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的卸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6288阅读:1571来源:国知局
液氨的卸车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氨的卸车系统。



背景技术: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为了运输和储存方便,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者冷却得到液态氨,然后通过槽车运输到需要的工厂中卸到储存罐中进行储存,需要使用时再取用。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现有技术中,工厂将液氨从槽车中卸到储存罐中采用将槽车抬高或者将储存罐降低,利用高度差使槽车内的液氨自动流到储存罐中的方式。在卸车时,将储存罐和槽车之间的气体管道连通,使得两者的压力达到平衡,然后利用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使得槽车内的液氨从两者之间连接的液体管道中自动流到储存罐中。由于液体管道的管径一般较小,并且两者的高度差也不会很大,导致卸车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氨的卸车系统,该卸车系统能够实现对液氨的加速卸车,并且整个卸车系统安全可靠,减少液氨泄漏,降低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氨的卸车系统,包括液氨储存罐、车载槽罐,液氨储存罐的进液管与槽罐的出液口相连接,液氨储存罐的顶部设置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与车载槽罐上设置的气体管道相连接,在排气管上设置气室,气室内设置涡轮,所述的涡轮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在气室外设置冷凝系统,气室下方设置出液管,出液管与进液管相连接。

所述的气室底部设置斜面,出液管设置在斜面最下端,所述的冷凝系统为板式冷凝系统。

所述的斜面设置两个,两个斜面的底端相互靠近,出液管设置在两个斜面接触的部分。

在所述的排气管上设置阀门,所述的阀门设置在排气管靠近气体管道的一端。

在进液管上设置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利用液氨储存罐内自身的氨气作为压力源,使卸车工序更具效率,且剩余的氨气被冷却成液氨后回到液氨储存罐内,没有任何浪费,也不存在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液氨的卸车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液氨储存罐、2-车载槽罐、3-进液管、4-气室、5-涡轮、6-排气管、7-板式冷凝系统、8-斜面、9-流量计、1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液氨的卸车系统,用于将外购的液氨从槽罐车内卸出,亦可用于将成品液氨灌入槽罐车内,其包括液氨储存罐1及槽罐车的车载槽罐2,液氨储存罐1 的进液管3与车载槽罐2的出液口相连接,液氨储存罐1的排气口与车载槽罐的气体管道通过一根排气管6相连接,通过这样的连接再加上一定的高度差,便可实现液氨的卸车。

为了更有效率的卸车,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排气管上设置一个气室4,具体来说,气室4将排气管6分割成两段,气室4的两端均与排气管6固定密封连接,确保不会有氨气从接头处泄漏,气室4的体积约3-5L,在其内部设置一个涡轮5,涡轮5通过驱动系统对其进行驱动,涡轮5的转动带动排气管6内蒸发的氨气加速运动,进而给予车载槽罐2一定的压力,加速液氨的输送;同时由于液氨储存罐内的氨气被抽取,液氨储存罐1内为负压,更进一步的对液氨的输送进行加速,为了避免液氨储存罐从排气管内反向抽气,在排气管内设置单向阀,使液氨输送更为稳定。

当液氨输送完毕后,在气室及排气管内会剩余较多的蒸发氨气,这部分气体一般来说被回收利用的途径大多是利用除盐水进行喷淋吸收,喷淋后得到的氨水的浓度参差不齐,用于销售还要进行二次加工,甚是不便。本实用新型在气室的外侧设置了冷凝系统,将气室内的氨气进行冷凝,令其重新变为液氨,而后将这部分液氨回送入液氨储存罐内。实现了液氨的循环。具体来说,所述的冷凝系统为板式冷凝系统7,其冷却面积大,冷凝效果也较为明显,排气管6靠近车载槽罐的气体管道处设置阀门,亦可在排气管与车载管道的连接处设置阀门,通过阀门连接排气管及车载管道,当气室进行冷凝时,气室内保持负压,氨气可以不断地吸入气室内,在气室下部设置出液管10,出液管连接在液氨储存罐的进液管上,出液管上同样设置阀门,以保证在抽气过程中让气室与进液管隔绝。

在气室内空间部的下方,设置斜面8,斜面8可以设置一个,亦可设置两个,在斜面的最低点设置出液管,这样可以保证所有被冷凝的液氨均被收集回流至液氨储存罐中。

在进液管上还设置流量计9,流量计监控进液管中是否有液氨流过,进而判断液氨是否已经装卸完毕。

本实用新型在不进行液氨卸车时,依然可以通过气室冷凝氨气形成液氨,实现液氨的吸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