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袋自动灌装旋盖机的灌装吹氮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997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立袋自动灌装旋盖机的灌装吹氮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灌装袋进行灌装时,容易出现灌装袋难以打开成型的问题,从而影响灌装的准确度和灌装效率。另外,现有的灌装装置上没有配备清洗装置,不便于对灌装装置进行清洗等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立袋自动灌装旋盖机的灌装吹氮清洗装置,便于对灌装袋进行充气、和对灌装头进行清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立袋自动灌装旋盖机的灌装吹氮清洗装置,包括:

立柱;

灌装头,该灌装头经水平的第一安装板设置于立柱上,该灌装头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该灌装头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该进料口上设置有与灌装头的灌装方向共轴的单向阀;

与该单向阀共轴的气缸,该气缸的缸体经安装座设置于立柱上,该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该气缸的活塞杆的行程匹配于单向阀;

通用管道,该通用管道一端连通进料口、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清洗二通阀、抽真空二通阀和吹氮二通阀,该清洗二通阀连通水源,该抽真空二通阀连通真空泵,该吹氮二通阀连通氮气源;

清洗管道,该清洗管道的一端连通灌装头内腔,该清洗管道的另一端向外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清洗管道远离灌装头的一端连接分流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抽真空二通阀和吹氮二通阀位于灌装头与清洗二通阀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第一安装板经一卡箍连接立柱,该卡箍上设置有可通过调节卡箍直径松开或锁紧卡箍的调节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套经水平的第二安装板设置于立柱上,该导套共轴于气缸的活塞杆、并且位于气缸活塞杆的行程范围内,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穿过该导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通用管道上设置有真空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连通灌装头的抽真空二通阀、吹氮二通阀和清洗二通阀,便于对灌装头进行抽真空、吹氮气和清洗,丰富了灌装设备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通用管道上设置有真空表,便于观察抽真空进度和真空度;设置有导套进行导向,有利于提高气缸运动的准确性;经卡箍连接立柱的第一安装板可沿立柱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便于调整灌装头的高度;解决了自立袋灌装机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的物料滴漏、接触空气易于变质、和与食品接触各部分自动化CIP清洗的卫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第一安装板;3、灌装头;31、进料口;32、出料口;4、安装座;5、气缸;51、活塞杆;6、单向阀;7、通用管道;8、吹氮二通阀;9、抽真空二通阀;10、清洗二通阀;11、清洗管道;12、分流管道;13、第二安装板;14、导套;15、卡箍;151、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自立袋自动灌装旋盖机的灌装吹氮清洗装置,包括立柱1、灌装头3、气缸5、通用管道7和清洗管道11,该灌装头3经水平的第一安装板2设置于立柱1上,第一安装板2经一卡箍15连接立柱1,该卡箍15上设置有可通过调节卡箍15直径以松开或锁紧卡箍15的调节螺杆151,该灌装头3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31,该灌装头3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32,该进料口31上设置有与灌装头3的灌装方向共轴的单向阀6;气缸5与该单向阀6共轴,该气缸5的缸体经安装座4设置于立柱1上,该气缸5的活塞杆51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该气缸5的活塞杆51的行程匹配于单向阀6;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套14经水平的第二安装板13设置于立柱1上,该导套14共轴于气缸5的活塞杆51、并且位于气缸5活塞杆51的行程范围内,气缸5的活塞杆51末端穿过该导套14;通用管道7一端连通进料口31、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清洗二通阀10、抽真空二通阀9和吹氮二通阀8,抽真空二通阀9和吹氮二通阀8位于灌装头3与清洗二通阀10之间,该清洗二通阀10连通水源,该抽真空二通阀9连通真空泵(未图示),该吹氮二通阀8连通氮气源(未图示),通用管道7上还设置有真空表(未图示);清洗管道11的一端连通灌装头3内腔,该清洗管道1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连接分流管道12。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气缸5的活塞杆51带动单向阀6打开或闭合、从而控制灌装进度;当抽真空时,打开抽真空二通阀9、并闭合吹氮二通阀8与清洗二通阀10,利用真空泵(未图示)进行抽真空;当吹氮气时,打开吹氮二通阀8、并闭合清洗二通阀10与抽真空二通阀9,对灌装袋吹入氮气;当清洗时,打开清洗二通阀10、并闭合抽真空二通阀9与吹氮二通阀8,往管道内通入清水进行清洗。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