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瓶器的套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513发布日期:2019-04-20 04:0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瓶器的套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开瓶器的套筒组件。



背景技术:

红酒的瓶塞一般采用木塞,由于木塞过盈的插设于瓶口,需要会使用开瓶器,一般的开瓶器在开瓶过程中,由于瓶口不能与开瓶器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使得螺旋杆在牵引瓶塞时,螺旋杆容易偏移瓶塞的轴线位置,不能顺利完成开瓶。

中国专利号为201721238883.5,申请日为2017.09.25的专利,其公布了一种开瓶套筒,用在开瓶器上,开瓶器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开瓶套筒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的一端内,开瓶套筒包括筒体和瓶口导引部,筒体的内腔为圆柱形,瓶口导引部设置在所述筒体一端,且所述瓶口导引部的内腔为圆台形,瓶口导引部在其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接,且彼此同轴设置,瓶口导引部的圆台形的内腔的母线所在的直线和与筒体的圆柱形的内腔的母线所在的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5°至60°。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快速的使瓶口与开瓶器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并能顺利完成开瓶,然而这类套筒的瓶口导引部与套筒本体一体设置,瓶口导引部具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增加了套筒的加工难度,瓶口导引部损坏后只能更换整个套筒,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开瓶器的套筒组件,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使瓶口与开瓶器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瓶器的套筒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可供瓶塞插设的内腔,内腔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套筒的一端插设有引导件,引导件上设有供瓶塞穿插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内腔同轴线设置,引导件在远离套筒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引导件和套筒分体式连接,降低了套筒的加工难度,引导件和套筒通过插设的方式实现两者的连接,装配方便,引导件上设有引导面,便于瓶口导入引导件,第一通孔与内腔同轴线设置,使得瓶口与套筒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便于瓶塞可经第一通孔处沿套筒的轴向移入套筒的内腔,便于瓶塞顺利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套筒的外侧面在靠近引导件的一端设有凸块,凸块沿套筒的周向分布,所述引导件上在对应凸块处设有包容腔,凸块置于包容腔内,所述引导面成内凹弧形面设置,引导面的缩口处与第一通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套筒的凸块置于引导件的包容腔中,可实现引导件的安装,引导件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很难脱离套筒,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引导面成内凹弧形面设置,引导面的缩口处与第一通孔连接,瓶塞与引导面接触时更加平滑,瓶塞可经引导面的缩口处直接进入套筒的内腔,更有利于瓶塞的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套筒与引导件之间设有可限制引导件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筒内腔上的凸筋,凸筋沿套筒的轴向设置,所述引导件在对应凸筋处设有插槽,凸筋插设在插槽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套筒的凸块置于引导件的包容腔内,引导件还是可以转动,为了限制引导件转动,引导件的插槽插设在凸筋处,凸筋与插槽的侧面相抵触,可限制引导件自由转动,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凸筋至少设置有两条,并沿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凸筋与瓶塞过盈配合,瓶塞只能沿套筒的轴向移动,不能沿套筒的周向进行转动,凸筋的位置分布,使瓶塞的圆周面受力均匀,避免对瓶塞造成损坏,便于瓶塞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凸筋成棱柱状设置,凸筋在靠近引导件的端部设有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凸筋的形状设置,可避免瓶塞膨胀致使凸筋嵌入瓶塞表面,不会影响瓶塞的移动,导向面的设置,使瓶塞顺利的导入套筒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凸块成圆环状设置,所述套筒靠近引导件的端部位置设有若干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沿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套筒上设置防滑槽,可增大与引导件之间的摩擦力,引导件不容易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套筒在远离引导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内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与内腔连通并且同轴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套筒上直接开设第二通孔,并由第二通孔对螺旋杆的周向进行限位,在开瓶时,使得螺旋杆与套筒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螺旋杆可沿瓶口的中心线向内钻入瓶塞中,避免了螺旋杆与瓶体直接接触,开瓶更加顺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筒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套筒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瓶塞拔出状态示意图;

图5为引导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引导件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开瓶器的套筒组件,包括套筒1,套筒1内设有可供瓶塞2插设的内腔11,内腔11呈圆柱形设置,套筒1的一端插设有引导件3,引导件3上设有供瓶塞2穿插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与内腔11同轴线设置,引导件3在远离套筒1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引导面32。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的外侧面在靠近引导件3的一端设有凸块12,凸块12成圆环状设置,当然凸块12也可以设置有若干个,并沿套筒1的周向分布,引导件3上在对应凸块12处设有包容腔33,包容腔33成环形设置,包容腔33的端部截面呈L型设置,凸块12置于包容腔33中,引导件3还是可以进行转动,套筒1与引导件3之间设有可限制引导件3转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筒内腔上11的凸筋13,凸筋13沿套筒1的轴向设置,引导件3在对应凸筋13处设有插槽34,凸筋13插设在插槽34处,引导面32成内凹弧形面设置,引导面32的缩口处与第一通孔31连接。当然引导件3与套筒1还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凸筋13至少设置有两条,并沿套筒1的周向均匀分布,凸筋13成棱柱状设置,凸筋13在靠近引导件3的端部设有导向面131,导向面131成弧形状设置,瓶塞2顺利的导入套筒1的内腔11中。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靠近引导件3的端部位置设有若干个防滑槽14,防滑槽14沿套筒1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在远离引导件3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的直径小于内腔11的直径,第二通孔15与内腔11连通并且同轴线设置。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