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064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端部与固定至变速器壳91的弹簧支承部件37抵接,复位弹簧24的后侧的端部铆接至位于间隔调整部件51的前侧的环状的第2制动器用活塞按压部件33的外周部。该活塞按压部件33的内周部固定至紧固活塞23,这样,紧固活塞23经由活塞按压部件33而通过复位弹簧24来后退。此外,活塞按压部件33位于紧固活塞23与摩擦板22之间,因此,在紧固活塞23向前侧前进时,经由活塞按压部件33而将摩擦板22向前侧按压。
[0071]上述油路51e在间隔调整部件51的抵接面51d开口。该油路51e的开口与在变速器壳91的抵接面91b开口的油路82的开口相连接。在油路51e与油路82之间,设有将它们之间密封的圆环状的密封部件61。
[0072]在此,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在间隔调整部件51处于第I状态时,间隔调整部件51的抵接面51d与变速器壳91的抵接面91b抵接,另一方面,在间隔调整部件51处于第2状态和第3状态时,为间隔调整部件51的抵接面51d从变速器壳91的抵接面91b分离的状态。
[0073]这样,即使间隔调整部件51根据状态切换而相对于变速器壳91相对地移动,密封部件61也通过与该移动对应地变形而维持密封功能。
[0074]具体地说,密封部件61插入以向后侧凹入的方式形成于变速器壳91的抵接面9 Ib的截面圆形的凹部91c。经由该凹部91c,油路82在抵接面91b开口。凹部91c的深度(上述轴向的长度)比密封部件61的长度更短。另外,凹部91c的内径比密封部件61的外径更大。密封部件61的后侧端与凹部91c的底面(后侧的面)中的油路82的开口的周围抵接,另一方面,前侧端与间隔调整部件51的抵接面51d中的油路51e的周围抵接。如图4所示,在间隔调整部件51处于第I状态时,密封部件61沿该密封部件61的长度方向压缩,以密封部件6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相对于长度方向两端部而直径更大的方式变形为鼓状。
[0075]在间隔调整部件51处于第2状态和第3状态时,在间隔调整部件51的抵接面51d与变速器壳91的抵接面91b之间产生间隙。可是,密封部件61维持沿其长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其压缩量比间隔调整部件51处于第I状态时更小),维持密封部件61的两端分别与凹部91c的底面中的油路82的开口的周围和间隔调整部件51的抵接面51d中的油路51e的周围抵接的状态。结果,抑制了油压从变速器壳91的抵接面91b与间隔调整部件51的抵接面51d之间(油路51e与油路82之间)泄漏。
[0076]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形成在间隔调整部件51的前侧的面开口的第2制动器用气缸25,并在该气缸25内嵌入第2制动器用紧固活塞23,但是也可代替于此,形成在间隔调整部件51的后侧的面开口的第I制动器用气缸8,并在该气缸8内嵌入第I制动器用紧固活塞7。在此情况下,紧固活塞23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嵌入在壳固定部件28形成的气缸25内即可。
[0077]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的范围内可替用。
[0078]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间隔调整部件51构成为可切换至第I状态、第2状态和第3状态,但是也可构成为可切换至第I状态和第2状态,在此情况下,在自动变速器I的变速级处于中立状态时,特别是成为第I速而第2制动器21为紧固状态的可能性高,并且第I制动器5为紧固状态的可能性低,因而使间隔调整部件51为第2状态即可。
[007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达成前进8速和后退I速的自动变速器I中适用本实用新型,但只要是具备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这些摩擦紧固元件可为制动器,也可为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任何自动变速器均能够适用本实用新型。
[0080]再者,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自动变速器中的径向的位置不仅仅在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在彼此沿径向偏离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实用新型。
[0081]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单纯的例示,并不限定性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定义,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均等范围的变形或变更全部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82]工业实用性
[008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具有沿自动变速器的轴向并列配设的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以及分别设于该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多个摩擦板。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具备沿自动变速器的轴向并列配设的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以及分别设于该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多个摩擦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间隔调整机构,该间隔调整机构配设于上述轴向上的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与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之间,用于调整该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该第2摩擦紧固元件中的多个摩擦板间的间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能够将上述间隔调整机构切换至第I状态或第2状态,该第I状态是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比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小的状态,该第2状态是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比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小的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机构还能够将上述间隔调整机构切换至第3状态,该第3状态是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比上述第I状态大、且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比上述第2状态大的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能够将上述间隔调整机构切换至第I状态或第2状态,该第I状态是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为第I阈值以下的状态,该第2状态是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为第2阈值以下的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机构还能够将上述间隔调整机构切换至第3状态,该第3状态是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与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上述摩擦板间的间隔大致相同的状态。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调整机构具有间隔调整部件,该间隔调整部件配设于上述轴向上的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与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之间,并且可沿上述轴向移动, 上述切换机构通过使上述间隔调整部件沿上述轴向移动而进行上述间隔调整机构的状态切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调整部件具有:第I抵接部,与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的摩擦板抵接;第2抵接部,与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摩擦板抵接;以及被驱动部,相对于上述第I抵接部和上述第2抵接部,设置于在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上偏离的位置,与上述切换机构相连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还具有:第I摩擦紧固元件用紧固活塞,在上述间隔调整机构处于上述第I状态时前进,以使该第I摩擦紧固元件的多个摩擦板彼此卡合;以及第I摩擦紧固元件用复位弹簧,使该第I摩擦紧固元件用紧固活塞后退, 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还具有:第2摩擦紧固元件用紧固活塞,在上述间隔调整机构处于上述第2状态时前进,以使该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多个摩擦板彼此卡合;以及第2摩擦紧固元件用复位弹簧,使该第2摩擦紧固元件用紧固活塞后退, 上述被驱动部相对于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用复位弹簧和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用复位弹簧,设置于在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上偏离的位置。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调整机构还具有:活塞,嵌装在由上述间隔调整部件形成的气缸内,并按压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之中的一个摩擦紧固元件的摩擦板;油压室,设于上述气缸内,对该活塞施加油压;以及油路,设于上述间隔调整部件,用于向上述油压室供给油压, 上述间隔调整部件的油路与设于变速器壳的油路相连接, 设有将上述间隔调整部件的油路与上述变速器壳的油路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即使上述间隔调整部件通过上述切换机构而相对于上述变速器壳移动,上述密封部件也通过与该移动对应地变形而维持密封功能。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摩擦紧固元件和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在彼此不同的变速级下紧固。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变速器,具备沿自动变速器的轴向并列配设的第1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以及分别设于该第1摩擦紧固元件和第2摩擦紧固元件的多个摩擦板,其特征在于,具备间隔调整机构,该间隔调整机构配设于上述轴向上的上述第1摩擦紧固元件与上述第2摩擦紧固元件之间,用于调整该第1摩擦紧固元件和该第2摩擦紧固元件中的多个摩擦板间的间隔。
【IPC分类】F16H61/30, F16H63/02
【公开号】CN204716963
【申请号】CN201520317971
【发明人】岩崎龙彦, 镰田真也, 小河内康弘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公告号】DE202015003605U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