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厂脱硝供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101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脱硝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发电厂脱硝供氨系统。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electiv 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CR)是一种操作控制简单、脱硝效率高的成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硝工程中。液氨由液氨运输车送到工厂后,利用液氨运输罐自身压力,配合氨卸料压缩机增压,将液氨由液氨运输罐输送至液氨储罐,再利用液氨储罐与液氨蒸发器之间的压差,将液氨输送到蒸发器内并被蒸汽或电加热的热水加热,液氨蒸发为气氨进入缓冲罐并通过管道输送;一定压力的氨气与稀释空气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后送达SCR烟气脱硝装置;液氨储罐及气氨蒸发系统紧急排放的气氨则排入氨气稀释罐中,经水吸收后排入废水池,再经由废水泵送至主厂废水处理系统。以蒸汽水浴加热式液氨蒸发器系统为例,所述液氨卸料、气化系统存在下列缺点:①消耗蒸汽,增加机组煤耗。②氨站与脱硝反应器距离远,蒸汽管道热损失较大;蒸发器存在热水溢流排放损失,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使得氨站废水量增加,废水处理成本增加。③液氨储罐没有加热设施,其温度及压力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尤其当天气寒冷时,液氨储罐压力降低,无法实现液氨向蒸发器的自流输送,必须启动液氨输送泵才能向蒸发器输送液氨;卸氨过程中,当液氨运输罐压力低于液氨储罐压力时,则需要启动氨卸料压缩机提高液氨运输罐内压力才能完成卸氨工作。上述转动机械的投运使得氨站电耗增加、氨泄漏风险增大、运行及检修维护工作量加大。④气氨输送管线长,低温下会重新液化,加剧了供氨管道内壁的腐蚀,导致供氨管道堵塞,影响脱硝系统的正常投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厂脱硝供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电厂脱硝供氨系统,包括:冷却塔(1)、塔池(2)、循环泵(3)、凝汽器(4)、液氨储罐(5)、蒸发器(6)、缓冲罐(7)、电加热器(8)、电加热器(9)、液氨运输罐(10),其特征在于:冷却塔(1)下面设有塔池(2),循环泵(3)入口与塔池(2)连接,循环泵(3)出口与凝汽器(4)连接,凝汽器(4)的循环水回水管m与冷却塔(1)的配水层连通;蒸发器(6)液氨管道入口与液氨储罐(5)底 部连接、出口与缓冲罐(7)连接;凝汽器(4)的循环水回水管m设有氨站供热管a和气氨管道伴热管b,氨站供热管a经电加热器(8)与蒸发器(6)连接,蒸发器(6)的回水管上设有电加热器(9),该回水管一路与液氨储罐(5)底部的加热器连接,其回水管j再与氨站冷冻水母管c连接,蒸发器(6)回水管另一路则通过活动连接管d与液氨运输罐(10)内的加热器连接,其回水管通过活动连接管e与液氨储罐(5)顶部的冷却器连接,该冷却器回水管k也与冷冻水母管c连接;蒸发器(6)设有循环水旁路管,该旁路管上设有蒸发器循环水旁路阀V1;液氨运输罐(10)与液氨储罐(5)之间设有液相活动连接管f和气相活动连接管g,液氨储罐(5)与蒸发器(6)之间设有气相连接管h;伴热管b的伴热段与缓冲罐(7)出口的气氨管道n平行布置且一起用保温材料包裹,伴热管b的冷端也与冷冻水母管c连接;冷冻水母管c末端至塔池(2)排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①避免了蒸汽水浴式蒸发器存在的热水溢流损失及远距离蒸汽输送造成的管道散热损失缺陷,节约了厂用蒸汽,可以使机组煤耗降低。②与常规的电加热式蒸发器相比较,同等条件下,对温度较高的凝汽器循环水回水采取电加热,较对常温水采取电加热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加热速度;较常规的水浴加热而言,循环水加热方式可以有较高的流速和较大的流量,因而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保证蒸发器的出力;蒸发器的回水余热可以继续被液氨储罐或液氨运输罐再次回收利用,最终的冷冻水排至冷却塔池可以降低循环水温度,因而可以提高汽轮机凝汽器真空、提高机组的经济性。③液氨运输罐设置循环水加热装置、液氨储罐设置冷却装置,二者配合使用,可以建立液氨运输罐与液氨储罐之间的压差,保证液氨的正常卸出,而无需采用氨卸料压缩机,既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氨站电耗,又提高了卸氨的安全性,尤其是有利于防止氨气泄漏事故。④供氨气管道采用循环水伴热,可以提高供氨温度、防止氨气冷凝液化,有利于氨气的输送和输出端氨气的稀释,为锅炉脱硝反应器创造更好的反应剂供给条件,提高脱硝效率。⑤液氨储罐采用循环水加热,可以提高蒸发器供给侧压力,因此不需要液氨输送泵的参与就可实现蒸发器液氨的正常供给,既简化了系统、节约了电能、节约了氨站设备的维护成本,又提高了液氨输送的安全可靠性,也有利于防止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1-冷却塔,2-塔池,3-循环泵,4-凝汽器,5-液氨储罐,6-蒸发器,7缓冲罐, 8-电加热器,9-电加热器,10-液氨运输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一种发电厂脱硝供氨系统,包括:冷却塔(1)、塔池(2)、循环泵(3)、凝汽器(4)、液氨储罐(5)、蒸发器(6)、缓冲罐(7)、电加热器(8)、电加热器(9)、液氨运输罐(10),其中:冷却塔(1)下面设有塔池(2),循环泵(3)入口与塔池(2)连接,循环泵(3)出口与凝汽器(4)连接,凝汽器(4)的循环水回水管m与冷却塔(1)的配水层连通;蒸发器(6)液氨管道入口与液氨储罐(5)底部连接、出口与缓冲罐(7)连接;凝汽器(4)的循环水回水管m设有氨站供热管a和气氨管道伴热管b,氨站供热管a经电加热器(8)与蒸发器(6)连接,蒸发器(6)的回水管上设有电加热器(9),该回水管一路与液氨储罐(5)底部的加热器连接,其回水管j再与氨站冷冻水母管c连接,蒸发器(6)回水管另一路则通过活动连接管d与液氨运输罐(10)内的加热器连接,其回水管通过活动连接管e与液氨储罐(5)顶部的冷却器连接,该冷却器回水管k也与冷冻水母管c连接。

参见图1,蒸发器(6)设有循环水旁路管,该旁路管上设有蒸发器循环水旁路阀V1;

参见图1,液氨运输罐(10)与液氨储罐(5)之间设有液相活动连接管f和气相活动连接管g,液氨储罐(5)与蒸发器(6)之间设有气相连接管h。

参见图1,伴热管b的伴热段与缓冲罐(7)出口的气氨管道n平行布置且一起用保温材料包裹,伴热管b的冷端也与冷冻水母管c连接。

参见图1,冷冻水母管c末端至塔池(2)排放。

本实用新型卸氨原理简述:参见图1,液氨卸料时,将活动连接管e、d、g、f与液氨运输罐(10)对应的接口连接好,当液氨运输罐(10)压力高于液氨储罐(5)时,可以自流卸氨。当液氨运输罐(10)与液氨储罐(5)压力接近时,关闭阀门V2,停止液氨储罐(5)加热;开启阀门V3、V4,投入液氨运输罐(10)加热及液氨储罐(5)冷却,阀门V1视情况开启,投入电加热器(9);液氨运输罐(10)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液氨储罐(5)温度降低、压力降低,完成卸氨;自液氨储罐(5)排出的低温循环水排至塔池(2)。

本实用新型卸液氨蒸发原理简述:参见图1,环境温度较高时,液氨储罐(5)向蒸 发器(6)自流输送液氨,投入电加热器(8),将凝汽器(4)出口的循环水进一步加热至液氨蒸发所需温度,液氨在蒸发器(6)内被气化,气氨进入缓冲罐(7),供给烟气脱硝装置;如果蒸发器(6)出口的循环水温高于或等于凝汽器(4)入口循环水温,则继续进入液氨储罐(5)进一步放热后成为低温循环水,再排至塔池(2);否则通过直排阀V5直接排至塔池(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