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稳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963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压力稳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稳定装置,用于气体生产的压力容器或管道。
【背景技术】
[0002]在气体的生产工艺中,压力的平稳控制事关安全和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压力的装置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施的压力稳定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力稳定装置,包括气体管道、第一水封罐、第二水封罐,气体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自上往下伸入第一水封罐内,第二支管自上往下伸入第二水封罐内,第一支管伸入第一水封罐内的长度、第二支管伸入第二水封罐内的长度均可调节,第一水封罐顶端、第二水封罐顶端均具有开口。
[0005]进一步的是:第一水封罐与第二水封罐的高度相同,第一水封罐的内径小于第二水封罐的内径,第一支管垂直于水平面地从第一水封罐顶面伸入,第二支管垂直于水平面地从第二水封罐顶面伸入,第一支管伸入第一水封罐内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管伸入第二水封罐内的长度,第一支管的内径与第二支管的内径相同。
[0006]进一步的是:第一支管从第一水封罐顶面中心处伸入,第二支管从第二水封罐顶面中心处伸入。
[0007]进一步的是:第一水封罐、第二水封罐均为圆筒体。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施时,将气体管道与压力容器或管道相连接,从开口处往第一水封罐内和第二水封罐内注入水,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均伸入水面下,分别形成水封结构,而且需使得第一支管的管口位于水面下的深度大于第二支管的管口位于水面下的深度,当气体管道内压力过大时,在第二水封罐内产生气泡,通过第二水封罐的开口将压力释放,当气体压力管道内压力过小时,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均产生负压,分别将水倒吸入管内,实施时,需使得第一支管内先完成倒吸,在第一支管内形成水柱,使得气体管道内外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防止气体管道内的压力继续减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方便实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一;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二;
[0012]图中标记为:气体管道1、第一支管11、第二支管12、第一水封罐2、第二水封罐3。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体管道1、第一水封罐2、第二水封罐3,气体管道I上连接有第一支管11、第二支管12,第一支管11自上往下伸入第一水封罐2内,第二支管12自上往下伸入第二水封罐3内,第一支管11伸入第一水封罐2内的长度、第二支管12伸入第二水封罐3内的长度均可调节,第一水封罐2顶端、第二水封罐3顶端均具有开口。
[0015]如图2、图3所示,实施时,将气体管道I与压力容器或管道相连接,从开口处往第一水封罐2内和第二水封罐3内注入水,第一支管11、第二支管12均伸入水面下,分别形成水封结构,而且需使得第一支管11的管口位于水面下的深度大于第二支管12的管口位于水面下的深度,当气体管道I内压力过大时,在第二水封罐3内产生气泡,通过第二水封罐3的开口将压力释放,当气体管道I内压力过小时,第一支管11、第二支管12均产生负压,分别将水倒吸入管内,实施时,需使得第一支管11内先完成倒吸,此时第一水封罐2内的水面高度与第一支管11的管口位置齐平,在第一支管11内形成水柱,使得气体管道I内外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防止气体管道I内的压力继续减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方便实施。
[0016]为方便实施时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下述结构:第一水封罐2与第二水封罐3的高度相同,第一水封罐2的内径小于第二水封罐3的内径,第一支管11垂直于水平面地从第一水封罐2顶面伸入,第二支管12垂直于水平面地从第二水封罐3顶面伸入,第一支管11伸入第一水封罐2内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管12伸入第二水封罐3内的长度,第一支管11的内径与第二支管12的内径相同。采用该结构后,实施时,只需往第一水封罐2内和第二水封罐3内装满水即可,第一支管11伸入第一水封罐2内的长度、第二支管12伸入第二水封罐3内的长度也可较方便的根据工况进行设置。
[0017]优选地,第一支管11从第一水封罐2顶面中心处伸入,第二支管12从第二水封罐3顶面中心处伸入。
[0018]优选地,第一水封罐2、第二水封罐3均为圆筒体,方便加工制作。
【主权项】
1.压力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管道(I)、第一水封罐(2)、第二水封罐(3),所述气体管道(I)上连接有第一支管(11)、第二支管(12),所述第一支管(11)自上往下伸入第一水封罐(2)内,所述第二支管(12)自上往下伸入第二水封罐(3)内,所述第一支管(11)伸入第一水封罐(2)内的长度、所述第二支管(12)伸入第二水封罐(3)内的长度均可调节,所述第一水封罐(2)顶端、第二水封罐(3)顶端均具有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封罐(2)与第二水封罐(3)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水封罐(2)的内径小于第二水封罐(3)的内径,所述第一支管(11)垂直于水平面地从第一水封罐(2)顶面伸入,所述第二支管(12)垂直于水平面地从第二水封罐(3)顶面伸入,所述第一支管(11)伸入第一水封罐(2)内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管(12)伸入第二水封罐(3)内的长度,所述第一支管(11)的内径与第二支管(12)的内径相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11)从第一水封罐(2)顶面中心处伸入,所述第二支管(12)从第二水封罐(3)顶面中心处伸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封罐(2)、第二水封罐⑶均为圆筒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稳定装置,用于气体生产的压力容器或管道。本实用新型包括气体管道、第一水封罐、第二水封罐,气体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自上往下伸入第一水封罐内,第二支管自上往下伸入第二水封罐内,第一支管伸入第一水封罐内的长度、第二支管伸入第二水封罐内的长度均可调节,第一水封罐顶端、第二水封罐顶端均具有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方便实施。
【IPC分类】F16K13/10
【公开号】CN204784875
【申请号】CN201520453588
【发明人】王永明
【申请人】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