动件的第四珠碗,及多个填设于该第四玉押与该第四珠碗之间的第四滚珠。该第三玉押与该第四玉押相向设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该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还包含一个第一个端盖及一个第二端盖,该第一个端盖螺锁于该第一端部且抵接该第一玉押,该第二端盖螺锁于该第二端部且抵接该第三玉押。
[0007]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该飞轮座还包括一个锁固件,该驱动件具有一个相反设置于该棘齿环的另一端部且径向截面呈非圆形的嵌合部,该链轮载体具有一个套接该嵌合部且径向截面与该嵌合部相配合的套接部,及一个由内周面径向向内延伸且邻设于该套接部的挡缘,该锁固件能卸除地锁固于该驱动件,并包括一个沿轴向顶抵于该挡缘的头部,及一个螺锁于该驱动件的内周面的身部。
[0008]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该链轮载体的材料硬度小于该驱动件的材料硬度。
[0009]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该锁固件的材料硬度小于该驱动件的材料硬度。
[0010]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该飞轮座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挡缘与该头部之间的垫圈,该头部通过该垫圈与该挡缘沿轴向紧密地顶抵。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该嵌合部与该套接部的径向截面分别呈相配合的梅花形。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该棘齿环具有多个分别供所述掣爪啮合的棘齿。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壳体支撑单元及该飞轮座支撑单元皆采全散珠型轴承设计,而能压低制造成本,达到成本低廉的目的,再通过该第三珠碗、该链轮载体与该驱动件皆为分开制造的组件,而能达到降低加工失败的原料损耗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5]图1是一个平面剖视图,说明现有一种外掣爪式棘轮花毂;
[0016]图2是一个平面剖视图,说明现有另一种棘轮花鼓;
[0017]图3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0018]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平面剖视图;及
[0019]图5是图4中V-V剖切线的一个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离合单元的作动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全散珠型外掣爪式棘轮花毂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心轴1、一个壳体2、一个飞轮座3、一个离合单元4、一个壳体支撑单元5、一个飞轮座支撑单元6、一个第一个端盖7,及一个第二端盖8。
[0021]该心轴I沿一条轴线L延伸,并包括分别位于两相反端部的一个第一端部11及一个第二端部12,及一个介于该第一端部11及该第二端部12之间的中继段13。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继段13为一个由外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肋131。
[0022]该壳体2套设于该心轴I外,并包括多个分别对应该中继段13且分别由内周面沿环向凹设的容置槽21、一个由内周面径向向内延伸并对应该第一端部11的第一内凸肋22、一个由内周面径向向内延伸并对应该中继段13且介于所述容置槽21及该第一内凸肋22之间的第二内凸肋23。
[0023]该飞轮座3套设于该心轴I外,并包括一个驱动件31、一个链轮载体32、一个锁固件33,及一个垫圈34。该驱动件31具有一个径向截面呈非圆形的嵌合部311。该链轮载体32的材料硬度小于该驱动件31的材料硬度,并具有一个套接该嵌合部311且径向截面与该嵌合部311相配合的套接部321、一个由内周面径向向内延伸且邻设于该套接部321的挡缘322,及一个由内周面径向向内延伸且位于该挡缘322的外侧的第三内凸肋323。该锁固件33能卸除地锁固于该驱动件31,且材料硬度小于该驱动件31的材料硬度,并包括一个沿轴向顶抵于该挡缘322的头部331,及一个螺锁于该驱动件31的内周面的身部332。该垫圈34设置于该挡缘322与该头部331之间。该头部331通过该垫圈34与该挡缘322沿轴向紧密地顶抵。在本实施例中,该嵌合部311与该套接部321的径向截面分别呈相配合的梅花形,该驱动件31的材质为铬钼合金钢,该链轮载体32及该锁固件33的材质分别为铝合金。
[0024]该离合单元4包括一个设置于驱动件31且相反设置于该嵌合部311的另一端部的棘齿环41、多个分别啮合于该棘齿环41且分别组设于所述容置槽21内的掣爪42,及多个分别组设于所述容置槽21内且分别顶抵所述掣爪42使所述掣爪42分别恒弹抵于该棘齿环41上的弹性组件43。该棘齿环41具有多个分别供所述掣爪42啮合的棘齿411。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