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165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在一级减压 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金属焊割气时,必须先减压才能应用到焊割作业上,另外,为了提高焊 割时的火焰温度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目前,天然气一般都采用两次减压的方式 进行减压,分别采用一级减压器和二级减压器。减压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天然气是储存在高压密封罐中的;其次,高压密封罐中 的天然气通过管路连接到一级减压器中进行一级减压;然后,再将经过一级减压后的天然 气通过管路连接到二级减压器中进行二级减压;最后,经过二级减压的天然气再通过管路 输送到焊割气的工具中进行作业。然而,天然气在减压过程中会吸收减压器中的热量,导致一级减压器和二级减压 器中天然气的温度急速下降,出现添加剂分离,水结成冰堵塞减压器阀芯等现象。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目前,一般都在高压密封罐与一级减压器之间的管路上增加 一套加热系统,因天然气热容量不大,在高压区加热的设定温度因安全因素不能太高,经过 减压后效果不佳,出现焊割气火焰温度不理想,有时甚至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置在一级减压 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更安全有效、使用更方便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热装置,设置在一级减压 器和二级减压器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输气管道,所述 输气管道的进气口与一级减压器相连通,输气管道的出气口与二级减压器相连通。第一种技术方案,在上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的输气管道外还设有一个筒体,所述 的筒体具有流体进口一和流体出口一,所述的筒体内部还具有空腔,该空腔与上述的流体 进口一和流体出口一相连通。第二种技术方案,在上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的输气管道为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 采用铜质材料制成,所述的热交换管的长度大于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距离。在上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的筒体流体进口 一与能产生热流体的热流体装置相 连。在上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的热流体装置包括具有流体进口二和流体出口二的流 体箱、电热管和流体泵,所述的电热管设置在箱体底部,所述的流体泵一端与流体出口二相 连,另一端与上述的流体进口一相连,所述的流体进口二与上述的流体出口二相连。本加热装置是设置在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天然气经过一级减压器减 压后,再经过本加热装置,使天然气在进入二级减压器之前能得到足够的热量。[0013]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天然气由进气口进入到输气管道中,热流体装置产生的热流体进入到筒体内的空腔中,由于输气管也是设置在筒体内的空腔中的, 因此,输气管能容易的得到热流体的热量,从而使输气管内的天然气也得到热量。得到足够 热量后的天然气再由出气口出去,进入到二级减压器中进行减压。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天然气由进气口进入到热交换管中,由于 热交换管的长度大于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距离的,天然气经过有着如此长度的 热交换管时,能有足够的时间和外界大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得到外界的温度。得到足够热量 后的天然气再由出气口出去,进入到二级减压器中进行减压。在上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的输气管道为螺旋管。采用螺旋管作为输气管道使经 过的天然气能更好的得到热量。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的输气管道为直排管或回形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加热装置是设置在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天然气 经过一级减压器减压后,再经过本加热装置,使天然气在进入二级减压器之前,也就是在再 次需要热量的第二区域,得到足够的热量,确保天然气在二级减压器中减压时不会出现添 加剂分离和水分结成冰的现象,这样的加热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更加的安全,而且本装置结 构较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图1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la、进气口 ;lb、出气口 ;lc、流体进口一 ;Id、流体出口一 ;2、空腔; 3、输气管道;4、流体箱;4a、流体进口二 ;4b、流体出口二 ;5、电热管;6、流体泵;7、一级减 压器;8、二级减压器;9、热交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加热装置,设置在一级减压器和二级减压器之间,该加热装置包括 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的进气口与一级减压器相连通,输气管道 的出气口与二级减压器相连通。在本加热装置中,输气管道外还设有一个筒体,筒体具有流体进口一和流体出口 一,在筒体内部还具有空腔,该空腔与上述的流体进口一和流体出口一相连通。具体而言,筒体的流体进口一与能产生热流体的热流体装置相连。热流体装置包 括具有流体进口二和流体出口二的流体箱、电热管和流体泵,所述的电热管设置在箱体底 部,所述的流体泵一端与流体出口二相连,另一端与上述的流体进口一相连,所述的流体进 口二与上述的流体出口二相连。在电热管的作用下,将流体箱里的冷流体加热;在流体泵的 作用下,将加热后的热流体由流体出口二输送出去,再由流体进口一进入到筒体内的空腔 中,给经过的天然气提供热量。使用过后的热流体由流体出口一出来再由流体进口二回到流体箱里,再次循环使用。在上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的输气管道为螺旋管。采用螺旋管作为输气管道使经 过的天然气能更好的得到热量。当然所述的输气管道也可以做成直排管或回形管等。本加热装置是设置在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天然气经过一级减压器减 压后,再经过本加热装置,使天然气在进入二级减压器之前能得到足够的热量。工作原理 是这样的天然气由进气口进入到输气管道中,热流体装置产生的热流体进入到筒体内的 空腔中,由于输气管也是设置在筒体内的空腔中的,因此,输气管能容易的得到热流体的热 量,从而使输气管内的天然气也得到热量。得到足够的热量后的天然气再由出气口出去,进 入到二级减压器中进行减压。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加热装置,设置在一级减压器和二级减压器之间,该加热装置包括 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输气管道,所述的输气管道为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采用铜质材料 制成,所述的热交换管的长度大于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距离。本加热装置是设置在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的,天然气经过一级减压器减 压后,再经过本加热装置,使天然气在进入二级减压器之前能得到足够的热量。工作原理是 这样的天然气由进气口进入到热交换管中,由于热交换管的长度大于一级减压器与二级 减压器之间的距离的,天然气经过有着如此长度的热交换管时,能有足够的时间和外界大 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得到外界的温度。得到足够热量后的天然气再由出气口出去,进入到二 级减压器中进行减压。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筒体;la、进气口 ;lb、出气口 ;lc、流体进口一 ;Id、 流体出口一 ;2、空腔;3、输气管道;4、流体箱;4a、流体进口二 ;4b、流体出口二 ;5、电热管; 6、流体泵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 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 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一种加热装置,设置在一级减压器(7)和二级减压器(8)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1a)和出气口(1b)的输气管道(3),所述输气管道(3)的进气口(1a)与一级减压器(7)相连通,输气管道(3)的出气口(1b)与二级减压器(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道(3)外还设有一个筒 体(1),所述的筒体⑴具有流体进口一(Ic)和流体出口一(Id),所述的筒体⑴内部还 具有空腔(2),该空腔(2)与上述的流体进口一(Ic)和流体出口一(Id)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道(3)为热交换管 (9),该热交换管(9)采用铜质材料制成,所述的热交换管(9)的长度大于一级减压器(7) 与二级减压器(8)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流体进口一(Ic)与 能产生热流体的热流体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流体装置包括具有流体进 口二(4a)和流体出口二(4b)的流体箱(4)、电热管(5)和流体泵(6),所述的电热管(5) 设置在箱体底部,所述的流体泵(6) —端与流体出口二(4b)相连,另一端与上述的流体进 口一(Ic)相连,所述的流体进口二(4a)与上述的流体出口二(4b)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道(3)为螺旋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道(3)为直排管或回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一级减压器与二级减压器之间不具有加热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加热装置,设置在一级减压器和二级减压器之间,该加热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的进气口与一级减压器相连通,输气管道的出气口与二级减压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更有效、使用更安全、成本较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17C13/10GK201589062SQ20102030217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陆志伟, 骆忠智, 黄国雄 申请人:骆忠智;陆志伟;黄国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