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1985发布日期:2019-10-13 01:0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水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中当有压液体输送管道敷设在无人区域,如管廊、建筑内的管道层(间)、设备层(间)、吊顶内时,经常遇到因该段管道、阀件爆裂及接口损坏,导致输送的液体流入上述无人区域,加之事故报警和液体排放措施欠缺,往往给工程造成较大的次生灾害。而有压液体输送管道的异常可通过压力变化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包括:

分别位于进入无人区域内的有压液体输送管道的进入端和出入段上的控制阀;

两个所述控制阀之间的所述有压液体输送管道的管段两端分别设有压力变化监测装置;

所述控制阀和所述压力变化监测装置分别与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与两个所述压力变化监测装置分别对应的压力变化报警器。

所述压力变化监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或电接点压力表。

所述控制阀和所述压力变化监测装置分别通过导线或无线信号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当所述有压液体输送管道的工作压力下降到所述压力传感器预先设定的某一数值时触点接通,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同时,其所对应的所述压力变化报警器报警,维修人员得到通知,前去维修。

当所述有压液体输送管道的工作压力下降到所述电接点压力表预先设定的某一数值时触点接通,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同时,其所对应的所述压力变化报警器报警,维修人员得到通知,前去维修。

所述控制阀为手动控制阀或电动控制阀。

所述电动控制阀与与其最近的所述压力变化监测装置所对应的压力变化报警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在技术上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建筑物、构筑物因管线爆裂造成的水渍损失,达到节能节水效果,还可以解决因管道、阀件爆裂影响其它部位用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无人房间内)。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无人房间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包括:

分别位于进入无人区域内的有压液体输送管道3的进入端和出入段上的控制阀2;

所述无人区域为无人房间;

两个所述控制阀2之间的所述有压液体输送管道3的管段两端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1;

所述控制阀2和所述压力传感器1分别与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与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分别对应的压力变化报警器。

所述控制阀2和所述压力传感器1分别通过导线或无线信号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控制阀2为手动控制阀或电动控制阀。

所述电动控制阀与与其最近的所述压力传感器1所对应的压力变化报警器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根据压力变化防止管线、阀件因爆裂导致水渍的装置,包括:

分别位于进入无人区域内的有压液体输送管道3的进入端和出入段上的控制阀2;

所述无人区域为无人房间;

两个所述控制阀2之间的所述有压液体输送管道3的管段两端分别设有电接点压力表1;

所述控制阀2和所述电接点压力表1分别与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与两个所述电接点压力表1分别对应的压力变化报警器。

所述控制阀2和所述电接点压力表1分别通过导线或无线信号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控制阀2为手动控制阀或电动控制阀。

所述电动控制阀与与其最近的所述电接点压力表1所对应的压力变化报警器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