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紧固套件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051503阅读:来源:国知局
行且等长的两个第一底板211、两个第一顶板212和一个第二矩形板222,第一底板和第二矩形板的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顶板上、下端面间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两倍;第二矩形板左、右端面间距与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间距和第一顶板左、右端面间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2倍;
[0147]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顶板前、后端面的中心连线为其轴线,在第一底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凸台213,在第一顶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通槽214,第五凸台和第五通槽的断面形状相匹配;沿第一底板轴线和第一顶板轴线,均匀布设贯穿上、下端面的紧固通孔,为了与各延展板连接,相邻紧固通孔的间距与以上各延展板中同一组紧固通孔的间距相等;
[0148]左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与左侧第一底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两者下端面平齐;左侧第一底板的左端面与第二矩形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矩形板的上端面与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右端面与右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两者的下端面与第二矩形板的右端面平齐。
[0149]为了与相应连接的延展板相配合,包括的第一顶板左、右端面的间距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间距与相应延展板相应部位的间距相同,也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15倍。
[0150]如图28所示,第三变向延展板206中包括断面为矩形,平行且等长的两个第一底板211、两个第一顶板212和一个第三矩形板223,第一顶板和第三矩形板的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顶板上、下端面间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两倍;第三矩形板左、右端面间距与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间距和第一顶板左、右端面间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2倍;
[0151]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顶板前、后端面的中心连线为其轴线,在第一底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凸台213,在第一顶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通槽214,第五凸台和第五通槽的断面形状相匹配;沿第一底板轴线和第一顶板轴线,均匀布设贯穿上、下端面的紧固通孔,为了与各延展板连接,相邻紧固通孔的间距与以上各延展板中同一组紧固通孔的间距相等;
[0152]左侧的第一底板的左端面与左侧第一顶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两者下端面平齐;左侧第一顶板的左端面与第三矩形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第三矩形板的上端面与右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的第一顶板的右端面与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两者的下端面与第三矩形板的右端面平齐。
[0153]为了与相应连接的延展板相配合,包括的第一顶板左、右端面的间距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间距与相应延展板相应部位的间距相同,也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15倍。
[0154]如图29所示,第四变向延展板207中包括断面为矩形,平行且等长的两个第一底板211、两个第一顶板212和一个第一矩形板221,第一底板和第一矩形板的上、下端面间距相同,第一顶板上、下端面间距和第一矩形板左、右端面间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两倍;第一顶板左、右端面间距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间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2倍;
[0155]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顶板前、后端面的中心连线为其轴线,在第一底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凸台213,在第一顶板上端面,沿轴线自前端至后端设置第五通槽214,第五凸台和第五通槽的断面形状相匹配;沿第一底板轴线和第一顶板轴线,均匀布设贯穿上、下端面的紧固通孔,为了与各延展板连接,相邻紧固通孔的间距与以上各延展板中同一组紧固通孔的间距相等;
[0156]左侧的第一底板的左端面与左侧第一顶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两者下端面平齐;左侧第一顶板的左端面与第一矩形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矩形板的右端面与与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的第一底板的右端面与右侧的第一顶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两者的下端面与第一矩形板的下端面平齐。
[0157]为了与相应连接的延展板相配合,包括的第一顶板左、右端面的间距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间距与相应延展板相应部位的间距相同,也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间距的1.5至15倍。
[0158]各变向延展板的第五凸台和第五通槽都朝向逆时针方向。
[0159]各变向延展板中和各延展版中的第一顶板和第一地板的端面间距比例相同,通过适当配合就可以实现利用以上板材组合形成紧固连接的具有不同弯折方向的,形状多样的整体结构。
[0160]如图30所示,利用各变向延展板顺序连接各延展板的边缘可以延展出多种弯折形状的整体框架,应用于复杂的建筑、安装、承压等工业领域。
[0161]相同变向延展板之间的连接,可以形成相等小斜率变化的坡度弯折。不同变向延展板之间的连接,可以形成差异斜率变化的坡度弯折。变向延展板与各延展板连接可以形成直角弯折,尤其适合围城框架结构。
[0162]如图31所示,紧固通孔的孔径在接近上述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上的下端面时扩大,形成预埋孔216,使得紧固套件中螺栓的头部或螺帽在紧固时可以埋入下端面,这样紧固套件将延展板、变向延展板夹持,紧固到位时保证下端面表面的平滑。利用以上紧固套件,结合各变向延展板中和各延展版中的凸台和凹槽咬合面,以及第一底板或第一顶板高度造成的拼插结构,可以形成牢固的组合延展框、梁和板材,大大减轻了工业生产和建筑型材的制造成本,实现了基础建材的模块化装配。
[016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串联紧固套件,包括螺栓(100)和螺帽(101),其特征在于,螺帽包括上、下端面互相平行的第一圆柱体(161)和第二圆柱体(162),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高小于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上端面固定在第二圆柱体的下端面上,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共轴线,在第二圆柱体的上端面中心,沿轴线向下开设第三盲孔(163),第三盲孔的底面与螺帽的下端面平行,第三盲孔的侧壁上设置第三内螺纹(164); 螺栓包括头部(110)和螺杆(111),头部包括上、下端面互相平行的第三圆柱体(165)和第四圆柱体(166),第四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体,第四圆柱体的高小于第三圆柱体,第三圆柱体的上端面固定在第四圆柱体的下端面上,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共轴线,在第三圆柱体的下端面固定第一环形部件(167); 螺杆包括形变连接环(171)和步进连接杆(172),步进连接杆为一上、下端面互相平行的圆柱体,步进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第三外螺纹(173),步进连接杆的上端面固定第二环形部件(174),步进连接杆的直径与第三盲孔的直径相同,第三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匹配; 形变连接环由两个轴线平行且侧壁相交重合的形变圆环(175)组成,以形变圆环相交重合的环体为中心,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在每个形变圆环上开设一个形变缺口(176),形变缺口位于圆环相交重合的环体和所处形变圆环的中心之间;形变圆环环体断面为圆形,形变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形变圆环的环体断面宽度; 第三圆柱体的下端面固定的第一环形部件通过形变缺口钩挂形变连接环的一个形变圆环,步进连接杆上端面固定的第二环形部件通过形变缺口钩挂形变连接环的另一个形变圆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紧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部件与第二环形部件间钩挂多个所述形变连接环,通过形变缺口,所述形变连接环之间成一个串联钩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紧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连接环之间成若干个并列的串联钩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紧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连接环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在转变温度之上和之下形成两个相似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紧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部件(167)为一矩形闭环,第一环形部件的轴线与第三圆柱体(165)的下端面平行,与第三圆柱体(165)的下端面相邻的长边环体融入下端面,第一环形部件断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类椭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串联紧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部件(174)为一矩形闭环,第二环形部件的轴线与步进连接杆(172)的上端面平行,与步进连接杆(172)的上端面相邻的长边环体融入上端面,第二环形部件断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类椭圆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联紧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圆柱体的下端面上沿径向呈放射状设置有凸棱。
【专利摘要】一种串联紧固套件,包括螺栓和螺帽,螺帽上端面沿轴线向下开设第三盲孔,其侧壁上设置第三内螺纹;螺栓头部的柱体下端面固定第一环形部件;螺杆包括形变连接环和步进连接杆,步进连接杆侧壁上设置第三外螺纹,上端面固定第二环形部件,步进连接杆的直径与第三盲孔的直径相同;形变连接环由侧壁相交重合的形变圆环组成,以形变圆环相交重合的环体为中心,每个形变圆环上开设一个形变缺口,形变缺口位于圆环相交重合的环体和所处形变圆环的中心之间;形变圆环环体断面为圆形,形变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形变圆环的环体断面宽度;第一环形部件钩挂形变连接环的一个形变圆环,第二环形部件钩挂形变连接环的另一个形变圆环。可以有效提高紧固可靠性。
【IPC分类】F16B39/284, F16B5/02
【公开号】CN204704211
【申请号】CN201520389596
【发明人】张鹤榕
【申请人】张鹤榕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