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873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润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带有高速旋转部件的设备,其旋转接触面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摩擦,为避免旋转部件的磨损以及减少转动部分的不必要能量损失,一般会对摩擦面进行润滑,常见的润滑方式有脂润滑和油润滑两种,其中油润滑一般的实现过程为:润滑油栗从润滑油箱(或油池)中将润滑油栗出,并将润滑油输送至润滑面,对润滑面进行润滑之后,多余的润滑油回流至润滑油箱(或油池)中。经过以上的油润滑,一方面降低摩擦面的磨损,另一方面可以带走部分摩擦热量,从而延长高速旋转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
[0003]常见的高速旋转部件的油润滑系统,仅包含油箱、润滑油栗、被润滑件和进回管路,通过润滑油栗持续的向润滑部位供应润滑油,来保证摩擦面的润滑;存在的缺点有:
[0004]1)通常的油润滑系统,其润滑油栗无法调节供油速率,在应用于多种润滑部件的润滑时,一方面供油量过小会导致润滑效果较差,甚至不能充分润滑,引起摩擦面磨损甚至发热抱死,另一方面供油量过大造成栗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0005]2)涉及到高速旋转的部件,如轴承、转子轴等,由于旋转速率较大,如果润滑油供应不足或者供应中断,摩擦面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很大的热量,导致摩擦面的烧损、抱死,而一般的润滑系统并不具备润滑油供应速率的检测和报警功能,因此无法在供油异常时及时的发出报警。
[0006]3) 一般情况下,润滑系统的供油速率常为一分钟几十滴或十几滴等,可看出供油速率较低,因此供油状态的检测方式要较为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技术的油润滑系统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在保证正常供油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供油速率的需求,增强通用性能。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过检测供油管路中的润滑油状态,以及时的反馈润滑油供应是否正常。
[0009]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包括有润滑油箱、润滑油栗、方形管路、介质传感器、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及连接管路;
[0011]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润滑油箱上;所述介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方形管路内;
[0012]所述润滑油箱与所述润滑油栗之间通过吸油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栗的出油口与所述方形管路的进油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被润滑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方形管路的出油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被润滑部件的出油口与所述润滑油箱之间通过回油管路连接;
[0013]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液位信号线与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介质信号线与所述介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油栗报警信号线与所述润滑油栗连接。
[0014]所述润滑油箱上设置有排气口。
[0015]在所述润滑油箱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
[0016]所述吸油管路设置于所述润滑油箱内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0017]所述润滑油栗为可调供油速率的供油栗。
[0018]所述方形管路的内部为长方形腔体。
[0019]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子式液位传感器,设置有下限液位。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调供油速率的润滑油栗,能够满足不同供油速率的需求,增强通用性能。
[002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单元及传感器检测供油管路中的润滑油状态,可以及时的反馈润滑油供应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002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对供油量较小的供油管路进行检测,在管路中出现供油不足或供油中断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润滑油箱,2过滤网,3吸油管路,4润滑油栗,5方形管路,6介质传感器,7回油管路,8介质信号线,9油栗报警信号线,10控制单元,11液位信号线,12排气口,13液位传感器,14液位观察窗,15被润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有润滑油箱1、润滑油栗4、方形管路5、介质传感器6、控制单元10、液位传感器13、被滑润部件15及连接管路;
[0029]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润滑油箱上;所述介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方形管路内;
[0030]所述润滑油箱与所述润滑油栗之间通过吸油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栗的出油口与所述方形管路的进油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被润滑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方形管路的出油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被润滑部件的出油口与所述润滑油箱之间通过回油管路连接;
[0031]所述控制单元10通过液位信号线11与所述液位传感器13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0通过介质信号线8与所述介质传感器6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0通过油栗报警信号线9与所述润滑油栗4连接。所述润滑油箱上设置有排气口 12。在所述润滑油箱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14。所述吸油管路设置于所述润滑油箱内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2。所述润滑油栗为可调供油速率的供油栗。所述方形管路的内部为长方形腔体。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子式液位传感器,设置有下限液位。
[0032]供油过程:润滑油箱1中注入一定量的润滑油,润滑油栗4运转后,将润滑油经由滤网2吸至吸油管路3中,经过润滑油栗4的增压,润滑油形成一定的供油速率后进入方形管路5中,然后由方形管路5流入被润滑件15的高速旋转面上,完成润滑后,多余的润滑油流至回油管路7中,最后回流至润滑油箱1中。
[0033]在此过程中:
[0034]过滤网2能够对润滑油进行杂质过滤,避免杂质进入润滑管路以及被润滑件15中。
[0035]润滑油栗4为可调供油速率的供油栗,可实现不同供油速率的手动调节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供油速率要求。
[0036]方形管路5内部为长方形腔体,方形管路5为透明材质,且壁厚较薄,整个内部长方形腔体的容积要根据需求的供油速率进行选择匹配(用来作为供油不足时报警的参考依据)。
[0037]润滑油箱1设计有一个液位观察窗14,可由该液位观察窗14直接读出润滑油箱1内部的液位状态。
[0038]润滑油箱1设计有一个排气口 12用于润滑油流出和回流时的空气的自由流动,保证进、回油顺畅。
[0039]润滑油箱1设计有一个液位传感器13,为浮子式液位传感器,设置有下限液位,当润滑油箱1内液位低于下限液位时,即产生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由液位信号线11传输至控制单元10中,控制单元10具备液位信号的自动处理、判断以及声光报警功能。
[0040]润滑油栗4具备电压、电流信号检测功能,且检测信号同样输入至控制单元10中,由控制单元10判断电压、电流信号是否正常,如异常则产生声光报警。
[0041]介质传感器6可以检测透明管路中是否存在介质,将介质传感器6布置在方形管路5 —侧,当方形管路5中充满润滑油时,介质传感器6则能检测到该润滑油,当方形管路5中并未充满润滑油时,介质传感器6则会产生一定报警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单元10内,由控制单元10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在选择方形管路5的容积时要考虑到整体的供油速率,方形管路5的容积要与供油速率相匹配,供油速率较小时方形管路5的容积不能过大,以避免润滑油充不满方形管路5。
[0042]本实用新型具备供油管路内部润滑油的自动检测、报警功能,能够自动且及时的发现并警示供油异常情况,避免因供油不足而引发的旋转件损坏等。
[0043]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润滑油箱、润滑油栗、方形管路、介质传感器、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及连接管路; 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润滑油箱上;所述介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方形管路内; 所述润滑油箱与所述润滑油栗之间通过吸油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栗的出油口与所述方形管路的进油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被润滑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方形管路的出油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被润滑部件的出油口与所述润滑油箱之间通过回油管路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液位信号线与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介质信号线与所述介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油栗报警信号线与所述润滑油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箱上设置有排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润滑油箱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路设置于所述润滑油箱内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栗为可调供油速率的供油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路的内部为长方形腔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子式液位传感器,设置有下限液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包括有润滑油箱、润滑油泵、方形管路、介质传感器、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及连接管路;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润滑油箱上;介质传感器设置于方形管路内;润滑油箱、润滑油泵、方形管路、被润滑部件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控制单元分别与液位传感器、介质传感器及润滑油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调供油速率的润滑油泵,能够满足不同供油速率的需求,增强通用性能。通过控制单元及传感器检测供油管路中的润滑油状态,可以及时的反馈润滑油供应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IPC分类】F16N29/04, F16N7/38
【公开号】CN205079021
【申请号】CN201520859036
【发明人】谢飞飞, 徐 明, 王善强, 赵帅, 宋长青, 崔军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