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箱链轨式运载底盘驱动链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91881阅读:来源:国知局
8通过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支架7连接;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8间隙配合,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支架7过盈配合。
[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现有的浮箱链轨式运载底盘驱动链条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在驱动链条外侧设置包括侧轮支架7、侧轮8以及侧轮轴9的侧导向结构。侧轮支架7、侧轮8以及侧轮轴9的结构分别如图4-1、图4-2以及图4-3所示。侧轮支架7包括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分别与外链板5的上下两端连接,在侧轮支架7上加工侧轮轴孔;侧轮8位于侧轮支架7的两块支撑板之间,并且侧轮8的轴线方向与驱动链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侧轮轴9穿入侧轮支架7的侧轮轴孔以及侧轮8,并且将侧轮轴9的两端铆牢,从而将侧轮8与侧轮支架7固定。由于侧轮8与侧轮轴9之间间隙配合,因此,侧轮8可以绕侧轮轴9旋转。侧轮轴9与侧轮支架7之间过盈配合,可以防止侧轮8脱落。
[0036]由于设置了上述侧导向结构,在浮箱链轨式运载底盘运行过程中,驱动链条与导轨壁接触的部分由现有的销轴3的两端变为侧轮8,从而避免销轴3两端与导轨壁接触,消除销轴3两端的磨损,防止链板脱落。同时,在转向时,转向力由导轨壁对侧轮8的支撑力提供,改善驱动链条的受力环境,减小驱动链条在转向时的侧向弯曲度,进一步减小磨损。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箱链轨式运载底盘驱动链条不容易发生脱齿、断裂的问题,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沼泽、滩涂等软性地表对驱动链条的要求。
[0037]在上述的驱动链条中,侧导向结构数量没有严格的限定,可以每个外链节中都设置该侧导向结构,也可以每隔一定数量的外链节设置一个侧导向结构。优选每两个外链节设置一个侧导向结构(如图3-5所示),即每四个链节(包括内链节和外链节)设置一个侧导向结构。
[0038]在上述的驱动链条中,侧导向结构在整条链条中的分布方式也没有严格的限定。可以在外链节的两块外链板5上都设置上述侧导向结构,也可以只在两块外链板5中的一块上设置侧导向结构。优选在两块外链板5中的一块上设置侧导向结构。当在两块外链板5中的一块上设置侧导向结构时,相邻的侧导向结构可以位于驱动链条的同一侧,也可以分别位于驱动链条的两侧。当运载底盘采用多条链条驱动时,在同一条链条上,所有的侧导向结构应当位于该链条的同一侧,而不同链条之间,侧导向结构应当对称分布,从而防止驱动链条在运行过程中特别在转向时销轴3两端发生磨损,并且使驱动链条保持比较直的路线行进,避免出现断链问题。
[0039]为了减小套筒2的磨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对套筒2和滚子I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后的套筒2和滚子I的结构分别如图5-1、5_2所示。与现有的薄壁套筒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厚壁套筒,即套筒2与滚子I配合部分的壁厚大于与内链板4配合部分的壁厚。由于增加了套筒2与滚子I配合部分的壁厚,因此,滚子I的壁厚可以相应减小,以保证滚子I整体尺寸不发生改变。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在套筒2与内链板4配合部分的外表面加工平面,使套筒2的两端呈扁平的形状。内链板4上用于安装套筒2的孔的形状也应加工为扁平的形状,保证内链板4与套筒2之间的间过盈配合。上述套筒2两端的平面能够保证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套筒2与内链板4之间不发生转动,提高内链节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套筒的磨损,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上述的套筒2和滚子I可以由圆钢加工,具体的尺寸可以根据链条的设计拉力载荷确定。
[0040]在上述的驱动链条中,由于在外链板5上设置了侧导向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内链板4采用弯板的形式,在其弯曲的部分加工安装孔,用于和运载底盘连接。
[0041]在上述的驱动链条中,销轴3和外链板5之间通过销钉6固定,防止外链板5脱落。也可以采用在销轴3上设置保护轴套或者设置台阶的方式来防止外链板5脱落。
[0042]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外链板5外侧设置侧导向结构并且增加套筒2与滚子I配合部分的壁厚来提高驱动链条整体的耐磨损性能,防止运行过程中出现脱齿或者断链的问题,延长驱动链条的使用寿命。
[0043]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浮箱链轨式运载底盘驱动链条,所述驱动链条包括交替连接的外链节以及内链节,所述外链节包括外链板(5)和销轴(3),所述内链节包括内链板(4)、套筒(2)以及滚子(I);所述滚子(I)套在套筒(2)上,所述套筒(2)穿入内链板(4),所述销轴(3)穿入外链板(5)以及套筒(2);所述滚子(I)与所述套筒(2)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套筒(2)与所述内链板(4)之间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链条还包括侧导向结构,所述侧导向结构包括侧轮支架(7)、侧轮(8)以及侧轮轴(9);所述侧轮支架(7)与所述外链板(5)外侧连接,所述侧轮(8)通过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支架(7)连接;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⑶间隙配合,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支架(7)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链条,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外链节设置一个侧导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链条,其特征在于,相邻侧导向结构位于所述驱动链条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链条,其特征在于,相邻侧导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链条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与所述滚子(I)配合部分的壁厚大于与所述内链板(4)配合部分的壁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与所述内链板(4)配合部分的外表面加工有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链板(4)为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箱链轨式运载底盘驱动链条,属于软性地表运载底盘技术领域。该驱动链条包括交替连接的外链节以及内链节,所述外链节包括外链板(5)和销轴(3),所述内链节包括内链板(4)、套筒(2)以及滚子(1);所述驱动链条还包括侧导向结构,所述侧导向结构包括侧轮支架(7)、侧轮(8)以及侧轮轴(9);所述侧轮支架(7)与所述外链板(5)外侧连接,所述侧轮(8)通过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支架(7)连接;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8)间隙配合,所述侧轮轴(9)与所述侧轮支架(7)过盈配合。该驱动链条不容易发生脱齿、断裂等问题,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沼泽、滩涂等软性地表的使用要求。
【IPC分类】F16G15/12, F16G13/06
【公开号】CN204900675
【申请号】CN201520641582
【发明人】赵志勋, 杨凤申, 王艳明, 刘坤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